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波
摘 要:隨著電力體制改革進程不斷深化,電網企業的發展環境及電力市場的格局發生了一系列深刻的變革。面對日益激烈的電力市場競爭,電網企業要想維持現有電力市場份額,必須運用數據對電費電價進行系統性的分析,根據電力客戶的用電需求和特性,加強對電力市場環境變化的研判,調整電力營銷策略,提升電力營銷管理水平。
關鍵詞:電力營銷管理;創新;建設策略
引言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電力行業的發展也呈現蒸蒸日上的態勢,電力市場的實際情況也讓電力市場營銷工作的重要職能得到有效顯現,可以說,電力營銷工作會對電力企業的社會競爭力和市場發展前景帶來極大的影響。電力負荷系統能夠實現對當地用電情況予以直接反應,所以對負荷控制系統在電力市場營銷中的重要作用和實踐應用予以分析也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電力營銷管理問題分析
1.1電力企業市場管理與市場發展脫節
從目前的狀況看,許多電力企業在電力營銷工作中并沒有將電力市場需求納入整體業務構成中。隨著人們對電力產品的需求逐漸多樣化,許多電力企業的市場管理方式與電力市場的發展存在不同程度的脫節,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喪失了自己的特點和競爭優勢。此外,一些電力企業的管理人員在思想上對電力市場的認識不足,種種因素加在一起,對電力企業營銷活動的開展產生了制約作用。
1.2電價設置不合理,存在越權行政干預
當前電價管理權限歸屬地方政府,行政部門具備制定電價的干涉職能。行政部門往往不如電力企業了解市場需求,在制定電費電價時,不能根據不同客戶需求設計不同定價,存在一定的缺陷。同時,部分地方政府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還會以低電價作為招商引資的手段,以政府函件、會議紀要、招商引資協議書等方式越權干預電價執行,在一定程度上加重電網企業的負擔。
1.3轉供電加價嚴重,損害電網企業形象
轉供電問題一直伴隨著我國的電力工業和經濟社會發展而存在。當前,一些產業園區、商業綜合體、寫字樓和物業等轉供電主體向終端用戶收取電費時會加收一定的管理成本和設備損耗,甚至還加收管理服務費的名目,把轉供電變成了一種盈利的行為,造成終端用戶用電成本較直供用戶高得多。由于信息的不對稱,使得國家近年來多次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的紅利未能有效惠及終端用戶,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電網企業的正面形象。
2當代電力營銷管理的創新建設策略
2.1嚴防轉供電擴大,實現轉供電合法化
電網企業要正視轉供電現狀,著力解決轉供電環節加價問題。對新建物業底商出具一戶一表供電方案,實現供電到戶,嚴防增量轉供電的出現;對符合改造條件的存量轉供電,有計劃的實施戶表改造,逐步減少存量轉供電;對不符合改造條件的存量轉供電,應在政府職能部門的指導下,根據《供電營業規則》關于轉供電委托的規定,與轉供電主體應就轉供范圍、容量、費用、用電指標、計量方式、電費計算、轉供電設施建設、產權劃分、運行維護等事項簽訂協議,規范轉供電主體行為,確保轉供電行為合法化。
2.2節能服務和差異化服務
針對電力市場營銷工作來說,需要發電企業將指導客戶科學、合理用電,引導客戶節約用電工作提上重視日程和工作任務中,以此來提升供電公司的專業性,提升用戶的用電滿意度。負荷控制系統與客戶服務技術予以有機結合,能夠大大提升和優化客戶用電需求,為客戶提供一套實時化共享數據,通過局域網來發布Web,便于瀏覽和發布用戶終端數據,并能夠進一步強化數據安全管理機制。通過借助于系統查詢功率、篩選負載率等職能,分析客戶有功、無功曲線變化情況,有利于實現對用電管理的弊端予以及時分析和處理。通過實施一系列技術服務,優化配容變量的配置,能夠推進客戶用電管理水平的進一步提升,使得用電效能得到不斷強化,達到維護生產成本的目的。
2.3提高電力企業的競爭意識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越來越完善,電力企業要想取得更好的發展,就必須根據市場經濟的需求,增強競爭意識,以市場需求為基礎,結合自身情況有效轉變電力營銷觀念。電力企業應重視電力營銷工作,在電網建設的過程中,利用科學、合理的營銷方式提高自身的經濟效益。在企業進行電力營銷時,應明確目標市場定位,同時創建合理的市場營銷機制。同時,電力資源在市場中與太陽能、化石燃料等能源存在激烈的競爭,基于此,在進行電力營銷時,需要基于電力資源的優勢宣傳清潔能源觀念,進而增加電力資源的市場占有率。此外,電力企業要明確國家政策,在農村產業化建設中,提高電網質量,為人們創設優秀的用電環境,進而擴展農村電力市場,在各個方面為農民用戶提供良好的用電體驗,從而為電力企業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2.4完善電力企業管理制度
我國電力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既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與市場需要,又要有效借鑒發達國家的先進管理模式,進而使電力企業內部得到更好的優化,讓電力企業能滿足市場需求。此外,電力企業應完善規章制度,制定管理制度,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進而贏得市場口碑。與此同時,電力企業需要設立一個能對停送電進行協調的部門,并且要考慮客戶各方面的需求,如客戶的生產淡季與節假日,在保障供電營銷安全生產的基礎上嚴格控制夜間供電的力度,尋求帶電作業新途徑,以探索出一套新的組織方法,從而推動電力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2.5厘清電價交叉補貼,實現暗補變明補
現階段,在持續降低工商業電價減輕工商業企業用戶負擔的同時,不應再降低居民電價水平,盡量避免擴大交叉補貼。同時,在居民電價定價環節引入邊際定價概念,改善居民階梯電價結構,減少交叉補貼范圍。最后,建議政府設立交叉補貼基金,改價內補貼為價外補貼,基金不足部分通過稅收再予以彌補,實現暗補變明補,厘清交叉補貼。
2.6負荷控制的策略
(1)削峰。相關削峰計劃的制定需要根據年度負荷延續曲線來進行制定。一般來說,需要在峰荷期間進行削峰,減少負荷。需要用電客戶在高峰期減少用電,來有效削峰;也可以對負荷進行直接控制,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用集中或者是分散式控制裝置來對負荷進行控制;適度的提高在高峰期的電價來對客戶的用電量進行控制。(2)填谷。填谷就是讓客戶在電網低谷時增加用電,從而提升低谷時期的負荷值。在低谷期間可以采取儲熱措施,貯熱負荷要有較大的熱容量。在夜間低谷的6~8h內,用電進行加熱,它產生的熱量能夠滿足16~18h的熱量需求。根據季節對電價進行靈活的調整,低谷期間適當降低電價,提高客戶的用電量。(3)政策性節電降載。需要對用電設備進行細致的檢查,根據設備的特性來制定相應的節電措施;可以采取雙燃料的采暖系統,在電網高峰時段由煤氣供暖取代電力供暖,而在低谷階段,則可以采取電力供暖。
結束語
電力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許多問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面臨巨大挑戰。為了使電力企業更加長遠地發展,需要創新電力營銷策略和管理模式,強化服務意識,滿足用戶需求,為電力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從而提升電力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推動電力企業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方偉.最新電價改革實施辦法與用電價格規范化監督管理實用手冊[M].銀川:寧夏大地音像出版社,2005.
[2]國家能源局法制和體制改革司.《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及配套政策法規匯編[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3]吳曄.電力營銷管理中電費電價措施[J].能源管理,2016(33):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