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靖鋒
我國汽水生產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末,并且在民國初年迎來短暫的發展,并且初步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從事汽水生產企業,都是屬于經營規模小、資金匱乏的中小型企業,他們在生產汽水中,原料、配方、機器設備都依靠進口,生產成本低。隨著國際知名飲料企業可口可樂企業進入中國市場,我國民族汽水企業可以說在“夾縫中求生存”,因此本文以民國時期民族汽水廠商發展趨勢作為分析,探析近代民族汽水企業發展特征,并分析影響近代民族汽水企業發展的因素。
一、前言
汽水是清末傳入中國的,但是汽水企業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卻是曲折的。我國民族汽水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不僅僅面臨著資金、技術、原料以及配方的問題,還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汽水在當時并非大眾飲品,而是屬于奢侈品,消費汽水的人主要是中產階層以上人士。我國汽水企業可以分為萌芽階段、初步發展階段、曲折發展階段,而不同發展階段也從背面反應出民族資本主義企業在近代史不同歷史階段的處境。
二、我國汽水企業的歷史發展階段
(一)初始發展階段
汽水最早被清人徐柯稱之為“荷蘭水”,其原料構成非常簡單,只需要將蘇打水與薄荷水混合就制成。在19世紀末的上海非常流行,在當時就有作坊負責制作“荷蘭水”,并在上海的各交通要道出售。1898年,徐培基在蘇州設立滋德堂,并采取近代工廠組織形式生產荷蘭水。后來蘇州又成立瑞記汽水公司,上海成立惠華汽水公司。當時中國汽水行業處于剛剛起步階段,生產的原料與配方都比較簡單,主要對上海、蘇州進行出售,汽水市場初具規模。
(二)穩定發展
中華民國成立以后,南京臨時政府大力支持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因此當時我國民族資本主義迎來短暫發展春天。而當時民族資本主義發展主要集中于長三角地區,以輕工業為主。汽水企業也在這個時候穩定發展,不同規模的汽水企業開始崛起。不過,當時汽水的配方,開始參照國外流行的仿制。但是,由于機器設備、香精等原料的缺乏,很多國產汽水只有進口。如當時上海的美華洋行的飲料機器都是進口的日本。20年代以后,我國國產汽水行業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并且還出現了一些家喻戶曉的品牌。
(三)曲折競爭
1927年,屈臣氏所代理的可口可樂進入中國汽水市場,可口可樂依靠特許經營的優勢,從而與國內汽水企業形成競爭。在國民政府統治十年間,國產的部分企業立足市場,但是也有相當部分企業缺乏資金、技術,最終在市場競爭中落下。抗戰期間,國內很多汽水企業都轉移到西南大后方,產量與市場都進一步縮小,可以說到了非常困難的時期。抗戰勝利以后,由于美貨汽水的傾銷,再加上當時出現惡性經濟通貨膨脹,不少汽水企業受到沖擊,被迫退出上海市場。
總的來說,我國近代汽水企業也是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一個縮影,在近代史發展極為曲折,占據的市場不僅狹小,還受到外國資本主義的擠壓,在夾縫中生存。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中,民族資本主義發展非常艱難。
三、我國近代汽水企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結合中國近現代史相關史實,我國近代汽水發展可以說是非常曲折,其表現出發展問題為產品品種少、市場份額較小,缺乏資金技術且對外具有強烈依賴性
(一) 產品品種較少
我國近代汽水企業生產的產品主要以薄荷水、果汁、冰淇淋為代表。但是,我國企業缺乏配方,在香精、蘇打等方面也需要依靠進口,最終出產的產品是相當少的。而當時負責代理可口可樂的屈臣氏,他們不僅僅特許代理可口可樂,同時還投入啤酒等產品。產品品種多,而且其風味多樣,我國國產汽水在當時生產效率比較低,出產的產量也比較低。
(二) 缺乏資金與技術
我國近代汽水企業則是相當缺乏資金與技術的,而相比當時進入中國市場的汽水企業,則擁有重充足的資金,還有先進的生產汽水的技術。當時我國汽水企業大部分注冊資本在10萬元以下。在技術、設備方面,主要進口日本、英國的設備、技術,香精、蘇打等原料也是依賴外部。而我國汽水企業在籌集資金方面,主要是自籌、銀行借貸兩種方式。而同一時期的屈臣氏,憑借著特許經營可口可樂,可以得到美國可口可樂公司在技術、原料、設備的支持。
(三)市場份額狹小
