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娜,任桉毅,韓方書,沙達提·古出爾,張睿,鐘梅
(煤炭清潔轉化與化工過程自治區重點實驗室 新疆大學 化工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46)
二硫化鉬具有極佳的加氫脫硫性能,是現代工業加氫催化劑的重要活性組分之一[1],制備方法多種多樣[2-7]。水熱法是一種理想的二硫化鉬合成方法[8],具有操作簡單、成本低廉、設備簡單等優點[9]。通過控制反應溫度、反應時間、原料配比等參數可制得球狀[10]、納米花狀等[11]不同形貌的二硫化鉬,產物表現出不同的分散性、結晶度和純度[12]。萘是典型多環芳烴化合物[13],是煤焦油中含量最高的組分之一。我國當前煤焦油總產量超過2 000萬t,其中高溫煤焦油約1 850萬t[14]。如何充分利用煤焦油中豐富的雙環及多環化合物,開發出高效、穩定、選擇性強的加氫催化劑,已成為研究熱點。
本文以七鉬酸銨、硫脲為原料利用水熱法合成二硫化鉬催化劑,探討Mo濃度、升溫路徑、降溫方式和反應時間對產物形貌、組成和結構的影響,并將產物應用到萘加氫中考察催化劑加氫能力。
七鉬酸銨、無水乙醇、濃鹽酸、甲苯、萘、硫脲、正庚烷均為分析純;高純氮氣、高純氫氣純度均為99.99%;去離子水,自制。
Brucker D8 Advance型X射線衍射儀;SU8010場發射掃描電鏡;GC7980氣相色譜。
將一定量七鉬酸銨和硫脲加入去離子水中,控制鉬硫比(摩爾比)為2,得到澄清反應溶液;取30 mL 反應溶液轉移至50 mL水熱反應釜,置于烘箱內,反應一段時間。反應完成后冷卻至室溫,打開反應釜,經過靜置、離心、無水乙醇洗滌后獲得產物。并將產物在氮氣氛圍下進行干燥,干燥完成后所得樣品用于加氫性能評價。
將0.6 g樣品和1.6 g萘加入到37.8 g正庚烷中攪拌30 min后加入高壓反應釜。高壓反應釜經過氣密性檢測后,先用N2置換30 min,再用H2置換5次。置換完成后,升壓至3.5 MPa,打開攪拌器(600 r/min),30 min內升溫至350 ℃,反應2 h。反應完成后冷卻至室溫,打開反應釜取液相樣進行色譜分析。
水熱反應過程中,七鉬酸銨會發生電離和水解。Mo濃度能夠從以下兩個方面影響反應過程:一是影響Mo存在形式,低濃度下Mo以鉬酸形式存在,高濃度下Mo以鉬酸根(多鉬酸根)形式存在[15];二是影響離子擴散速率,高濃度下離子擴散速率增大,界面反應速率和產物的結晶速率下降,影響產物的生長和自組裝過程[16]。Mo濃度對產物SEM的影響見圖1,對萘加氫的影響見圖2。



圖1 產物SEM圖像Fig.1 SEM diagram of products a.CMo=0.01 mol/L;b.CMo=0.03 mol/L; c.CMo=0.05 mol/L

圖2 Mo濃度對萘加氫的影響Fig.2 Effect of Mo concentration on naphthalene hydrogenation
由圖1可知,Mo濃度為0.01 mol/L時,產物是由彎曲納米片組裝成的“薔薇狀”結構,尺寸約為250 nm,納米片尺寸約150 nm;Mo濃度大于0.01 mol/L 時,產物為“海膽”狀微球結構,微球尺寸約1 μm。隨著Mo濃度不斷升高,產物結構從“薔薇狀”向“微球”結構轉變,產物尺寸逐漸增大,團聚現象愈發明顯。產生該現象的原因是高Mo濃度條件下,離子擴散速率增大,導致產物的粒徑增大和團聚加強[16]。萘加氫實驗結果表明(圖2),隨著Mo濃度不斷升高,萘轉化率逐漸下降,四氫萘選擇性逐漸升高,十氫萘選擇性逐漸下降,說明產物深度加氫能力較差,產生該現象的原因是產物團聚加強,單位質量反應活性位減少,催化能力下降。Mo濃度為0.01 mol/L時,萘的轉化率最高,為87.4%,四氫萘選擇性為86.1%。
反應溫度是水熱反應過程中易操作的反應條件,高反應溫度有利于水熱反應進行。但是同一反應溫度下,不同升溫路徑對產物的影響的研究相對較少。本文設計了兩條升溫路徑,路徑一:水熱反應釜放置到180 ℃烘箱內;路徑二:水熱反應釜放置到20 ℃烘箱內,升溫至180 ℃。不同路徑的產物SEM見圖3,產物XRD見圖4,萘加氫結果見圖5。


