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失眠“三神”辨證理論、治療技術與應用

2021-02-18 09:56:04李桂俠王處淵王健洪蘭杜輝約翰·波耳林楊揚汪衛東
世界中醫藥 2021年23期

李桂俠 王處淵 王健 洪蘭 杜輝 約翰·波耳林 楊揚 汪衛東

摘要 失眠“三神”辨證理論、技術與應用歷時30余年的發展,目前已形成中醫在失眠心理治療方面集理論、辨證、評估、治則治法、療效驗證和設備研發于一體的治療體系。現總結凝練失眠“三神”辨證理論、臨床實踐、治療原則、治療技術、科研驗證和設備研發等方面研究成果。介紹了失眠“三神”辨證理論,“三神”元神、識神、欲神的內容,以及其在睡眠中的功能、病理闡述、基本病機。“三神”辨證方法為人格傾向辨證、失眠癥狀辨證和失眠情緒辨證;編制了“三神”辨證理論指導下的評估工具-失眠首診結構化病歷(WIIQ)和汪氏人格傾向量表(Wang′s Personality Trend Inventory,WPTI);“三神”辨證治療失眠的原則為守神、調神和御神;治療方法為TIP睡眠調控技術,TIP睡眠調控技術主要包括低阻抗營造技術、睡眠認知導入技術、睡眠環境適應技術、睡眠外歸因剝離技術、睡眠信心增強技術、睡眠體驗技術、減停藥物技術7個主要內容;主要操作流程包括:病史采集、相關檢查、診斷、治療。團隊編制了基于失眠“三神”辨證治療技術的信息模塊;研發了多功能睡眠治療儀;開發了失眠治療APP,旨在更好地學習和推廣失眠“三神”辨證理論,以及提供更方便、自主、智能的治療方式。

關鍵詞 中醫心理;失眠;“三神”辨證;TIP睡眠調控技術;信息模塊;多功能睡眠治療儀;失眠首診結構化病歷(WIIQ);失眠治療APP

Introduction to Theory,Treatment Technique and Application of the “Three Spirits”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Insomnia

LI Guixia1,WANG Chuyuan1,WANG Jian1,HONG Lan1,DU Hui1,Yoann BIRLING2,YANG Yang1,WANG Weidong1

(1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Guang′anmen Hospital,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53,China; 2 NICM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Western Sydney University,Penrith NSW 1797,Australia)

Abstract “Three spirits”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insomnia has been developed for more than 30 years.At present,it has formed a treatment system that integrates theory,syndrome differentiation,evaluation,treatment principles and methods,efficacy verification and equipm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TCM psychotherapy of insomnia.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heory of “three spirits” in insomnia,definition and functions of “primordial spirit”,“thinking spirit”and“desire spirit” in insomnia,as well as pathology and pathogenesis.“Three spirits”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method is personality tendency,with focus on insomnia symptom and emotion.It compiled the evaluation tools of Wang Insomnia Integrated Questionnaire(WIIQ) and Wang′s Personality Trend Inventory(WPTI) under the guidance of its theory.Diagnosis and treatment based on overall analysis of symptoms and signs of insomnia by “three spirits” are concentrating spirit,regulating spirit and abusing spirit.And the main treatment method is TIP sleep regulation technology including seven factors:low impedanc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sleep cognition introduction technology,sleep environment adaptation technology,sleep attribution stripping technology,sleep confidence enhancement technology,sleep experience technology,and stop medication technology.Its clinical operation process mainly includes:medical history collection,related examination,diagnosis and treatment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In order to better study,apply,popularize and facilitate the treatment of self-intelligence,the team has also compiled an information module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reatment technology of insomnia “three spirits”,with a multifunctional treatment equipment and an insomnia treatment APP developed.

Keywords TCM psychology;Insomnia;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three spirits; TIP insomnia regul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module; Insomnia treatment equipment; Wang Insomnia Integrated Questionnaire(WIIQ); Insomnia treatment APP

中圖分類號:R256.23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1.23.026

失眠即“不寐”,是指睡眠質量或數量達不到個體需求的一種睡眠障礙,失眠是一個世界性健康問題,對健康有嚴重危害,影響人們的生活及工作[1],失眠的發病率及復發率高,研究指出超過25%的人會遭受失眠問題[2]。失眠癥發病原因復雜,涉及情志與身體、內因和外因多個方面,單一的西藥、中藥、針灸難以獲得持久療效。失眠障礙作為一種常見精神心理類疾病,以國際推薦心理治療——失眠認知行為治療(CBT-I)為一線治療方法,該方法雖然被廣泛證實安全可靠,但往往因依從性差而限制其治療效果,有研究指出只有約一半的患者能堅持CBT-I治療建議,高達40%的患者會過早退出治療[3],該療法在我國的普及和本土化仍然是個問題。中醫在失眠癥治療方面具有潛在優勢,但缺乏系統的理論、方法和技術。

失眠“三神”辨證理論、技術與應用歷時30余年發展,在總結運用中國傳統理論和方法技術的基礎上,提出失眠癥三神辨證理論,發展出中醫在失眠心理治療方面集理論、辨證、評估、治則治法、療效驗證和設備研發于一體的治療體系。

1 失眠中醫心理“三神”辨證理論體系建立

失眠中醫“三神”辨證理論是指將睡眠相關的精神意識區分為元神、欲神、識神3個層次,明確“三神”在睡眠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闡述“三神”作用下睡眠發生的生理過程,失眠產生的機制及其治療原則與辨證方法。

