摘 要 廣西柳州市融安縣香杉資源豐富,近十年來森林面積和活立木蓄積量都有較大提升,木材加工業初具規模,香杉產業呈現出持續、高效、快速的良好發展態勢。但產業內部存在結構不優、產品單一、經濟效益不高及產業鏈有待延伸等諸多問題。對香杉產業現狀及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并對香衫產業可持續發展及做強做大提出一些對策建議。
關鍵詞 香杉產業;發展現狀;可持續發展;廣西柳州市融安縣
中圖分類號:F307.2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35.056
融安縣地處桂北山區,融安縣土地總面積290 000 hm2,
林地面積235 333 hm2,森林覆蓋率79.56%,活立木總蓄積量1 637萬立方米,是廣西林業大縣。融安縣內交通便利,焦柳鐵路穿城而過,國道209、三北高速貫穿縣境。融安縣境內土山連綿,以低山、陵為主。融安縣屬中亞熱帶季風季候區,年均氣溫19 ℃,年極端最高氣溫37 ℃左右,年極端最低氣溫-2 ℃左右,年均降水量1 900 mm以上,年均日照時間約1 246 h,全年空氣質量穩定在Ⅰ級,氣候條件比較優越,十分適宜樹木生長,發展香杉種植業及香杉第二、三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1]。
1 融安縣香杉產業發展現狀
香杉為杉科杉屬的一個樹種,因其木質中含有杉木醇,具有淡淡的清香味道,故融安縣本地人們一直將其俗稱為香杉。香杉樹干通直、木材細密、紋理直、質地輕軟,干后不易反撓開裂,耐腐力強,是重要的建筑和家居裝修用材。融安縣擁有豐富的香杉資源,香杉是融安縣重要的鄉土樹種之一。融安縣委、縣政府非常重視香杉產業,舉融安縣之力致力于推動香杉產業快速發展,香杉全產業鏈建設已初具規模,形成了涵蓋香杉良種選育、苗木培育、香杉種植、木材加工、板材生產及休閑旅游為一體的現代產業體系。
1.1 香杉森林資源發展現狀
近十年來,融安縣非常重視香杉種植產業和香杉森林質量的提升,以2019年融安縣森林資源調查數據來看,2019年香杉種植面積約91 944.50 hm2,香杉蓄積量達1 116.95萬立方米,融安縣12個鄉鎮均種植有香杉。與2009年融安縣森林資源調查數據相比較,呈現4個顯著特點。1)香杉種植面積增長較快。2019年香杉種植面積比2009年的79 347.60 hm2增加了15.88%。2)香杉立木蓄積量增長較快。2019年為1 116.95萬立方米,比2009年397.24萬立方米增長181.18%。3)香杉單位面積蓄積量增長較快。2009年融安縣香杉單位面積蓄積量為50.06 m3/hm2,2019年提升至121.53 m3/hm2。國有西山林場香杉單位面積立木蓄積2019年更是達到了148.70 m3/hm2,達到或超過全國用材林生產力水平。4)香杉林齡結構趨向合理。2019年末成熟林、過熟林蓄積量351.35萬立方米,占香杉總蓄積量的33.6%。其中近熟林蓄積量273.12萬立方米,占總蓄積量24.49%;中齡林蓄積量為388.71萬立方米,占總蓄積量的34.86%;幼林蓄積量為93.08萬立方米,占總蓄積量的8.30%。上述數據表明,香杉立木蓄積量依齡組分布的結構已比較科學合理,融安縣平均每年增加造林面積1 260 hm2,造林面積每年穩步提升。融安縣香杉森林資源已有較高質量的發展,已成為國家木材戰略儲備基地之一。
1.2 香杉木材加工業發展現狀
香杉木材加工業是融安縣林業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融安縣有木材加工企業180多家,其中規上企業27家,年生產香杉生態細木工板總產量達90萬立方米,產值超55億元,上繳稅費5 000多萬元,解決就業1萬多人。目前在建產業園區有2個,規劃總面積466.6 hm2,已建成面積133.3 hm2,已入住企業25家。融安縣生產的香杉生態細木工板產量占廣西總產量的45%,占柳州市產量的60%以上。“壯象”“萬年杉”“鄉雅”等知名品牌細木工板遠銷江、浙、滬等國內各大省市及東盟各國。融安縣起草制定了《香杉實木生態板》《香杉實木板蕊》2個團體標準,“融安香杉”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稱號。融安縣生產的香杉實木生態板甲醛含量指標達到E0級標準,融安壯象生態板獲“廣西壯族自治區名牌產品”和“2015—2016年度中國香杉實木生態板第一品牌”,“鄉雅”榮獲“廣西著名商標”稱號。融安縣香杉木材加工業已初具規模,目前是全國最大的香杉實木生態板生產基地。
1.3 香杉第三產業發展現狀
