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灝
摘 要:現階段,我國公路建設工作不斷推進,人力、物力以及財力等方面投入力度持續加大,公路養護壓力也快速上升,公路養護工作也受到廣泛的關注,預防性養護是養護工作的根本,規范化養護是預防性養護的保證。預防性養護是指在公路還未發生損壞或產生輕微病害尚未加重前,在最適當的時機,應用最適當的養護措施,以最小壽命周期成本、最大程度延緩路況質量下降。基于此,本篇文章對預防性養護在公路日常養護中的應用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預防性養護;公路日常養護;應用
引言
公路日常養護工作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不僅需要耗費大量社會與經濟成本,同時還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影響。這是由于公路在正式投入運行后,如果存在質量缺陷、車輛超載或者是雨雪天氣等問題,就會對公路日常養護造成一定的不良影響,無法保證行車安全與通暢。因此,相關的養護人員應加強對公路日常養護技術的研究工作,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1概述公路預防性養護技術的重要性
對比傳統養護,預防性養護有明顯的不同。一般認為公路日常養護工作是在公路設施出現明顯病害或存在明顯的安全隱患的情況下,再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修復。這種養護形式有兩個比較突出的問題:一個是公路病害的出現,直接影響了其服務功能,間接導致了社會使用成本的大幅增加;另一個是錯失了處治病害的最佳時機,即使修復得當,也會不同程度的影響今后公路的正常運行。而預防性養護改變了傳統養護的方式,在公路技術狀況良好或者病害發展初期,及時對其進行預防性養護,延緩病害向更深層次發展、提高公路日常養護質量、節約養護成本、延長大中修周期。雖然預防性養護在資金投入上要早于傳統養護,但從社會整體效益上是要大大優于傳統養護方式,可以有效的節省了公路日常養護的支出。
2預防性養護的目的和意義
公路養護管理部門承擔著社會服務的基本職能,在資金的投入方面,不僅要結合自己單位的費效比,還要綜合考慮社會成本和效益。因此,公路預防性養護工作能夠體現出公路管理部門養護工作的性質。通過預防性的養護方式,延長公路的使用壽命,降低公路運營成本,提高公路服務水平具有重要而又深遠的意義。
預防性養護技術在西方發達國家已經普遍應用實施,隨著我國的經濟與社會發展,國家對于公路養護工作也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指出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新時代交通強國的高度下,加快預防性養護政策和相關技術研究,采取有效的措施,從而實現全壽命周期公路養護成本最小化和社會效益最大化。
3在公路養護中預防性公路養護技術的應用
3.1微表處技術
微表處是預防性養護手段,也就是說在路面的技術狀況良好的情況下,僅僅是存在一些輕微的不平整時施工人員采用的一種方法。例如,可以采用PIC方式對瀝青路面的相關指數展開判定,當路面的ROI大于80時,就說明該瀝青路面運行狀況良好,用具有一定級配的石屑或砂、填料(水泥、石灰、粉煤灰、石粉等)與聚合物改性乳化瀝青、外摻劑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制成流動型混合料,再均勻灑布于路面上的封層。可以有效填補路面表面的裂縫,防止水分滲透到底部。微表處技術屬于一種冷拌冷鋪的技術,和使用瀝青的混合料相比,其能源消耗較小。微表處技術主要應用在一些高速公路或者是一、二級公路中,目的是改善瀝青路面的車轍。施工前工作人員必須做好準備工作,將路面上的泥土以及雜物清理干凈,如果坑槽的寬度超出5mm,就必須要及時清理灌封,由于攤鋪機根據原材料的體積來進行控制的,配合比指標與傳統方式不同,工作人員在攤鋪前需要對其進行標定,確保攤鋪機在運行的過程中不會偏離方向,保證攤鋪的寬度相一致,可以在攤鋪機的行進路線上,設計一條標志線,令攤鋪機沿其運行。
3.2薄層罩面技術
顧名思義,在使用薄層罩面技術時可以在原先的路面上鋪設一層溫度較高的瀝青混合料,并讓這層混合料的厚度介于1.5~2.0cm,雖然這項技術不是很常用,但是也會對質量不好的路面有較好的效果,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直接改善路面的平整度。薄層罩面技術確實對公路有著很好的養護作用,雖然磨耗層僅有兩厘米厚,但卻能與原有路面緊密結合、延緩病害,這對節能降耗有較大的實用價值。目前該項技術已在國內外得到了較為廣泛的關注。
3.3霧封層技術
作為一種常見的預防性養護措施,霧封層技術可以適用于不同的施工條件,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和耐磨性。但從實際的效果來看,如果在老化的瀝青路面上噴灑一定的再生劑,可以有效地更新氧化瀝青膏體,確保瀝青能夠處于相對穩定的狀態。但是這種方法需要較長的交通管制時間,可能會直接影響到公路的通暢性。在使用霧層封存技術養護的過程中,還應該考慮其他方面的因素。將大量的材料噴灑在路面表層時,可以形成一層較好的防水層薄膜,這樣可以避免出現嚴重的路面損壞現象,進而達到保護路面的最終目的。
3.4貼縫帶貼縫技術
路面裂縫是路面常見的病害之一,采用帖縫帶貼縫可以有效的避免病害進一步加重。貼縫帶是一種瀝青路用應力吸收層間復合高分子材料,能有效地吸收應力并阻隔水分。它是由瀝青基的聚合物、胎基、高強度耐高溫織物、隔離膜等幾層經過工廠專用機器設備精密擠壓復合而成的帶狀、具有自粘性的層間防裂、防水材料。氣溫0℃以上便可以施工,不需要進行加熱處理,人工操作即可;貼縫帶單人日作業量可達600-800米;貼完立即可以通車,大大縮短了施工周期。在車輛碾壓的作用下路面帖縫帶與裂縫區域形成緊密粘合,有效防止裂縫區域內進一步松散、啃邊、浸水等現象的發生。貼縫帶較傳統的灌縫處理有顯著的技術經濟優勢,可以避免熱瀝青灌縫帶來的加熱能源損失和造成的廢氣排放,同時避免開槽過程中引起的噪音和揚塵;節省了購買或維修灌縫設備的資金投入;降低了施工成本,提升了施工效率。
結束語
綜上所述,預防性養護一直都在公路日常養護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相關的養護人員需要在新理念的指引下更好地提升預防性養護水平,才能夠有效的解決公路日常養護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保證公路的正常運行。未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我們更需要不斷探索與公路日常養護有關的預防性養護技術,更好地提升公路的日常養護水平。
參考文獻
[1]鄧武平.預防性公路養護技術在現代公路養護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20(34):173-174.
[2]劉美朋.預防性公路養護技術及其應用分析[J].建材與裝飾,2020(03):246-247.
[3]周宏濤.預防性公路養護技術在現代公路養護中的應用[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9,42(11):229+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