1.1 中醫心理學“三神”概念

根據神的不同層次,中醫理論中的“神”分為元神、欲神、識神。

1.1.1 元神 古籍中有很多關于元神的描述,《樂育堂語錄》曰:“先天之神靜,后天之神動;先天之神完,后天之神虧;先天之神明,后天之神昏;先天之神,神與性合;后天之神,神與性離。”論述了元神的特點和重要性。《道門精要 道教黃元吉內丹修煉典籍》論述:“夫人自父母媾精之始,一點靈光,藏于保胎之內,先天元性化為離之陰汞,是為元神。”指出元神在嬰兒受孕時就已經形成了[4],是先天元性所化。《道藏 谷神不死論》云:“頭上有九宮,上應九天,中間一宮,謂之泥丸……乃元神所住之宮。”元神位于大腦,有人認為元神所在大腦的位置是間腦或者邊緣系統,主宰生命[5],即李時珍所說的“腦為元神之府”,元神出無極之真性,無識無知,是人最基礎的精神心理要素,是位于大腦皮質下的生命中樞[6]。元神在中醫看來是生命力的根本,是一種生命力飽滿的狀態[7]。南宋劉昉《幼幼新書》引《顱囟經》說:“二月為胎,形兆分也……八月元神具,降真靈也。”這是中醫談元神比較早的出處。到了明代,中醫開始更多的討論元神,并將其與人的具體生理功能聯系起來。明初醫學家戴原禮說“人以胃氣為本,無胃氣則死,蓋元精、元氣、元神不可一日無水谷以養之”,這與道教所說“絕谷不食,元神之道也”有很大不同,顯示了中醫的現實立場[8]。

1.1.2 識神 《道門精要 道教黃元吉內丹修煉典籍》論述:“夫人自父母媾精之始,一點靈光,藏于保胎之內……先天元命化為坎之陽鉛,是謂元氣。”識神也是在嬰兒受孕時就已經形成了,識神稟太極之元氣,有識有知,主人心之變化。人一旦降生,元神和識神就分開了。北宋陽道生在《真詮》中論及:“或問元神與思慮神是一是二。曰:心、性、神,一也。以其稟受于天一點靈明,故謂之元神。后為情識所移……汩沒在情識中,遂成思慮之神(識神)。”根據這段描述可以看出識神與先天相關。識神是先天元命化所化,主人心之變化,識神居住于心中,識神喜動,心主神明[9],五臟藏五神。

1.1.3 欲神 欲神來源于后天,北宋道家張伯端的《金寶內煉丹訣》述:“欲神者,氣稟之性也。”“欲神者,乃后人所染氣稟之性也。”欲神喜動,是識神動之后產生的,完全是后天之神,包括欲望、欲念、思慮以及由此引發的紛亂狀態的心神[10],識神在內丹修煉狀態下外化為妄念、雜念;在平時表現為欲念。目前人們進行的實證研究更多是道家學說里面的識神和欲神。如《素問·上古天真論》所論述的真人、至人、賢人的狀態,就涉及了道家元神的內容,現代精神分析所研究的心理學也涉及道家元神識神的部分內容[11]。

1.2 基于“三神”辨證理論的睡眠生理

1.2.1 “元神”是睡眠的原始動力 “元神”主身體之造化,喜靜,是機體的生命力,元神所支配的是一個人因缺失基礎生命力而發起的行為驅動力。這種深層次的需要是形成睡眠欲望的基礎。

1.2.2 “欲神”是睡眠的生理訴求 “欲神”是睡眠的欲求沖動。“元神”產生睡眠的原始動力,“欲神”表現出睡眠的強烈需求,具體表現就是疲憊感或困意。疲憊感與困意是一個完整睡眠過程的重要心理元素,只有體驗到這種身體層面對睡眠的生理訴求,才能在睡眠完成之后,更充分地體驗到生理需求被滿足后的精力充沛感,從而保證日間功能活動正常。

1.2.3 “識神”形成睡眠的觀念與行為 在欲神驅動下,自主思維意識形成“睡覺”的觀念,并支配身體完成寬衣、上床、閉眼等一系列的睡眠準備。這種自主思維就是所謂的“識神”,包括所有對“睡眠”的認知,睡前思維活動以及直接支配睡眠的行為活動。“識神”既是睡眠的必須途徑,也是失眠過程的常規誘因,當代的CBT-I心理療法對于失眠的治療既是作用在這個層面,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2.4 “三神”學說對睡眠過程的詮釋 基于“三神”在睡眠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可明確睡眠是按照“元神-欲神-識神-入睡”的層次順序發生的,“識神”寂滅入“元神”的狀態即是“陽入于陰”的過程。睡眠的動力起始于“元神”,元神代表生理本能需求[12],需求轉化為訴求形成了睡眠的欲望——困意屬于“欲神”,在這種強烈困意的驅動下,“識神”自動生成入睡的觀念并支配睡眠行為,睡眠發生。

1.3 基于“三神”理論的失眠病理闡述

根據上述,三神共同作用,使陽入于陰,發生睡眠,而失眠則是三神失調[13],打破了這一過程,即“元神-欲神-識神-入睡”的層次順序異常,“識神”和“欲神”寂滅入“元神”的“陽入于陰”過程破壞,形成失眠。綜上所述,“三神失調,陽不入陰”是失眠癥的基本病機[14]。廣安門醫院心理科通過中醫心理療法治療失眠癥30余年,在診療過程中不僅收集患者失眠病史、癥狀等資料,同時通過患者完成自傳體提綱式作業的方式[15],收集患者心理發展資料、人格特征資料。通過對于6 750例失眠患者資料進行分析,發現失眠患者在人格、情緒方面具有特征性[16]。

1.3.1 元神失調 元神失調主要與先天氣質、生物、遺傳等關系密切,從中醫心理的角度主要體現先天氣質類型,性格或者人格方面,這方面原因導致的失眠歸屬元神,失眠患者具有一定的人格傾向,即稟賦特質[17],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類型:膽怯型(86%),依戀型(78%),自戀型(45%),強迫型(63%),偏執型(33%),表演型(19%)。如前文所述,人格在中醫心理學理論中屬于“元神”,不同人格承受刺激的能力不同[18],在受到情志或環境刺激后對睡眠的影響也不同[19],并且對于睡眠、失眠,不同人格特征的個體采取的認知與行為不同,這些因素都會導致發病和轉歸的差異[20]。