林業第三產業是指與林業發展聯系在一起的服務性產業,第三產業包涵林產品商業、林產品運輸業、林業科研、森林休閑旅游業、森林康養、森林飲食服務業及林業文化等。林產品商業和運輸業已很發達,森林休閑旅游、森林康養、森林飲食服務業還不發達。2005年,在西山林場香杉與闊葉林原始、次生林銜接林區就創建有紅茶溝國家級森林公園,主要經營森林觀光、森林康養等項目,但由于其經營不善,發展理念不高,目前處于停業狀態。2020年建設的香杉公園目前游客很少,與之配套的餐飲業、住宿業還沒有發展起來。在香杉林業科研方面,僅有西山林場與廣西林科院合作,在香杉品種選優、繁育、示范及推廣項目進行研究,獲科研成果獎7項,國家發明專利4項,參與制定廣西地方標準3項,有關木材加工方面的研究很少。
1.4 香杉種苗產業發展現狀
種苗產業是營林產業中最基礎的產業,融安縣建設有全國規模最大的香杉良種基地。1978年開始建設的融安縣西山林場香杉種子園目前面積為390 hm2,園內建設有1.5代、2代、3代種子園,種子園已累計產種子3萬千克。這些良種壯苗可供社會造林約136 666 hm2。
2010年開始建設的種苗繁育基地約25 hm2,年可產香杉苗木1 000萬株以上,西山林場良種繁育基地目前已有自治區良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的香杉優良品種11個家系和7個無性系,同時獲得“全國特色種苗基地”稱號,該基地種苗繁育正向著現代化、新型化、工廠化發展。利用香杉良種苗木培育商品用材林,可縮短輪伐期,提高單位面積木材產量,樹高、胸徑、立木蓄積量3項指標年均生長量比中華人民共和國林業行業標準《杉木速生豐產用材林》(LY/T 1384—2007)分別提高57%、43%、32%以上,香杉良種苗木的使用,是提高香杉單產和森林蓄積量的重要保證。
2 香杉產業發展中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融安縣經營香杉雖然已有300余年歷史,且近年來香杉產業發展也取得一定的成績。然而,距離社會經濟發展和人們的需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2.1 香杉營林產業經營水平高低不一
融安縣香杉第一產業(營林產業)經營水平高低不一,單位面積產量差異明顯。從融安縣各鄉鎮相比來看,單產高、中、低依次是西山林場、北部鄉鎮、南部鄉鎮,原因各種各樣。1)地形地貌、雨水、土壤等立地條件因素。2)對林地管護的精細程度不同,投入高低不同。3)香杉良種的使用情況不同,西山林場和北部鄉鎮良種使用率較高,而南部鄉鎮良種使用率較低。4)經營理念和重視程度不同,西山林場和北部鄉鎮把香杉種植經營作為主要產業來抓,南部鄉鎮則是作為次要產業來經營。
2.2 香杉林培育目的單一
融安縣目前只是把香杉作為單一工業用材經營,其實香杉木材用途廣泛,實際上林木培育可分為工業原料林、速生豐產用材林、珍貴大徑級用材林和特殊用材林,可根據不同用途培育不同徑級的商品林。
2.3 香杉種植林地較分散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雖然給林業發展帶來活力,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林地多由農戶分散經營,少部分是股份合作林場經營,這種經營組織形式不能適應林業分類經營的要求,存在“一山多主,一主多山”現象比較多。林業分類經營要求充分發揮商品林的經濟效益,必須在適度規模經營基礎上才能得以實現[2]。
2.4 香杉木加工業仍是短板
林業產業應包括人類在與森林生態系統進行物質交換過程中開發出來的全部產業。截至2020年,融安縣香杉木材加工、木制品生產企業180家,規模以上27家,年產香杉實木生態板90萬立方米,工業總產值超55億元。但香杉品牌產品不多,參加全國、國際相關博覽會、商品交易會和洽談會并簽訂合同的產品極少或沒有。大多數企業生產的都是低檔產品,林產品加工停留在木材林業理念,產品附加值低,其他森林資源極少加工利用而被浪費,沒能發揮經濟效益最大化。
2.5 香杉森林休閑旅游業沒有發展起來
香杉森林公園建設仍停留在最低層次,紅茶溝國家級森林公園招商引資不成功,發展建設停滯。香杉公園建設亮點少,沒有配套設施,沒能吸引大量游客,缺乏專業化經營,沒產生經濟效益,純屬公益性。
3 香杉產業可持續發展思路
香杉產業要做強做大并要可持續發展,必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科技創新為支撐,不斷提高一、二、三產業的發展,包括種苗產業的生產經營專業化、規模化、標準化。香杉各產業必須要體現出經濟效益的最大化,應以縣為單位統籌規劃,從種植、木材加工、產品銷售等構建產銷順暢的產業體系,把香杉產業建設成富民增收的可持續發展支柱產業,助力融安縣實現鄉村振興[3]。
4 香杉產業可持續發展對策建議
