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瑞霞 閆紅霞


摘要:現階段安陽市人口結構不合理,老齡化趨勢嚴重,并且安陽市人民現有經濟條件無法充分滿足老齡人口優化養老的需求。未富先老、頂部老齡化,人口結構與經濟水平不符等現象,這是安陽市近階段需要攻克的難題。首先,通過分析安陽市2019年統計數據,了解老齡化和養老現狀,發現健康養老產業供需矛盾突出,缺乏專業護理人員,發展規模較小等諸多問題。所以需整合社會力量,大力發展健康養老產業。
關鍵詞:老齡化;健康養老產業;社會力量
自2010年至今,老齡人口數量攀升。社會老齡化的現象凸顯,必然伴隨著人民群眾對健康養老服務需求的進一步提高。健康養老產業既是一項民生事業,也是一項新興產業,并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如果得到充分建設和發展,既可以解決民生問題,也可以帶動部分就業。通過分析近兩年安陽市健康養老產業發展的現狀,發現健康養老產業發展中的問題,進一步思考如何多方位整合社會力量,大力推進本市健康養老產業發展,并提出改進措施,有利于落實安陽市健康養老產業轉型發展攻堅行動計劃的實施。
一、安陽市人口老齡化現狀、特征及其影響
(一)人口老齡化現狀及特征
從圖1發現,出生人口及其比例有下降趨勢,凈增人口呈下降趨勢,人口自然增長率總體在下降??傮w來看安陽市人口老齡化的形勢日漸嚴峻,如不采取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做好老齡工作等有效措施積極應對,將會引發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影響全市決勝同步小康任務的順利完成。
安陽市已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其特征包括:
第一,高基數。安陽市60歲以上的老年人人數,截至2018年底已有69.3萬人,占比達到15.4%。表現出老年人人口數量多,基數大。
第二,高增速。老齡人口約以3%的年均增長率在高速增長,略低于同期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自然增長率明顯逐年下降,老齡增長率在上升,明顯表現出社會老齡化在加劇。
第三,高齡化。從表1發現,80歲以上人口數量較多,占65歲及以上人口總數的比例達到13.05%,高齡化現象突出。
第四,高需求。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生活質量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所以老人養老各方面的需求也更加豐富。他們不僅需要充足的物質生活照料,也追求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和社交活動。
(二)人口老齡化帶來的主要影響
1. 消費路徑傾向因老齡化發生改變
人生的三個主要階段包括:少年兒童、中青年、老年。毫無收入的少年兒童時期,屬于純消費階段;主要收入階段是中青年時期,但是他們承擔了家庭所有的支出負擔,上有老下有小,反而會控制自身消費而增加儲蓄;人到老年時,體弱多病,便開始消費中青年時攢下的積蓄和子女提供的贍養費。從圖1發現,安陽市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在逐年下降,由此看來,少年兒童和老年群體將決定社會總消費傾向。中國老年人有其傳統思想和習慣,步入老年時期,除了醫療,其它消費越來越少,會把資產留給兒女,消費不足窘迫現象更加嚴重。
2. 人口老齡化影響就業的發展形勢
適齡勞動人口直接影響市場勞動力供給,就業發展形勢受勞動力供求平衡的影響。勞動供給大于需求,供給過剩,對就業的發展形勢不利。老齡人口占比增加,總體人口規?;静蛔兊脑?,適齡勞動人口下降,從而影響勞動力供給。如果安陽人口持續老齡化將嚴重影響就業形勢發展。
二、安陽市健康養老產業發展的現狀分析
(一)逐步落實本市健康養老產業轉型
為了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養老服務需求,努力將安陽市健康養老產業打造成為全市經濟轉方式、調結構、穩增長的新動力、新優勢和新的增長點,安陽市近年來先后出臺了各項政策。安陽市計劃到2020年建造一條全新健康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一批特色突出、優勢顯著的健康養老產業基地,培育一批服務優質、帶動力強的骨干企業,健康養老產業總體發展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二)穩步推進醫養融合服務機構的建立
安陽市將建成功能完整、高效便捷、規模恰當的綜合性醫養融合服務網。2016年安陽市已把湯陰縣打造為省級醫養結合試點。2017年,確定了三區一縣(內黃縣)四個市級試點,全市試點縣、區達50%。 2018年,試點全面展開,普及全市所有縣(市、區)、高新區、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2019年至2020年,其服務網已基本建成并覆蓋城鄉。