1.3.2 識神失調 臨床發現失眠的癥狀主要集中于以下幾種:入睡困難(73%),易醒(51%),早醒(32%),睡眠淺(69%),多夢(51%)、惡夢(22%),總睡眠時間縮短(84%),日間功能差(78%)。這些癥狀的出現往往與患者對于睡眠、失眠的認知以及采取的應對方式有關。例如有入睡困難者,通常夜間提早上床等待入睡,即使睡不著也在床上輾轉反側;而易醒的患者通常對于環境的刺激非常警覺,或者對于夜間的覺醒非常在意[21]。認知與行為屬于中醫心理“識神”的范疇,可見識神失調是導致失眠的重要原因。

1.3.3 欲神失調 失眠患者通常在癥狀出現時有伴隨情緒,其中焦慮型(87%),抑郁型(48%),躁狂型(31%),恐懼型(65%)。情緒是個體本能的心理活動,是各種欲念沖動的體現,屬于中醫心理“欲神”的范疇。而情緒的出現進一步影響睡眠時心境的平靜[22],使失眠惡化。

1.3.4 “三神”理論對失眠過程的詮釋 根據臨床觀察可認為元神(人格)、識神(認知行為)、欲神(情緒)是失眠的過程中的重要因素,失眠的過程通過“三神”的理論可歸納為:1)偶然出現的失眠:情志、環境刺激與個體的失眠傾向性共同作用出現偶然的失眠[23]。失眠的傾向性是由于個體的人格(元神)特征導致其對待失眠采取不合理的認知與行為(識神);2)不良情緒的出現:在出現偶爾失眠時,患者會通常產生不良情緒,例如煩躁、焦慮等,這是個體睡眠欲求不能滿足的本能反應,屬于欲神,也與個體人格特征,即元神有關;3)失眠的持續:偶然的失眠應該隨著刺激因素的消失而停止,但是絕大部分失眠患者都在刺激消失后,依然持續失眠[24],這與患者對待失眠不合理的認知與行為,以及不良情緒,對睡眠過度干涉,對睡眠期望(欲神)不合理而識神欲神獨亢、元神失位、陽不入陰、打破自然的“元神-欲神-識神-入睡”過程有關,失眠癥狀持續下來,形成慢性失眠。

2 基于“三神”理論的失眠辨證方法

失眠在人格、癥狀以及伴隨情緒方面有不同的特征,中醫治療重在因人、因病制宜[25],不同特征的人需采取不同治療方法[26],因此把握患者各自特點是診斷評估的重點。針對不同特征,我們總結出不同辨證方法,并且編制評估工具,使臨床評估診斷更加準確快捷[27]。

2.1 失眠人格傾向的辨證

臨床實踐中,我們發現膽怯型、依戀型、自戀型、強迫型[28]、偏執型、表演型是易于發生失眠的人格類型,而不同人格類型有各自特征,在失眠方面也有相應的特點,其特點即人格辨證的要點[29]。需要指出的是人格本身沒有好壞之分,只是某種特別突出的人格特點可能會妨礙心理健康,表現在睡眠方面就可能會影響睡眠,甚至發展為失眠癥,這些突出的妨礙性人格特點也會成為治療失眠的困難部分。

2.1.1 膽怯型人格特點患者的臨床表現 膽怯型人格傾向最主要的特征是恐懼和自感能力不足,在失眠方面,則有如下表現:害怕失眠,對失眠的感覺和后果非常恐懼,并且自認為睡眠能力不足,對自己的睡眠能力不自信。對于某些睡眠環境感到恐懼,例如怕黑,怕不安全[30]等,因此常需要陪伴。對于日間活動,膽怯性失眠患者,常因為害怕影響睡眠,或擔心前夜失眠影響自己的狀態,而回避很多活動[31]。

2.1.2 依戀型人格特點患者失眠臨床表現 依戀性人格主要特點是膽怯、順從和依附。其膽怯方面與前一種膽怯性人格傾向相似,區別在于依戀性傾向的個體通常采取依賴的方式來應對恐懼。這些特點在失眠方面有如下表現:對某些睡眠環境恐懼,怕黑、怕陌生環境、怕各種刺激,因此非常需要他人的陪伴[32]。此外更進一步發展為對一些事物的依賴,例如熟悉的臥具,熟悉的環境等。在治療方面,這類患者依賴于醫生,順從醫生的醫囑,但是主觀能動性不足。

2.1.3 自戀型人格特點患者失眠臨床表現 自戀型人格傾向主要特點是虛榮性、操縱、自我中心和自我夸大。這幾種特點在失眠方面均有表現,虛榮心讓其不能意識到在睡眠方面自己錯誤的認知與行為,常將自己的失眠歸咎于環境與他人的因素。而又因為失眠自認為應該成為被他人照顧的對象,夸大自己失眠的癥狀,借此操縱他人的生活起居。治療方面,此類患者通常會選擇最權威的醫生,并且希望得到醫生的重視,通常更加認定自己的觀點而導致依從性不夠[33]。

2.1.4 強迫型人格特點患者失眠臨床表現 強迫性人格傾向主要特點為反復、控制與反控制、儀式與固執以及追求完美。在失眠方面表現為追求完美的睡眠,為了達到完美的睡眠,在睡前會采取一系列舉措,例如飲食、沐浴等,并且按照固定的時間就寢,如果因為一些原因不能實施,則對夜間的睡眠產生焦慮、也可能導致非常難以入睡。在睡眠中,此類患者通常會尋找完美睡眠的感覺,關注自己睡眠的時間、深淺,不能接受睡眠中出現不好的感覺。往往會盡力控制入睡前正常的思緒,結果導致更加地緊張與焦慮。認為夜間正常的覺醒與做夢也是影響睡眠的,因此對于覺醒時間和夢的內容非常在意,從而導致固定時間覺醒,出現相同或連續的夢境[34]。在治療方面,此類患者通常會研究醫生的每一個醫囑,并且刻板地執行,把它納入到自己儀式化睡眠舉措之中。

