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時敏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主動地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根據學生在學科學習中的新特點,為他們創設更多的探究性學習環境,讓他們認識到化學學習的必要性。初中化學教師要指導學生在面對未知的領域時,善于分析和探索,掌握化學科學研究的一般過程。如何促進學生主動探究學習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這些方面來進行。
一、要善于啟發學生主動學習
初中化學教師要善于給學生啟發和引導,要讓學生在學習化學知識的過程中,產生對未知領域的探索欲望。新課標強調,教師是教學中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要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確保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充分自覺地融入學習中來,真正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實踐表明,有效的啟發式教學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對知識學習的探索欲望。那么,該如何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啟發呢?
在教學情境方面,初中化學教師要進行創新設計。情境最好能夠涉及化學學科知識在現實生活實踐中的應用。最好能夠在課外活動中,讓學生通過實驗的方式進行探究學習。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化學實驗,到化工廠參觀,這些直觀的活動會讓學生在學習中有更多真實的體驗。問題情境的創設更能夠把學生帶入到化學學習的濃厚氛圍之中。教師所提供的情境線索,以及學生自主發現的情境線索,都讓學生對知識本身和知識如何產生的過程等,有更多的興趣和探究學習的動力。因此,老師要善于創設問題的情境,給學生更具有互動性、高效性的環境,讓學生在教師的啟發和鼓勵之下,對化學學科產生濃厚的研究興趣,表現出更多的探索學習行為。
二、鼓勵學生多樣化的學習和自主探究
教學方式要靈活多變,具有創新性,給學生們帶去不一樣的感受。學生學習方式的多樣化來自教師教學方式的多樣化。
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應轉變教學思想、教學地位,變“教給學生知識”為“指導學生學知識”,變“教會學生知識”為“學生會學知識”,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實驗技能、思考習慣和終身學習意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能夠采用的方法,實際上除了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講授法之外,還有鼓勵學生探究的實驗教學法以及分組討論教學法、自學輔導法等。通過這些教學方法的運用,會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更多新的收獲。因此,教師要積極地組織多樣化的教學,讓學生們通過自主學習,以及合作學習等方法增強他們在知識學習過程中的自我體驗感,讓他們將自主學習和與他人合作學習密切結合起來。教材是教師組織教學工作的依據,多樣化的教學形式,需要在教材所提供的框架和主線上來進行,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的內容進行適當的拓展,也可以組織學生在教材的幫助之下,發現更多新的領域。因此,要以教材為主線,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鼓勵學生進行多樣化探究學習,讓學生在與知識頻繁接觸以及應用的過程中,對知識產生更多深刻的理解,也完善他們學習化學知識的思維過程。
三、讓學生掌握科學的化學學習方法
學生要真正具備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在如何學習這方面,需要教師的傳授和指導。教師在教學中,不但要引導學生學習,還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初中化學的方法,特別是自學方法,這樣學生學習的興趣才能被激發,主動性才能被充分地挖掘出來。
一般來說,要讓學生掌握科學的自主學習方法,需要讓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果學生有課前預習習慣,他們就可以對課堂要學習的內容提前進行學習,并且帶著自己的疑問走入課堂。另外,在課堂授課的過程中,教師要引領學生們做好筆記,讓學生能夠抓得住重點。要讓學生將當天學習的內容及時進行復習,通過老師所安排的練習題以及結合實驗學習的方式,讓學生能夠以科學的思維,養成科學探究的學習習慣。因此,在初中化學的學科教學中,化學科目自身特點要充分地展現出來,要采用科學的方法教授化學知識,讓學生們在化學的學習過程中有成就感。
總之,在初中化學的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最重要的是讓學生有自主探究學習的意識。教師要發揮引導作用,給學生提供適合進行探究的環境,傳授給學生科學的探究的方式和自主學習的方法等,還要用自己對學科的熱情去感染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