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寧 馬麗琨 丁軍
摘要:2020年是我國全面實現脫貧決勝之年,而作為脫貧攻堅戰主要陣地的鄉村,是脫貧重視的對象。為此,在黨的十九大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代表黨中央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以此來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賦予新動能。目前,我國鄉村最主要的經濟形式還是農業,因此,如何在鄉村振興戰略下,找到農業發展新動能成為目前迫切需要考慮的問題。文章以山東鄉村振興戰略為背景,首先介紹農村新動能的相關概念,分析當前鄉村發展形式來探尋實現鄉村振興的路徑,并詳細介紹新動能的培育方法及培育時注意的問題。希望通過這些方面的介紹,能為我國新農村建設提供一些思路。
關鍵詞:鄉村振興;農業發展;新動能
一、前言
在山東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中,明確了山東鄉村振興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和《中共山東省委、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對鄉村振興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在山東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中,對于加快農業新舊動能轉換則有以下戰略措施。首先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農業勞動生產率,在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同時,要穩固農村糧食產出。具體而言,要嚴守耕地紅線、優化農業產業機構、提高農業水利化、機械化水平。其次,加快發展農業“新六產”,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融合供應鏈,從而培育農村新產業新業態。三是推動農業科技技術發展,加大農業科技創新能力,提高技術的農業轉化應用,推進農戶自主創新等,通過這一系列措施,對強化農村智慧農業建設。四是健全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發展多種形式和多種經營規模,政府要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促進農村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機銜接。五是加強品牌建設,加強農業標準化建設,推動地區品牌建設,打造地區品牌招牌。最后,構建農業開放發展新格局。通過系統的舉措,來轉化山東農村經濟發展的新舊動能。但在實際實施過程中,還是存在著一些問題。本文就農村農業發展新動能問題進行探討。
二、鄉村振興戰略
(一)鄉村振興戰略的相關歷史沿革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針對我國“三農”問題,黨中央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一直以來,農村經濟和農業發展問題是關系到我國民生的根本問題,黨和國家非常重視,每次中央一號文件都對“三農”問題進行了討論。在2018年2月4日,國務院頒布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具體實施安排,并于同年9月,出臺了《鄉村振興戰略規(2018~2022)》,并要求各地政府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統籌安排本區域內五年鄉村振興戰略規劃。
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是針對我國脫貧工作取得的優異成績,為繼續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思想。對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兩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戰略部署具有重要意義。五年戰略規劃內,要為實現農村農業現代化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要豐富農民生活。爭取到2035年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2050年全面實現農業現代化。
(二)鄉村振興目標實現的方法
目前,我國農村經濟,尤其是中西部地區,其經濟形式主要還是以家庭為單位的“小農經濟”,產業規模小,質量效率低。因此,在實現鄉村振興目標時,必須在農業發展和農村建設的相互作用推動下,才能更好完成。而這個過程,首要目標便是加快農業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尤其是進入經濟新常態后,經濟的發展模式從過去的高速度增值轉變為高質量增長,傳統的以家庭為單位的農業生產方式和生產技術已不能適應我國經濟增長模式,傳統的生產模式無法更好的推動我國農業經濟發展,從事農業生產的收入遠遠沒有從事二、三產業收入高,因此,大量的農村勞動力外流,從而進一步阻礙了農業經濟發展,使農村土地在一定程度上被荒廢,這也為我國農業經濟集體化、集約化創造了條件。使農村經濟朝著現代化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國家針對農村集體經濟制度的不斷完善,許多農業技術從理論轉為了現實。如互聯網模式、科學管理、市場化運作等等。而這些新的生產方式和增長模式,也便成為了我國農業發展的新動能。
因此,新動能便成為了農業經濟發展的新動力,也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落腳點。其衍生的新動力、新技術、新模式也逐漸被我國各地區農業經濟所重視,各地政府也根據本地實際情況,開始布局規劃本區域的鄉村振興五年戰略規劃。
三、鄉村振興與農業發展的新動能
(一)農業發展新動能的提出
我國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已由過去的高速增長階段轉變為高質量發展階段。因此,農村經濟也開始出現了新的變化。從脫貧開始邁向振興,但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并不能使農村經濟有一個大的飛躍,所以,農業發展新動能便被提出。通過培養新的增長點,打破傳統農業發展模式和目前發展瓶頸,依靠新動能來推動我國農業經濟發展,這也是鄉村振興戰略實現的必經道路。
早在2015年,李克強總理在《求是》雜志上便發表了《催生新的動能 實現發展升級》一文中提出了新動能的概念。該概念提出受到了各界的廣泛關注,并成為我國新一輪經濟發展的指導點。隨后,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進一步提出,我國經濟發展新階段必須培育新的增長點,形成新動能。在2019年兩會上,李克強總理在工作報告上再次提出,要壯大新動能。由此,“新動能”的概念從一個理論轉變為我國新一輪經濟增長的重要指導思想。