2.1.5 偏執型人格特點患者失眠臨床表現 偏執性人格傾向的特征為多疑和固執,其在失眠方面的表現主要集中在治療方面。此類患者對于自己在失眠方面的一些觀點十分執著,例如認為失眠的原因就是因為他人的干擾,認為必須達到一定的睡眠時間,必須應用某一種方法治療,不能配合醫生的醫囑,并且對于醫生的能力常產生懷疑,因此不能堅持診療[35]。

2.1.6 表演型人格特點患者失眠臨床表現 表演型人格傾向主要特點為情緒化與求關注。情緒化表現為情緒經常產生波動,而情緒波動可能會影響其夜間睡眠。與自戀型失眠患者通過夸大失眠而希望得到照顧不同,此類患者夸大失眠是希望得到他人的關注,因此在診療或者與他人講到自己的失眠時通常生動并富于情感,且滔滔不絕,而對于醫生的診療,則不甚關心[36]。

2.2 失眠癥狀辨證

入睡困難是指入睡時間大于30 min,甚至1~2 h仍無法入睡,或感覺整晚都沒有睡著,或伴有自我感覺入睡時間很長[37],難以入睡感;易醒是指夜間醒來次數增多,醒來時間超過30 min,或伴有自我感覺睡眠中醒來次數過多,或夜起次數增多;早醒是指在起床30 min之前即醒來,甚至更長時間醒來后繼續待在床上,有的達幾個小時;睡眠淺是指睡眠中能感知自己和外界一切形式的活動,包括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肢體或內臟的活動,外界的聲音等變化;多夢是指常常從夢中醒來,自覺夢比以前增多,感覺疲勞沒有休息感,噩夢是指經常做恐懼的夢,恐懼的夢可以出現在入睡時、剛醒來時、前半夜或后半夜、或醒來感覺身體無法移動[38];總睡眠時間縮短是指睡眠時間較少,自我感覺很不滿意;日間功能差是指由于失眠或者自覺由于失眠而出現的頭痛、口干、頭暈、乏力、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心慌、臉色差、心煩、工作效率低、麻木等不適感[39]。

2.3 失眠情緒辨證

焦慮性失眠是指睡眠中或者白天伴隨緊張不安[40]、心中不踏實、心煩、脾氣大、害怕、憂慮的內心體驗,以及心慌、氣短、口干、出汗、顫抖、面色潮紅、心里難受的身體癥狀,也可觀察到坐立不安、心神不定、搓手頓足、踱來走去、小動作增多、注意力無法集中等表現[41];抑郁性失眠是指心情低落、高興不起來、對于失眠的治療沒有信心、絕望感、感覺睡不好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乏力、散了架子、垮了、覺得生活失去了意義等[42];躁狂性失眠是指患者語量增多、精神分散、言語迫促、魯莽行為、意念飄忽等;恐懼性失眠是指患者害怕睡覺、睡眠中無論入睡前還是睡眠中有意識情況下都感覺非常恐懼,提到睡眠想到睡眠都心里極度擔心,以至出現心慌、氣短、口干、出汗、顫抖及面色潮紅等癥狀。

3 失眠癥中醫心理三神辨證治療原則的確立

3.1 失眠“三神”辨證治療原則的中醫經典溯源

根據失眠“三神失調,陽不入陰”的基本病機,《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和《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中已有關于“三神”調節的論述,“使陽入陰”是失眠治療的基本總則[43],主要包括守神、御神、調神3個方面。

3.1.1 “守神”主要指精神內守 “余聞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此其道生。”“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從上兩段論述來看,無論是“守神”還是“精神內守”更多指的是元神方面[44]。

3.1.2 “御神”主要指對欲望的調整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于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這里的“御神”主要指的是對欲望的調整[45]。

3.1.3 “調神”主要指調整人的行為和觀念 《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主要論述了人們四季應該如何養生,并且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于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奉藏者少。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從中也不難看出,四氣調神主要指調整人的行為和觀念,即“識神”的調整。

3.2 失眠的調節“三神”治療原則

3.2.1 守神 根據稟性特質,分膽怯型、依戀型、自戀型、強迫型、偏執型、表演型6個人格傾向類型,對應采用守神的治療方法,針對人格易感性進行工作[46]。

3.2.2 調神 根據臨床表現,分為入睡困難、易醒/早醒、睡眠淺、多夢、惡夢、總睡眠時間縮短、日間功能差6類型。出現癥狀主要是由于不良的睡眠認知與行為,即識神失常,對應調神的治療方法,對不良認知與行為進行糾正。

3.2.3 御神 按照失眠伴隨的情緒表現,包括焦慮、抑郁、躁狂、恐懼,屬于欲神失常,采用御神原則,調節患者對睡眠的妄念欲求,平復不良情緒。

4 基于“三神”辨證理論的辨證工具創立

為了更加準確、方便、快捷地辨證,確立治療原則和給予合適的治療技術與方法,團隊組織編制了失眠首診結構化病歷-汪氏失眠綜合問卷(Wang′s Personality Trend Inventory WIIQ)[47]和失眠心理因素量表和人格傾向評估工具-汪氏人格傾向量表(Wang′s Personality Trend Inventory,WPTI)[48]。

4.1 失眠首診結構化病歷(WIIQ)

WIIQ由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心理(睡眠)科根據幾十年的臨床經驗與研究編制而成,問卷包括失眠患者睡眠習慣、失眠特點和原因、人格特點等內容,系統掌握患者失眠的發病過程,對于臨床治療有針對性的指導作用,可以提高臨床診療效率,為臨床失眠評估與治療提供參考。