4.1 種植產業要明確經營目標
以向社會提供各類木材和林產品為經營目的,追求最大經濟效益為目標。根據市場需求和立地條件,組織分類經營,因地制宜地劃定經營區域范圍,在各經營區域范圍分別定向培育工業原料林、速生豐產用材林、珍貴大徑級用材林及特殊用材林等。在國有西山林場,以提高森林質量、培育珍貴大徑級材和特殊用材林為主;在南部鄉鎮林區,以培育短輪伐的工業原料林和常規用材林為主;在北部鄉鎮,以培育速生豐產用材林和培育珍貴大徑級材為主。通過統一規定經營措施和經營模式、基地化生產、集約化規模經營,做到高投入、高產出、高效益,促進香杉種植產業成為高盈利產業,解決融安縣經營水平高低不一的問題。
4.2 香杉種植要堅持適地適樹、規模連片原則
堅持適地適樹原則,選擇優良造林地,造林規模要不斷擴大。融安縣林地面積235 333 hm2,香杉林面積只是91 944 hm2,占林地總面積不到1/2。因此,融安縣政府應出臺相應的政策措施,鼓勵規模造林,提高群眾造林的積極性。融安縣是較適合發展香杉種植的,在短時間內香杉林規模應達到133 000 hm2以上,森林資源規模擴大了,就有利于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
4.3 堅持使用良種,規范造林技術
種苗是林業產業建設重要物質基礎和生產資料之一,融安縣西山林場香杉種子園選育的香杉良種,林木生長表現優良,在立地條件好的地方造林,前十年樹高、胸徑、單位面積立木蓄積量這3個技術指標年生長量達到或超過“2”,即平均每年樹高生長2 m,胸徑每年生長2 cm,每667 m2林木生長量2 m3。香杉營林產業建設,必須大面積采用西山林場香杉種子園良種育苗造林,統一規范正規的造林技術,明確管理標準和技術標準,保證融安縣香杉森林木材單位面積產量和總產量,為第二產業提供充足的原材料[4]。
4.4 加速發展香杉精深加工業
通過加快發展精深加工業,提高林產品的附加值,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融安縣目前生產加工的產品多為方料、板材,大多屬初級產品,要推動香杉加工產業由初級加工向精深加工轉變,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轉變,就得提高產品檔次和綜合利用率,完善產業鏈結構,發展以高端家具、木地板和裝飾品為主的深加工產業。香杉立木中的樹干、枝、根、葉、花、果、樹皮及樹液均屬立木資源,都是可開發加工利用對象,可利用其創造更大的財富。
4.5 加快林木不動產權證的發放
香杉商品林必須實行資產化運作,商品林資產化是通過實業增值和產權擴張來實現的,這意味著商品林追求資本擴張,以便于提升香杉的市場競爭力。其中做好產權登記、發放不動產權證,是資產評估、資產運營的前提工作,因此加快林木不動產權證的發放、明晰產權是發展香杉商品林,提升香杉產品市場競爭力的有力保證[5]。
4.6 擺脫單一木材經營理念
應提供多種產品和服務適應市場需求,充分體現森林總體價值。香杉產業不應局限于原木生產和利用,種苗生產也是一個比較有前途的產業,利用電商平臺拓展市場,爭取把種苗產業做大做強,這是轉變經營理念之一。同時,深度挖掘森林景觀資源、森林旅游資源、森林土壤資源、森林生態資源、林下經濟資源及香杉文化資源等并加以發展,體現出森林價值。此外,香杉蒼勁、挺拔、迎風傲雪,針葉常綠,片植會形成綠色林海;孤植、列植會肅穆、挺立,既給人崇敬感覺,又是珍貴、美麗的景觀。在陡坡高山、巖溶峭壁,香杉栽植都具有獨特的觀賞價值,因此西山香杉公園的建設是一個很好的理念。
參考文獻:
[1] 《融安縣志》編纂委員會.融安縣志[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96:56-58.
[2] 高偉航.多功能森林經營理念付諸于林業發展的探究[J].江西農業,2021(4):91-93.
[3] 李翠英.生態文明和生態規劃建設路徑探索:以茂名市為例[J].貴州林業科技,2015,43(4):61-64.
[4] 項東云,陳代喜,李富福,等.廣西林木良種[M].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6:31-33.
[5] 羅啟亮.樹立森林資源整體觀,多功能利用,創造更大財富[J].現代園藝,2014(21):107-108.
收稿日期:2021-11-05
作者簡介:羅啟亮(1974—),男,廣西融安人,本科,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森林資源培育、保護、利用等。E-mail:135175281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