圖3 產物SEM圖像Fig.3 SEM diagram of products a.路徑一;b.路徑二

圖4 產物XRD圖像Fig.4 XRD diagram of products

圖5 升溫路徑對萘加氫的影響Fig.5 Effect of heating path on naphthalene hydrogenation
由圖3可知,路徑一產物為由彎曲納米片組成的“薔薇狀”結構,形貌均一,尺寸約150 nm;路徑二產物為“薔薇狀”結構,顆粒團聚明顯,尺寸約為250 nm, 并且電鏡圖片出現明顯片狀納米結構。兩者相比,路徑一產物粒徑更小、形貌均一、分散性更好,“花瓣”結構的厚度和直徑明顯小。這是因為路徑一初始反應溫度明顯高于路徑二,較高的初始反應溫度會使反應體系過飽和狀態得到增強,降低核化的能量勢壘,并提供足夠的能量克服成核反應能壘[17]。由XRD譜圖(圖4),出現明顯的(002)、(100)、(102)、(110)和(006)特征峰,不明顯的(004)特征峰,不對稱的(100)峰[18],說明產物是MoS2。從峰型來看,路徑二產物特征峰更尖銳,說明路徑一產物結晶度更低。萘加氫實驗結果表明(圖5),路徑一產物催化性能更優,這是因為路徑一產物結晶度低,反應活性位點多,有助于催化反應進行。
水熱反應過程包含化學反應、生長和自組裝等多個反應過程[19],生長和自組裝過程容易受到溫度影響。本文設計了兩種降溫方式,方式一:自然冷卻,反應完成后將水熱反應釜放置到室溫條件下自然冷卻至室溫;方式二:強制冷卻,反應完成后30 min 內冷卻至室溫。
不同降溫方式下的產物SEM見圖6,產物XRD見圖7,萘加氫結果見圖8。


圖6 產物SEM圖像Fig.6 SEM diagram of products a.方式一;b.方式二

圖7 產物XRD圖譜Fig.7 XRD diagram of products

圖8 降溫方式對萘加氫的影響Fig.8 Effect of cooling mehtod on naphthalene hydrogenation
由圖6可知,方式一產物為由彎曲納米片組成的“薔薇狀”結構,形貌均一,尺寸約150 nm;方式二產物為彎曲納米片組成的多重褶邊“球狀”結構,形貌均一,尺寸約500 nm。兩者相比方式一產物粒徑更小,納米片厚度和直徑明顯降低,這是因為降溫速率增加,導致非均相成核速率增加,生長速率降低,不利于均相成核,所以產物粒徑增大[20]。由XRD譜圖(圖7),出現明顯的(002)、(100)、(102)、(110)和(006)特征峰,不明顯的(004)特征峰,不對稱的(100)峰[18],說明產物是MoS2,且方式一產物結晶度更低。萘加氫實驗結果表明(圖8),方式一產物催化性能更優,這是由于方式一產物結晶度低,反應活性位點多,有助于催化反應進行。
水熱反應時間會影響MoS2生長和自組裝過程,本文探究了水熱反應時間對合成產物形貌的影響。不同反應時間下對產物SEM見圖9,產物XRD見圖10,對萘加氫的影響見圖11。


圖9 產物SEM圖像Fig.9 SEM diagram of products a.反應24 h;b.反應48 h

圖10 產物XRD圖譜Fig.10 XRD diagram of products

圖11 反應時間對萘加氫的影響Fig.11 Effect of reaction time on naphthalene hydrogenation
由圖9可知,反應時間為24 h時,產物為由彎曲納米片組成的“薔薇狀”結構,形貌均一,尺寸約為150 nm;反應時間為48 h時,產物的“薔薇狀”結構破壞,團聚加強,出現片狀結構;反應時間為72 h時,產物為由彎曲納米片組成的多褶邊“球狀”結構,產物團聚現象明顯加強,出現明顯的彎曲片狀結構,尺寸約為200~600 nm。隨著反應時間的增加,產物由“薔薇狀”結構向多褶邊“球狀”結構轉變,團聚現象逐漸增強,產物尺寸逐漸增加(從150 nm增長至600 nm),片狀結構明顯增多,該現象說明水熱反應時間長會促進產物的自組裝過程。由XRD譜圖可知(圖10),出現明顯的(002)、(100)、(102)、(110)和(006)特征峰,不明顯的(004)特征峰,不對稱的(100)峰[18],說明產物是MoS2。隨著反應時間延長,(100)和(102)峰減弱,(101)和(103)面峰強度不斷增大,說明產物由低結晶度產物向2H-MoS2結構轉換。從峰型來看,隨著反應時間的增加,產物結晶度上升。加氫實驗結果(圖11)表明反應時間為24 h時,萘的轉化率最高為87.4%,并隨著反應時間增加萘的轉化率不斷降低。
本文利用水熱法制備二硫化鉬,考察了Mo濃度、升溫路徑、降溫方式和反應時間對產物形貌、厚度、分散性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低Mo濃度、高反應初始溫度、自然降溫和水熱反應時間24 h,所合成出的產物尺寸更小、分散性更好、結晶度更低。將產物應用于萘加氫催化中,產物表現出較好的催化性能,萘的轉化率最高為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