目前國內和國際常用失眠量表如匹茲堡失眠質量指數(PSQI),睡眠障礙問卷(SDQ),睡眠嚴重程度指數量表(ISI)等[49],主要針對失眠嚴重程度的評估,對失眠患者的睡眠習慣、失眠特點和原因描述較少,特別是對失眠臨床心理治療的指導作用并不顯著。廣安門醫院心理科在多年失眠臨床治療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心理學和中西醫學對失眠的認識,編制了WIIQ,一方面指導臨床治療,特別是為三神辨證體系下的低阻抗意念導入法(Thought Induction Psychotherapy in Lowered Resistance State,TIP)睡眠調控技術治療提供依據,另一方面可以更為全面地了解影響失眠的因素和相關情況。WIIQ是半開放式問卷,共包含8個組成部分:基本睡眠信息情況,伴隨癥狀,失眠病史,失眠心理因素,人格因素,家庭史,治療意向。該問卷對失眠了解具有系統性和全面性,可以對整個發病過程系統進行把握。外界誘發因素(如負性生活事件、人際關系、學習工作等)使得個體出現失眠,內因(如人格因素與心理因素)與外因的共同作用,可以導致患者由急性失眠轉變為慢性失眠[50]。臨床使用時,當就診的患者將問卷填寫完畢后,醫生可以根據問卷快速形成患者的發病路線圖,提供治療思路,提高診治精確度和臨床效率。

4.2 人格傾向評估工具(WPTI)

WPTI包含膽怯型、依戀型、強迫型、自戀型、偏執型、表演型6個基礎人格傾分量表[51],以各種人格傾向的特征緯度。根據DSM-Ⅳ的軸Ⅱ人格障礙的定式訪談(SCID-Ⅱ)中對人格傾向的描述,結合團隊幾十年臨床經驗并參考了相關文獻內容編制條目,采用李克特五分量表。經過測試與常模采集,包括項目分析、因子分析、信度效度檢驗等方法,編制目前使用的正式量表。量表經過了前期理論探索、前期探索式研究階段,于2016年5月23日進行了常模研究前的論證,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可以進入常模研究階段。于2016年7月下旬進入全國城市人口常模取樣階段,基礎性人格傾向量表常模樣本按照年齡、性別和文化程度從東北、華北、華東、中南、西南、西北6大區域進行,覆蓋全國30省/直轄市/自治區(西藏除外),抽取1 000人。歷時4個多月,完成全國城市人口常模的測試。均有較可靠的信度(內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 α系數0.559~0.898;重測信度系數0.431~0.710)和效度(擬合優度RMSEA 0.053~0.073,AGFI、NFI和CFI在0.90左右)。膽怯型人的維度是恐懼和自感能力不足,與常人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恐懼和自感能力不足分數大于34和18為判斷標準;依戀型人的維度是獨立不能、順從和依附,與常人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獨立不能、順從和依附分數大于20、12和24為判斷標準;自戀型人的維度是操縱、虛榮心、自我夸大、自我中心,與常人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操縱、虛榮心、自我夸大、自我中心大于14、12、22、14為判斷標準;強迫型人的維度是反復、控制與反控制、儀式與固執和追求完美[52],與常人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反復、控制與反控制、儀式與固執和追求完美分數大于10、20、22和34為判斷標準;偏執型的維度是多疑和固執,與常人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多疑和固執分數大于20和16為判斷標準;表演型人的維度是情緒化、求關注,與常人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情緒化、求關注大于10和22為判斷標準。

4.3 WIIQ和WPTI對失眠心理治療的指導性

“三神”辨證理論體系指導下的心理治療技術即TIP睡眠調控技術[53],在使用TIP睡眠調控技術治療之前,需形成發病路線圖和治療路線圖。根據WIIQ獲取的病史資料分析病史,形成清晰的發病線路圖,分析發病關鍵點,形成初步治療路線圖。TIP睡眠調控技術操作時意念導入部分注重對因、對癥、對人治療。WIIQ和WPTI可以為此提供治療資料,為治療提供基礎。

4.3.1 對因治療 將發病路線圖呈現給患者,讓其領悟自己失眠的真正原因。再使用睡眠調控技術中的睡眠外歸因剝離技術,將患者失眠發病、加重的整個過程,以及當時出現的事件、產生的情緒和錯誤的歸因進行剝離。此治療中使用的治療材料誘發及加重事件、情緒、錯誤的歸因均能從WIIQ問卷中獲取。

4.3.2 對癥治療 應用TIP睡眠調控技術針對患者的具體癥狀進行治療,使用睡眠認知導入技術,可以用來治療入睡前胡思亂想、入睡難、眠淺、多夢癥、日間殘留癥狀等,改變患者睡眠相關的不合理心理因素[54],從而改善失眠癥狀。其不合理心理因素在WIIQ中均能獲得。

4.3.3 對人治療 查看WIIQ的人格因素和家庭史部分,可以發現一直影響患者失眠的人格因素,不同人格傾向的偏度可以為失眠癥提供危險性評估、治療難度評估和預后評估[55],WPTI各分量表的分數超過切點數值的人更容易失眠或者已經失眠,分數越高治療難度一般也較大。1 264例失眠患者和正常人的問卷結果顯示,632例失眠患者人格傾向偏度分布為膽怯型83%,依戀型70%,自戀型42%,強迫型67%,偏執型36%,表演型18%;632例正常人中膽怯型人31%,依戀型人22%,自戀型人12%,強迫型人24%,偏執型人11%,表演型人12%。將2組結果進行統計分析,2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該研究提示具有人格傾向偏度的人更容易失眠[56]。治療方面針對特定的人格應用睡眠人格剝離技術或再成長治療技術進行治療[57]。

綜上所述,WIIQ和WPTI對于TIP睡眠調控技術有明確的針對性治療作用。通過問卷調查可系統了解患者失眠的發病過程,對失眠相關情況和影響因素全面評估,進而提升臨床診療的有效性及效率,對臨床治療有明確指導意義。問卷的制訂滿足了臨床及科研的需要,已在臨床研究中得到廣泛使用。此外WIIQ和TIP已經被制作成手機APP,為智能自助治療提供路徑選擇依據,目前已申請獲得軟件著作權。

