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俊麗 任偉宏
(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檢驗科 鄭州 450000)
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為臨床常見心血管危急癥,具有發病急、進展快、致死率高等特點,發病機制為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冠狀動脈狹窄、斑塊破潰而形成血栓,造成心肌缺血、管腔閉塞,引發部分心肌急性壞死[1]。臨床治療多采用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術治療,可有效疏通冠狀動脈腔,促使心肌血流灌注恢復,但會對缺血壞死區域造成一定程度的心肌損傷、炎癥反應、缺血再灌注損傷,造成部分患者術后發生主要心臟不良事件(MACE)[2]。因此尋找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 術后發生MACE 的預測因素具有重要意義。有研究指出,γ-谷氨酰轉移酶(GGT)與MACE 具有一定相關性[3]。本研究回顧性分析94 例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資料,旨在探究血清GGT 水平變化與PCI 術后MACE 風險的關聯性。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我院收治的147 例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女64 例,男83 例;年齡49~71 歲,平均(60.94±3.58)歲。將所有患者按照PCI 術后3 個月有無發生MACE 分為觀察組41 例和對照組106 例。
1.2 入組標準(1)納入標準:經心電圖、超聲心動圖、血常規確診為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發病至接受PCI 術的時間<12 h;臨床資料完整。(2)排除標準:合并免疫系統疾病、凝血功能障礙;合并其他類型心肌梗死;既往接受過PCI 手術;合并惡性腫瘤、肝腎功能障礙。
1.3 研究方法 收集、查閱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體質量指數、有無基礎病(高血壓、糖尿病、肺疾病)、左室射血分數(LVEF)、N 末端腦鈉肽原(NT-proBNP)、C 反應蛋白(CRP)、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尿素氮(BUN)、白蛋白(ALB)、空腹血糖(FPG)、γ-谷氨酰轉移酶(GGT)等,LVEF采用飛利浦公司生產的IU22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檢測;NT-proBNP 以電化學發光法檢測;CRP 以免疫比濁法檢測;TC、HDL-C、LDL-C、BUN、ALB、FPG、GGT 采用日本東芝生產的TBA-400FR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
1.4 隨訪方法 通過定期復診或電話隨訪,記錄患者PCI 術后3 個月MACE 發生情況,包括心力衰竭、惡性心律失常、再發性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等。
1.5 觀察指標(1)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術后發生MACE 的單因素分析。(2)GGT與實驗室檢查指標的相關性分析。(3)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 術后發生MACE 的多因素分析。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行χ2檢驗,采用Pearson 進行相關性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法進行多因素分析。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 術后發生MACE 的單因素分析 兩組性別、年齡、體質量指數、有無基礎病(高血壓、糖尿病、肺疾病)、TC、HDL-C、LDL-C、BUN、ALB、FPG 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CRP、NT-proBNP、GGT 水平高于對照組,LVEF 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 術后發生MACE 的單因素分析()

表1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 術后發生MACE 的單因素分析()
2.2 GGT與實驗室檢查指標的相關性分析 GGT含量與CRP、NT-proBNP 呈正相關,與LVEF 呈負相關(P<0.05)。見表2。

表2 GGT與實驗室檢查指標的相關性分析
2.3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 術后發生MACE 的多因素Logistic 分析 以PCI 術后是否發生MACE 為因變量,以單因素分析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作為自變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顯示GGT含量增多可能是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 術后發生MACE 的獨立預測因素(P<0.05),CRP、NT-proBNP含量較高,LVEF較低為MACE 發生的危險因素(P<0.05)。見表3。

表3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 術后發生MACE 的多因素Logistic 分析
GGT 作為谷胱甘肽代謝的關鍵酶,是一種反映炎癥反應及氧化應激的指標,與心血管疾病、動脈硬化等密切相關[4]。有研究指出,健康人群中GGT 升高,心血管疾病發病率依然提高[5]。
本研究結果顯示,CRP、NT-proBNP、GGT 升高,LVEF 降低為MACE 發生的因素。NT-proBNP是一種反映心功能及心肌重構狀態的標志物;CRP是一種常見炎性因子,正常機體中表達較低,當機體發生炎癥反應時大量表達,因此可通過檢測其含量反映機體炎癥狀態[6]。本研究中觀察組GGT含量高于對照組,且GGT與CRP、NT-proBNP 呈正相關,與LVEF 呈負相關(P<0.05),可見GGT 水平越高,表明機體心肌重構、炎癥程度越嚴重,心功能越差。本研究中,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GGT 可能是PCI術后發生MACE 的獨立預測因素(P<0.05),可見,隨著GGT含量增加,MACE 發生風險也逐漸提高。分析原因可能為:GGT 可水解谷胱甘肽,使機體抗氧化防御能力削弱,造成機體氧化應激,進而破壞心肌細胞膜及線粒體,影響心肌能量代謝,使預后效果較差。同時GGT 可誘使機體發生炎癥反應,不僅對內皮細胞產生損傷,還可導致心肌缺血、冠狀動脈痙攣,提高心律失常發生風險。GGT 還可參加氧化應激,能激活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造成心肌重構及心功能惡化[7~8]。臨床通過檢測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 術后血清GGT含量,及時制定應對治療措施,對降低MACE 發生率有重要意義。綜上所述,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 術后血清GGT含量增多,表明患者心肌重構、炎癥程度越高,心功能越差,可增加MACE 發生風險,通過檢測其含量可及時制定有效措施,降低MACE 發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