新動能與農業經濟的結合最早是在2017年,中央針對三農問題發布的一號文件中,提出了加快培育農業發展新動能,這表示新動能引入了農業發展和農村經濟建設中去。
(二)農業發展新舊動能之間的比較
農業發展新動能這個概念是與傳統農業對比而提出來的,一般來說,對于一些使用傳統、分散、簡單的農業生產方法被稱為舊動能。同時,還包括一些基于傳統經驗的生產作物種植體系而衍生的一些生產方式。在農業生產上,新舊動能所表現出來的顯著區別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在資源利用上,舊動能在資源利用上,主要是通過有限的土地資源和低效率的人力資源來產出農業產品,而新動能在資源利用上,則是利用高效率的信息技術,通過對有限的土地資源進行整合、規劃,來產出多方面的產品,從而發揮農業產品的最大資源價值。其次是在生產技術來說,舊動能是以傳統家庭為單位進行生產,而新動能是通過互聯網、人工智能機械化而進行生產,生產效率大大提高。再次是在產業融合方面,舊動能所生產的產品大多比較原始,其附加價值不高,農民所獲得的利益比較低廉,而新動能更偏向于對原材料、原產品進行精細加工,利用產業融合來提高產品價值。最后是在市場性來說,新動能的整體生產模式包含了更多的市場因素,如訂單式生產、互聯網營銷等等,從而使產品銷售量更為可觀。
農業新動能就是在社會經濟科技的支撐下,通過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來推動農業經濟發展。因此,一切能應用于農業的新技術、新業態、新產業和新模式都可以被稱為農業發展新動能。
四、培育農業發展新動能的方法和路徑
2020年作為我國全面實現脫貧目標和正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交匯點,因此,各地政府必須按照中央規劃來制定實施策略,為實現脫貧畫上句號,也為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奠定基礎。所以,在當前農業基礎上和時代背景下,各地政府和農村要把握住“脫貧”與“振興”的重要路徑,為推動我國新農村建設,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力量。
(一)加快供給側改革
供給側改革是農村農業發展新動能培養的基礎。一般而言,農民生產的農業產品是任何產品的原材料,如果原材料質量出現問題,那么對下一步的生產加工將會造成嚴重的損失,使農產品達不到市場和企業的要求。因此,在進行供給側改革時,要把握好農業生產的質量及規模。其次,在農業產品質量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地方政府或鄉政府可以組織農民生產前進行學習,了解相關最新種植知識,通過科學的方法來對農業進行生產和管理,從而培育出高質量的產品。而在生產規模方面,應在保證糧食安全的前提下,推行多元化種植,在不影響國家糧食安全情況下,當地可以結合本地環境,適當調整本地農業結構,按照市場和企業需求,來推動農產品生產多元化,同時,對一些接受新品種的農民,可以適當進行補助,從而實現農產品的供需平衡,控制生產規模。
(二)推進新型城鎮化
作為農業發展新動能的重要載體——農村,其新型城鎮化建設能為新動能的培養提供更好的客觀環境。對于農業發展來說,新型城鎮化建設與其是相輔相成的,完善的基礎設施對產業和地區發展的作用是顯然易見的,新型城鎮化建設也有利于提高農民的社會保障。首先,在產業支撐方面,過去幾年,我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都對農村發展提出了要求,其中一點便是改變農村與城鎮化產業相脫節的問題,要促進農村產業與城鎮化向融合,把農民就業引導到城鎮上去,把農民轉化為產業工人,即實現家門口就業,從而給農村經濟發展提供強大的支撐。其次是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地方政府要加強新農村建設,在發展農村經濟同時,要保護農村環境,加強生態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建設,這樣既能保護環境,也能吸引一些農業產業相關的企業入駐農村,增加農村就業崗位,使農民工回流,從而形成農業發展新動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的農村產業發展。
(三)完善基層組織建設
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是黨的工作重要內容,也是農村發展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培育農村農業發展新動能的過程中,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能有效推動農業發展的持續穩定進行。一般來說,在農業發展整個過程,需要政府、組織、企業和農民進行持續高效的溝通,幫助農民在新技術、新知識、新觀念等方面進行提升,而基層組織建設是這些對接活動的核心。因此,我國政府在加強農村經濟建設時,一定要完善農村基層組織,注重聆聽農民群眾的意見、要求,要協調好各方利益,充分發揮黨的引領作用。在進行基層組織建設時,可以合理科學的與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結合起來,從而保障物質建設與精神建設同步前進。
五、結語
2020年作為全面脫貧工作和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節點,農業發展新動能的轉變作為這個節點的重要一環,各地政府應結合本地實際情況,積極尋找并培育農業發展新動能的措施,從而為建設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而奠定基礎,也是實現國家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村農業現代化建設而提供充足的動力。
參考文獻:
[1]李俊.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J].農家參謀,2020(12):8.
[2]李嬌嬌.基于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與鄉村振興戰略分析[J].現代園藝,2020,43(09):200-201.
[3]鄭雪琪.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J].湖北農機化,2019(24):10.
[4]何政道,趙晨,冀春春.挖掘農機化新潛能 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J].江蘇農機化,2019(06):30-34.
(作者單位:李海寧,青島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馬麗琨、丁軍,青島市農業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