5 失眠“三神”辨證治療技術、信息模塊和治療設備的研發

5.1 TIP睡眠調控技術簡介

TIP睡眠調控技術又叫低阻抗意念導入性睡眠調控技術(Sleep-regulating Technique)(TIP3-3)[58],是低阻抗意念導入療法——“TIP技術”對癥治療技術之一,該技術建立在低阻抗學說和意念導入學說的基礎上,把中國的導引、氣功療法與西方的催眠療法進行融合,通過語言和行為的誘導使患者處于低阻抗狀態,再對失眠患者進行中醫心理治療。本技術具有兩大特點:1)根據目前的研究,低阻抗或催眠狀態下能夠更多地作用于元神(內隱認知),產生持久和治本的效果,符合中醫治病求本和治未病的理念[59];2)低阻抗狀態下的心理治療融合傳統的中醫心理治療和現代認知療法、行為治療、催眠治療、放松治療、精神分析治療等方法,能夠更加靈活地根據不同類型的失眠進行針對性和選擇性的治療,符合中醫學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的基本特點。TIP睡眠調控技術包括睡眠認知導入技術、睡眠環境適應技術、睡眠外歸因剝離技術、睡眠信心增強技術[60]、睡眠體驗技術[61]、減停藥物技術[62-64]、睡眠膽量訓練技術7個方面主要內容,睡眠調控技術的臨床操作流程主要包括:病史采集,相關檢查,診斷,治療[65-66]。

5.2 TIP失眠治療“信息模塊技術”

為了更好地學習、推廣和應用,為更多的失眠患者服務,團隊根據中醫心理低阻抗意念導入療法“睡眠調控技術(TIP-I)方法”,結合現代數字化技術,將“意念導入”的內容,根據不同階段和治療分層、不同狀態以及不同心理治療需求構建“信息模塊”,該“信息模塊技術”已申請獲得專利。由于精神心理疾病及其心理治療的復雜性與語言表達的多樣性,利用“信息模塊技術”有助于初學者掌握TIP治療技術,以及其他各種心理治療的基本原則和導入方法。這項技術是對心理治療技術的一大突破,為中醫心理治療教學創造了一個嶄新模式。設計信息導入模塊是為了解決初學治療者缺乏技巧的問題,根據我們對心理治療的認識,“信息模塊”是比較規范、有效的,值得推廣應用。

“信息模塊技術”主要包括降低阻抗使用的低阻抗信息模塊和睡眠認知信息模塊[67-68],低阻抗信息模塊主要包括音樂初期誘導信息模塊、放松誘導信息模塊(放松訓練、三線放松功、瑜伽等)、深化誘導信息模塊(想象電梯、大草原等)、抗干擾信息模塊,治療醫師可以根據治療需要采取各種誘導方法,對患者進行入靜深度的深化過程。睡眠認知信息模塊主要包括“對癥處理”信息模塊、易感性人格傾向的認知信息模塊、“提高睡眠信心”的認知信息模塊、針對“過去事件刺激”的認知信息模塊[69]。治療醫師可以根據患者的失眠癥狀(一般WIIQ和WPTI工具信息)進行較為準確合適的治療。

5.3 多功能睡眠治療儀和失眠治療APP

失眠的發病率及復發率很高,其臨床治療需求巨大,隨著治療技術不斷發展,指導理論完善、治療原則清楚、評估工具和信息模塊成形,本團隊發明了“多功能醫用催眠治療儀”,該儀器是在中醫“三神”辨證理論指導下,對睡眠的物理學、生理學、心理學、催眠學的創新發現與應用,以低阻抗意念導入療法“睡眠調控技術(TIP-I)”為主要技術,運用現代科技將物理光刺激、體感振動刺激和中醫心理學相結合,通過聲、光、振物理能量,體現了中醫“形神一體化”的治療思想[70]。

根據WIIQ和WPTI評估結果自動選取“信息模塊技術”中的失眠治療導入信息,研制了中醫心理失眠治療APP,輕中度失眠患者可以通過網絡,在家通過手機APP自行評估,APP會根據患者手機APP問卷智能選取治療方案,自主治療失眠。此外還研制了“減壓助眠燈”、家用多功能失眠治療儀方、開設睡眠主題酒店等。

6 基于“三神”辨證的中醫心理睡眠調控技術科研、應用與推廣

失眠“三神”辨證理論、治療技術與應用歷時30余年,開展了10余年的臨床實證研究,獲得了國家、省部級院所及20余項基金資助,相關成果得到了行業廣泛認可,被納入不寐(非器質性失眠)中醫診療方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不寐協作組);申請發明專利3項;研制睡眠治療儀器3個;發表核心期刊論文100余篇(SCI 2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組織以“失眠”等為核心主題的全國學術會議10余次,國際會議10次;在國內外大型學術會議做專題報告及學術講座100余次,通過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天津電視臺等多家媒體開展健康教育講座50余次;培養博士后和博士25名,碩士32名,專科醫生1 000余名。研究成果在10余個省、150多家醫院廣泛應用,獲得了較大的社會及經濟效益,推動了中醫睡眠學科的發展。

參考文獻

[1]Willard AF,Ferris AH.Solving the Problem of Insomnia in Clinical Practice[J].Med Clin North Am,2021,105(1):107-116.

[2]Perini F,Wong KF,Lin J,et al.Mindfulness-based therapy for insomnia for older adults with sleep difficulties: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Psychol Med,2021:1-11.

[3]Koffel E and Wisdom J.0388 Why do Patients Drop-out from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Insomnia(CBT-I)? A Qualitative Interview Study[J].Sleep,2019,42(Supplement1):A157-A158.

[4]莊淑涵,曹姍,沈翠珍,等.基于元神與識神探析中醫神理論[J].中華中醫藥雜志,2021,36(6):3512-3515.

[5]賈耿.識神與督脈任脈、元神與足太陽足少陰關系再探討[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9,21(1):31-39.

[6]王處淵,李桂俠,王芳,等.失眠的中醫心理機制探討[J].中醫雜志,2015,56(12):1015-1018.

[7]莫慧,王挺,何苗,等.“神”及神相關系統的涵義概述[J].陜西中醫,2020,41(1):82-85.