自從清末出現我國本土的汽水企業以后,其實我國汽水企業一直以來占據市場份額比較小。盡管在20世紀10年代,汽水行業雖然迎來了短暫的春天,但是20年代以后,隨著國外的各類汽水企業進入中國市場,沖擊了中國本土汽水在市場的份額。而國際知名汽水企業可口可樂進入中國以后,可口可樂在中國汽水市場形成競爭,而我國國產汽水無法與其形成競爭優勢,在抗戰勝利以后,可口可樂完全占據中國市場,再加上當時出現經濟惡性通貨膨脹,我國很多近代汽水企業走向破產。
(四)企業經營不合理
我國近代汽水企業是缺乏相關的經營方略,在消費者定位不明確,產品面向市場的價格、渠道、促銷方式都缺乏明確的定位。當時國產汽水的產品質量參差不齊,銷售渠道與促銷方式,都沒有明確的策略與方式。而企業的規模也比較小,在員工管理以及生產管理,都是比較松散,生產設備落后,產量較低。因此,國產汽水很難與外商汽水形成競爭。
總的來說,近代的國產汽水企業缺乏資金、技術、生產設備,再加上其經營方式并不合理,其產品沒有明確定位,最終其出產的產品品種少,數量少,很難在汽水市場形成競爭力。
四、影響我國近代汽水企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我國近代汽水企業發展之所以在夾縫中生存,是因為近代社會的經濟、社會性質、文化等因素,從而影響到我國近代汽水企業的發展。
(一)階級因素
我國近代是一個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政治經濟發展極端不平衡,城鄉兩極分化嚴重。而汽水企業創辦者,其階級屬于民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具有妥協性,對外國汽水的傾銷,民族資產階級很難團結起來。盡管在近代史發生了抵制美貨運動、抵制日貨運動,但是出身于民族資產階級的汽水商,很難持久抗爭,不能形成堅定的力量。所以,汽水企業在面對外商沖擊、市場萎縮的時候,汽水商都是選擇減產或者是降低成本,在爭取自身權利的時候,往往都是采取和平的方式。比如說1948年6月,上海發生抵制可口可樂事件,上海本土汽水商則是向參議會提交禁止可口可樂提案,但是參議會并沒有批準這個提案,最終抵制可口可樂不了了之。而當時又出現經濟惡性通貨膨脹,本土汽水商被迫轉行與關停。
(二)經濟因素
我國近代汽水企業發展生存困難,最根本因素是經濟,在近代,雖然汽水是比較普遍的商品,但是實際上,汽水消費群體則是中產階層以上,相當部分汽水還是奢侈品,當時生產汽水需要香精、蘇打等原料,還需要一定的機器設備、配方。而汽水的配方,都被外國汽水廠商所掌握,而國產汽水的配方,基本上則是模仿或者是高額買進外商配方,所以制造成本高,最終產品定價也是比較高,而外商汽水則是低價傾銷,由于我國近代并沒有完全收回關稅主權,外商汽水則可以長期傾銷。國產汽水基本上在夾縫中求生存。
(三)文化認同因素
汽水本身也是舶來品,雖然近代也發生國貨運動,但是消費者畢竟是支持物美價廉的產品。外商制造的汽水,不僅僅品種多,而且也針對近代城市不同階層的消費者。而國產汽水,品種少,缺乏技術含量,售價也比較高,所以不能取得城市消費者的認同。抵制洋貨運動盡管可以提高民眾的國貨認同感,但是抵制洋貨運動只是短時間持續的,并沒有長時間進行。國產汽水沒有針對其產品的品牌、市場、營銷精確定位,最終城市消費者對國產汽水缺乏認可,最終消費者必然會選擇物美價廉的外國汽水產品。
總的來說,我國近代史政治經濟發展極端不平衡,階級、經濟因素則是影響國產汽水行業發展的主要因素,而當時我國國民在文化認知上,對汽水這種產品沒有完全理性的認識,所以這些因素形成一股合力,制約著近代國產汽水的發展。
五、對我國近代汽水企業發展的評價
我國近代汽水企業發展可以說非常曲折 客觀來講,是反應了我國近代民族資本主義輕工業發展的趨勢。我國近代汽水企業最早誕生于清末,在民初十年取得快速發展,但是在20年代以后,又面臨著外商的打壓,我國近代汽水企業缺乏資金、技術,存在先天性的不足,再加上從事汽水行業的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弱小,具有妥協性,不能堅強與外商展開斗爭,也不能采用適當的商業模式與其競爭。近代汽水企業所生產的汽水,其品種小,也缺乏配方,不能及時滿足社會各階層。不過,汽水在中國近代市場的銷售,流通,這也是一定程度改變了近代人們生活的方式,反應了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的方向。
六、結語
我國近代汽水企業,其發展非常曲折,可以說在夾縫中求生存。但是,我國近代汽水企業生產的國產汽水,也一定程度促進了國產化汽水的發展。我國近代汽水企業,主要面臨著缺乏資金、原料、技術,在市場上又面臨著外國資本主義汽水廠商的競爭。國內汽水商在階級上屬于民族資產階級,不能形成堅定的力量抵抗外國資本主義入侵,再加上企業經營缺乏市場定位,開發產品品種較少。不過,通過對我國近代汽水企業的發展趨勢分析,從而了解到我國國產汽水企業在近代史的地位。
(作者單位:渤海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