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麗娜
一、個案基本描述
小昊(化名),男,理科,高三學生,成績中上,性格外向,很講禮貌。獨生子女,父母在外務工。自述因為高考的臨近(還有 70 天),他很迷茫,經常產生害怕高考考不好、怕復讀的念頭。在生活中變得敏感、自卑,甚至想逃離現實,不想在教室里待著。
二、問題分析與評估
通過對小昊的觀察和詢問,筆者發現小昊的問題來自高考壓力,情緒有些低落,他的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都較強,學習也很認真努力,身體沒有實質性的病變,社會功能健全,因此,判斷為一般性心理問題,屬于心理咨詢的范圍。
咨詢方案制定:通過和小昊的交談,筆者發現他沉浸于自身思想斗爭和消極感受里,不能全身心投入到高考備考中。本次輔導筆者選擇接納承諾療法來幫助小昊接納這些消極感受,同時明確他真正想要的東西是什么,采取恰當有效的應對方式進行治療,在剩下的這幾十天備考中全力沖刺!
三、輔導實施的五個階段
1. 第一階段:收集資料,建立信任的咨訪關系,明確咨詢目標
小昊按照約定的時間來到咨詢室,筆者先向小昊介紹了咨詢的保密原則,打消了他心里的疑慮。在收集信息的過程中,耐心傾聽,感受他的感受,給予積極的關注和真誠的回應。小昊提出想通過咨詢解決自己日常的胡思亂想和擔憂,希望通過咨詢能讓自己好好學習,為高考全力沖刺。筆者又向他介紹了心理咨詢的原則“助人自助”,告訴他老師沒有辦法直接幫他解決這個問題,但是在咨詢的過程中老師可以給予他陪伴,支持一起來分析、幫助他面對問題,最終還要靠他自己解決問題。小昊對此表示理解。最后,經雙方商定,確立了咨詢目標:(1)面對并調節不良感受,減少對高考成敗的擔憂以及胡思亂想等帶來的負面影響;(2)澄清價值,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3)為實現自己的目標而行動,愿意帶著痛苦進行最后的復習沖刺。
2 第二階段:豐厚故事,通過創造性無望,激發改變
通過問答了解小昊的故事,并讓他體驗創造性無望的感覺,讓他意識到如果繼續跟自己的感受、想法做斗爭,情況會很糟糕激發他自我改變。
師:你說你的學習狀態不好,那想一想從什么時候開始這樣的?
生:(沉思)大概三個星期前開始的。
師:主要有哪些表現呢?
生:上課時非常敏感,覺得我后面的同學都在關注我(坐在班內第一排)自己不敢動,害怕影響了別人學習,回答老師的問題時也不是很流利,擔心回答錯了,同學們會嘲笑我。
師:嗯,這些想法確實影響了你聽課,那在什么情況下,在哪里更嚴重?
生:(沉思)好像考完試之后情況更嚴重。
師:是的,你們現在考試頻率越來越高,那你想想跟什么人有關系呢?
生:每次考完試后我會不自覺地跟小華(化名)和小康(化名)做對比,發現他們進步都很大,自己的進步沒有他們的大,就會很擔憂高考結果。
師:在對比的過程中,你的感受很不好,那你再想一想從開始到現在你的狀態是怎么變化的?你是如何應對的呢?
生:開始我還可以控制,能調整好學習的狀態,但是后來我的擔憂和那些想法出現的次數越來越多,現在我需要花一個多小時與那些想法做辯論才能壓下去。在教室里我會莫名其妙地產生悲傷感,覺得很壓抑,想逃避,不想待在班里。
師:通過你的描述,我知道你在跟你的高考失敗的擔憂和那些想法做斗爭,想把它們壓下去,但是你想一想結果是什么呢?
生:我的擔憂和那些想法并沒有減少,調整狀態花的時間越來越多。
師:你想一下,如果繼續用你的這個方法,你的高考會怎么樣?
生:(沉默)我肯定會崩潰,高考也肯定會非常糟糕(眼中出現淚光),我這么多年的努力都白費了!
師:如果現在有新的方法,你愿意采用新的方法去改變嗎?
3. 第三階段:接納不良感受,運用腹式深呼吸調節狀態
小昊帶來了筆者布置的作業,他認真記錄了這一周狀態不好時自己的感受、想法。筆者給他做了心理學的實驗——“大白熊實驗”。
師:老師給你準備了一張照片,你來形容下你看到的。
生:這是北極熊,白白的,大大的,我覺得很可愛。
師:很好,現在老師把照片收起來,請你閉上眼睛去想:“不要想剛才看到的北極熊”。用力去做到我的要求,多做幾次,看看會發生什么。
生:老師這個過程太難受了,我越是不想讓北極熊出現在我的腦海里,它卻越會出現,而且越清晰,持續的時間也越長。
師:那你再看看這張紙上記錄的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對你有什么啟發?應該怎么處理這張紙呢?
生:我明白了,我越是跟這些感受、想法做斗爭想讓他們消失,我的注意力就越會被它們吸引,它們出現就越頻繁清晰,我會越來越覺得它們是真的。(沉默)我應該把它們放在兜里,看不見,我就能把注意力放到我要做的事了,就不會影響我了。
師:你的理解、思考能力很強。這就是接納承諾療法里的接納,接納你的感受和胡思亂想,不要想著消除它,因為這只是頭腦里的一些想法,只需要把它們放進兜里,就不會影響你在做的事(高考備考)。
接著筆者向小昊講解了腹式深呼吸技術來幫助他面對和調節狀態。
4. 第四階段:承諾行動,愿意帶著痛苦進行高考沖刺
首先幫助學生分析原因:(1)離高考的日子越來越近;(2)自己想考上理想的大學,但是現實差距比較大;(3)與周圍同學的比較存在距離。在這些比較過程中,讓小昊產生了不好的感受,自我評價比較低,導致了備考過程中缺少信心,會胡思亂想。教師要在合理看待這些比較的同時不斷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的價值,幫助他看清自己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么,自己承受痛苦背后的意義是什么,最后明確要把焦點放在自己可以做些什么,并探討具體的行動。
5. 第五階段:布置作業
(1)自我覺察,感覺不好時停下來,做腹式深呼吸恢復狀態,心情平靜之后再做自己可以做的。
(2)做好高考日常復習計劃,按部就班落實計劃。
四、效果評估與總結
經過心理輔導,小昊的備考狀態有了很大的變化,每當覺察到自己煩躁的時候,他會做腹式深呼吸讓自己平靜下來,上課走神的時候也會及時把注意力拉回到課堂上。他覺得現在每一天過得都很充實,對自己的備考狀態也比較滿意。ACT 接納承諾療法是認知行為療法的第三浪潮,核心思想是基于正念,改變我們和認知、內容的關系,讓來訪者接納自己的痛苦,并愿意帶著心理痛苦去行動。在這次輔導過程中,筆者發現接納承諾療法有效地提升了來訪者的心理靈活性,激發了來訪者的責任感和自我價值,并利用自身的潛力和能力解決了自己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