[8]汪衛東,孫澤先.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三神學說”初探[J].中醫雜志,2012,53(13):1157-1159.

[9]關梓桐,徐雅.試述中醫心、腦、神志相關性的研究進展[J].世界中醫藥,2014,9(9):1243-1246.

[10]李桂俠,王亞娜,劉學,等.中醫心理學診法之望診[J].國際中醫中藥雜志,2015,37(4):289-292.

[11]李桂俠,張錦花,魏慧軍,等.心理與死亡的思考[J].醫學爭鳴,2015,6(3):6-9.

[12]李桂俠,林穎娜,王芳,等.不安全感的積極作用探析[J].國際中醫中藥雜志,2014,36(4):296-298,384.

[13]李那永,田金洲,時晶,等.抑郁癥相關情緒疾病中醫證候要素與癥狀相關性的古代文獻研究[J].中華中醫藥學刊,2013,31(1):127-130.

[14]刁雅靜,鐘華,相宏杰,等.從“陽不入陰”論治失眠[J].中醫學報,2021,36(5):948-951.

[15]汪衛東,李桂俠,王亞娜.中醫心理學特色診法之提綱式作業[J].國際中醫中藥雜志,2015,37(9):769-771.

[16]Wang WD,Li GX,Hong L,et al.Low Resistance Thought Induction Sleep-regulating Technique(TIP3-2) combined with medication for primary insomnia: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Int J Behav Med,2014,21(4):618-628.

[17]杜輝,李桂俠,呂學玉,等.失眠的心理生理發病機制探討[J].世界中醫藥,2013,8(5):507-509.

[18]倪梁康.性格現象學的問題與可能[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53(3):22-42,178.

[19]李桂俠,劉艷嬌,洪蘭,等.溫膽寧心顆粒治療原發性失眠癥的臨床研究[J].北京中醫藥,2013,32(10):775-777.

[20]汪衛東,杜輝.適用于中國本土的低阻抗意念導入療法[J].國際中醫中藥雜志,2013,35(1):1-4.

[21]李桂俠.TIP睡眠調控技術聯合藥物治療原發性失眠癥的臨床療效研究[D].北京:中國中醫科學院,2012.

[22]洪蘭,魏慧軍,馬彥,等.綜合醫院抑郁癥的常見表現形式研究[J].國際中醫中藥雜志,2010,32(3):259-261.

[23]王亞娜,汪衛東.抑郁癥與失眠之間相關性的中西醫結合研究概述.第三屆海峽兩岸中醫心理學論壇暨2013年中國中醫心理學高峰論壇論文集[C].江蘇南京.2013.北京: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睡眠醫學專業委員會.2013.

[24]李桂俠,洪蘭,呂學玉,等.中醫心理學的非線性混沌理論[J].世界中醫藥,2013,8(4):367-370.

[25]汪衛東.中醫心理學與人格研究狀況述評[J].國際中醫中藥雜志,2011,33(2):97-100.

[26]趙冠華,劉洪雪,劉團,等.淺談老年性失眠的中醫辯治[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雜志(連續型電子期刊),2019,7(8):17,19.

[27]劉曉雯,汪衛東.汪衛東教授臨床辨治失眠經驗淺述[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19,6(5):603-605.

[28]黃艷影,呂學玉,李桂俠,等.從臨床案例看某些原發性失眠的強迫性特征[J].國際中醫中藥雜志,2013,35(4):289-291.

[29]唐常榮,馮帆,王處淵,等.人格形成與發展的中醫心理學認識[J].中醫雜志,2017,58(6):460-463.

[30]李桂俠,王健,張明,等.“膽主決斷”視角下探討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期的心理調適[J].世界中醫藥,2020,15(4)484-484.

[31]薛家鵬.“膽商”的中醫心理理論應用初探[D].北京:北京中醫藥大學,2016.

[32]洪蘭,魏慧軍,馬彥,等.綜合醫院抑郁癥的常見表現形式研究[J].國際中醫中藥雜志,2010,32(3):259-261.

[33]呂學玉,周璇梓,李桂俠,等.原發性失眠癥患者人格發展異常過程分析——基于廣安門憶溯性人格量表(GMPI)數據的分析[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14,1(5):264-268.

[34]杜輝,張良,張錦花,等.失眠癥狀與常見心理因素的相關性研究[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18,5(3):348-353.

[35]Birling Y,汪衛東.不同情志在神志病發病中的致病特征[J].中醫雜志,2017,58(23):2008-2012.

[36]張榮珍,王志青,劉冬梅,等.宜賓地區18歲及以上常住人口失眠情況調查[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2015,41(3):150-154.

[37]李桂俠,洪蘭,林穎娜,等.TIP睡眠調控技術聯合西藥治療原發性失眠癥的臨床研究[J].世界中醫藥,2013,8(4):378-381.

[38]Yan X,Wang WD,Walters AS,et al.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rbal preparations in restless legs syndrome(RLS) treatment:a review and probable first description of RLS in 1529[J].Sleep Med Rev,2012,16(6):509-518.

[39]汪衛東,劉艷驕,慈書平.睡眠障礙的中西醫結合診療基礎與臨床[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1:168-189.

[40]李桂俠,呂學玉,汪衛東.“安全感”與“不安全感”之陰陽的辯證關系[J].國際中醫中藥雜志,2014,36(1):1-4.

[41]洪蘭,馬彥,林穎娜,等.睡眠障礙與抑郁、焦慮關系的研究[J].國際中醫中藥雜志,2009,31(2):154-156.

[42]呂學玉,林穎娜,洪蘭,等.低阻抗意念導入療法對抑郁癥伴失眠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J].國際中醫中藥雜志,2012,34(1)8-10.

[43]劉艷驕,孫書臣,汪衛東,等.中醫睡眠障礙國際分類(簡明目錄版)[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16,3(1):26-28.

[44]王芳,汪衛東,張容瑞,等.不同養生功法對2型糖尿病伴失眠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32(9):636-640.