(三)不斷加強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
居家養老服務機構可獲得政府補貼,包括建設補貼和運營補貼。2018年7月,安陽市財政局對45家通過驗收條件的居家養老服務機構發放了相應的建設補貼(5萬元)和運營補貼(每平米10元/月)。該政策補助推動了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的建設。
三、安陽市健康養老產業轉型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思想落后,對健康養老產業認知不足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消費水平的提高,收入來源的多元化,現在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較大的改變。較多子女選擇在經濟發達的地區工作。尤其是農村,大部分子女去外地務工,空巢老人現象越來越嚴重。子女沒有條件和精力照顧老人,但是大部分人群依然選擇家庭養老。其中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子女傳統思想認為把年老的父母送養老機構是不孝,會受到街坊鄰居的輿論壓力;二是老人自身受傳統思想影響,不愿意去養老機構。
(二)養老產業供需矛盾突出
安陽市養老機構顯示,市區健康養老共需5萬張左右床位,而養老機構目前共計只有2萬張可以提供,明顯供需不足。目前,安陽市健康養老產業尚未形成正式規模,但其老齡人口增長速度較快,遠高于養老機構的建設速度。所以,養老產業供需失衡。
(三)養老專業護理人員供給不足
安陽市相關部門調查發現,安陽目前養老機構的入住老人與護理人員的比例為 10∶1,遠遠低于發達國家。其養老專業護理人員嚴重不足,需要培育更多的養老專業護理人員。
(四)養老產業基礎薄弱,發展規模較小
提供高水平的健康養老服務,具有充足的物質需求,豐富多彩的老年活動,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等,需要專業的醫療和專業護理人員,這樣的養老機構運營成本高。安陽市現在養老機構還無法承擔如此之高的成本,所以目前的產業化發展依然處于單一狀態,基本都是中小型養老機構,規模較小。
四、整合社會力量,大力發展本市健康養老產業的措施
(一)充分發揮政府的指導作用
我國的養老產業具有非盈利性,市場無法充分發揮其作用,政府的政策性和財政性支持的指導作用非常重要。政府可以依靠自身優勢,助力和擴展其招商引資渠道,大力發展市內養老產業,創新養老產業模式,完善養老產業鏈。養老產業的轉型升級因地制宜,政府可以制定相關的政策法規,為其產業營造有利的發展環境。政府亦可從宏觀角度出發,結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思路,全力推進養老產業轉型升級。
(二)加強養老產業的創新驅動
安陽市的養老產業現在依然處于初級階段,具有供需失衡和發展緩慢的特點。供給側改革的核心力就是創新驅動,按供給創新拉動消費需求的原理,創新養老產品帶動老年群體消費需求。老年人更多的消費需求可以進一步推動養老產業的發展。
(三)做好市場需求調研,實現養老產業的有效供給
供需平衡方可使市場良好運營。經濟的快速發展改變了民眾的消費觀。為實現養老產業的有效供給,需先掌握老年人對養老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按需定供,提供高質量產品及服務,并達到供需平衡。所以,首先應當做好市場需求調研,準確掌握市場信息,以市場為導向,提供高質量產品和服務,提升養老產業的競爭力。
(四)重視專業人才隊伍的培養
為了保障健康養老產業的建設及快速發展,安陽市需要專業的人才隊伍,所以相關部門需重視高層次復合型的專業服務人才的培育。例如,人才培養可以與職業教育、本科教育、醫學專業等合作,培育懂醫療知識的高素質健康養老服務人才。
參考文獻:
[1]秦長江.新時代河南健康養老產業創新發展研究[J].創新科技,2018,18(12):28-31.
[2]黃柳.基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湖南健康養老產業發展研究[J].湖南行政學院學報,2018(03):16-21.
[3]程潔.縣域健康養老產業發展研究——以山東省蓬萊市為例[J].山東行政學院學報,2018(02):91-95+43.
[4]汪菁.產業鏈視域下養老產業發展路徑研究——以長三角“健康谷”湖州為例兼論對環太湖地區的啟示[J].湖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6(02):91-94.
[5]程承坪,吳琛.健康戰略下發達國家發展養老健康產業借鑒研究——以美國、德國、日本為例[J].當代經濟管理,2018,40(03):83-88.
(作者單位:閆瑞霞,安陽師范學院;閆紅霞,河南中原黃河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