[45]Wang F,Lee EK,Wu T,et al.The effects of tai chi on depression,anxiety,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Int J Behav Med,2014,21(4):605-617.

[46]Birling Y,馮帆,汪衛東.七情所傷的致病特點[J].光明中醫,2017,32(21):3196-3199.

[47]Birling Y,王健,張錦花,等.汪氏失眠綜合問卷中的失眠嚴重性評分方法[J].四川精神衛生,2016,29(5):449-452,476.

[48]董徐斌.基于汪氏失眠綜合問卷(WIIQ)探討失眠癥的發病機制[D].北京:北京中醫藥大學,2017.

[49]Birling Y,張錦花,汪衛東.失眠相關的心理因素研究[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17,4(3):133-137.

[50]唐常榮,董徐斌,Birling Y,等.汪氏失眠綜合問卷(WIIQ)的臨床應用解讀[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16,3(5):310-315.

[51]唐常榮,馮帆,王處淵,等.人格形成與發展的中醫心理學認識[J].中醫雜志,2017,58(6):460-463.

[52]呂楠,李曉虹.雙相障礙共病強迫癥的臨床特征與治療[J].四川精神衛生,2021,34(4):303-307.

[53]汪衛東,李桂俠,洪蘭,等.失眠癥的創新中醫心理治療—TIP睡眠調控技術簡介[J].世界中醫藥,2014,9(2):253-256,260.

[54]洪蘭,李桂俠,刁倩,等.低阻抗睡眠調控技術對失眠癥的干預作用[J].國際中醫中藥雜志,2015,37(2):109-113.

[55]李桂俠,呂學玉,洪蘭,等.失眠癥患者童年時期的教養方式、情緒情感與人際關系的初步研究[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14,1(2):96-98.

[56]李濤,杜輝,洪蘭,等.溫膽寧心治療失眠癥(心膽氣虛證)臨床處方優化研究[J].世界中醫藥,2013,8(4):364-366.

[57]汪衛東,洪蘭,劉艷驕,等.不寐(非器質性失眠癥)中醫診療方案(試行)[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15,2(1):14-18.

[58]汪衛東.低阻抗意念導入療法-“TIP技術”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142-145.

[59]王芳,汪衛東,張容瑞,等.不同養生功法對2型糖尿病伴失眠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32(9):636-640.

[60]馬彥.睡眠信念/信心與睡眠態度的國內外研究現狀[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15,2(6):356-361.

[61]Li G,Hong L,Wang F,et al.Sleep Experience Technology Introduction[J].Sleep Medicine,2015,16(supp_S1):S189.

[62]王芳,王亞娜,李桂俠,等.TIP技術在安眠藥物減藥過程中的應用[J].國際中醫中藥雜志,2013,35(11):978-981.

[63]王芳,王亞娜,洪蘭,等.TIP睡眠調控技術對應用苯二氮艸卓類藥物失眠癥的療效觀察[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14,1(3):147-151.

[64]劉艷驕,王芳,汪衛東.中藥替代治療對安眠藥物依賴性失眠的理論與實踐[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15,2(1):27-30.

[65]杜輝,洪蘭,汪衛東.低阻抗意念導入療法治療不寐臨床操作規范[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3,20(4):90-92.

[66]杜輝,洪蘭,汪衛東.失眠的中醫心理問診技巧[J].世界中醫藥,2014,9(6):803-804,807.

[67]汪衛東,刁倩,洪蘭,等.TIP技術中睡眠認知信息模塊設計思路[J].國際中醫中藥雜志,2012,34(7):581-583.

[68]黃芳,汪衛東.低阻抗意念導入療法(TIP技術)治療失眠癥導入語的編碼分析[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4,29(1):269-270.

[69]李桂俠,洪蘭,汪衛東.TIP技術中睡眠認知信息模塊設計思路補遺[J].國際中醫中藥雜志,2013,35(2):143-144.

[70]李世通,汪衛東,王米渠.基于中醫心理醫生技能探討失眠癥診療[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14,1(5):290-292.

(2021-07-31收稿 責任編輯:吳珊)

本期責任編輯:徐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日韩在线亚洲国产人| 国产乱子伦一区二区=| 国产极品粉嫩小泬免费看| 色综合天天娱乐综合网| 色天天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片| 欧美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欧美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 国产超碰在线观看| 成人在线第一页| 99久久精品国产综合婷婷| 久久精品这里只有精99品| 国产迷奸在线看| 又黄又湿又爽的视频| 玖玖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91探花国产综合在线精品| 日韩国产无码一区| 一本无码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α片| 在线精品亚洲国产| 成人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蜜桃| yjizz视频最新网站在线| 欧美一区二区啪啪| 欧美国产精品拍自| 成人在线观看不卡| 为你提供最新久久精品久久综合| 久久国产热|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在| 日韩东京热无码人妻| 国产爽妇精品| 欧美19综合中文字幕| 婷婷六月激情综合一区| 日韩专区第一页| 99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鸭综合久久国产| 人妻无码AⅤ中文字| 日日摸夜夜爽无码| 91外围女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综合网| 日韩av无码DVD| 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视频第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地址二永久伊甸园| 99视频有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乱无码视频|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欣赏网|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2023| 无码人妻免费| 国产高清自拍视频| 91精品免费高清在线| 国产在线第二页| 国产成人夜色91|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免费| 精品人妻AV区| 亚洲性色永久网址| 四虎精品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精品免费露脸视频| 欧美综合成人| 国产后式a一视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综合网| 国产一区二区网站| 国产精品白浆无码流出在线看| 国产成人综合网| 无码又爽又刺激的高潮视频|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 综合五月天网| 天天综合亚洲| 狠狠色综合久久狠狠色综合| 美女视频黄又黄又免费高清| 国产精品任我爽爆在线播放6080 | 男女性午夜福利网站| 99re这里只有国产中文精品国产精品 | 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亚洲第一黄片大全| 国产人前露出系列视频| 99久视频| 久久黄色一级片|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 在线欧美a| 国产第一页免费浮力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