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佳
業財融合是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市場競爭激烈化,信息系統高速發展等因素的共同推動下,將業務和財務融合,在財務管理實踐領域中產生的一種新的管理模式。該模式下,財會人員要從傳統的財務記賬職能往管理服務職能方向轉型,在企業的業務協同、內部控制、戰略決策等方面提供更為有效的管理、支持和服務,促進業務與財務的一體化。本文對國內企業業財融合的困境進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希望可以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實現企業的業務流程、財務會計流程和內控流程的有機統一。
一、引言
近年來,國內經濟發展迅速,改革開放需要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企業的經營環境不斷變化,科學技術不斷進步,各種商業模式持續創新,在日益完善的市場競爭環境中,企業面臨著更大的經營壓力。這些都對財務部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財會人員要從傳統的財務記賬職能往管理服務職能方向轉型,在企業的業務協同、內部控制、戰略決策等方面提供更為有效的管理、支持和服務,促進業務與財務的一體化,提升企業的效率與效益,實現企業的業務流程、財務會計流程和內控流程的有機統一。在此背景下,業財融合的提出順應了時代變遷的要求。
二、企業業財融合存在的問題
(一)業財融合過程中缺乏全員意識
過去,財務部門的主要工作是財務數據的收集與核算、簡單的分析、以及財務報表、預算報告的編制。財務部門會參與業務流程的審核,但基本都是處于后端,很少主動走在業務的前端。財務人員習慣對企業過去的經濟業務進行歸納與總結,缺乏主動性和前瞻性,更缺乏經營決策和業務管理的能力,并且還沒有意識到傳統會計的過時。因此,在過去傳統的財務會計理念下,業務信息很難及時、準確地向管理層反饋,傳統的財務部門也不擅長對業務發表專業的財務意見,這就阻礙了企業業財融合的實現。
(二)缺乏高素質懂業財融合的專業人才
財務BP需要將業務和財務有效地融合并落實,這就給財務BP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如扎實的財務基礎,優秀的分析能力,熟練的信息化系統操作能力,突出的溝通協調能力,完備的內控風險意識以及一定的管理能力。一般來說,財務BP的人選更適合在財務部門或業務部門內進行選拔,但是從上述的條件來看,這個崗位的要求是高度綜合性的。一個高素質的財務BP確實非常難能可貴的,企業要做到知人善用、人盡其才。
(三)企業組織架構的設計不適應業財融合的需求
在組織架構上,財務BP這個職位一般歸屬于財務部門,但是由于大部分人缺乏業財融合的意識,財務BP常常容易回到財務核算的老路上去,做一個數據搬運工,缺乏一定的獨立性。這就導致財務BP還是站在財務的視角,忽視了業財融合中更重要的是服務業務,必須站在公司業務的前線。財務BP這個職位的級別在公司里沒有達到中層管理人員以上,沒有話語權,不受重視,也會導致業財融合的失敗。
(四)企業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平臺
有些企業基礎薄弱或為了節省成本,沒有ERP、OA這樣的辦公系統。還有些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的不同階段,先后上馬了一些信息系統。但是由于缺乏統一的規劃,在后續經營發展過程中,信息系統雖然都具備,但是過于獨立,缺乏統一的標準,內部信息沒有連通。缺乏信息共享平臺會制約企業實現業財融合,最常見的就是造成業務部門的數據信息無法及時、準確地傳遞到財務部門。企業各部門在業務上沒有相互聯系,信息上不溝通、不共享,業務的進展信息在傳遞中脫節,拖延了企業業財融合的進程。
三、企業業財融合存在問題的對策建議
(一)從管理層開始重視業財融合,自上而下推行
在企業高層中,需要有懂財務的領導,自上而下,逐步改善企業“重業務、輕財務”的傳統思想。業財融合不僅僅是財務BP一個人的奮斗目標,人力部門可以定期持續地組織全員參加相關的財務培訓,特別需要企業高層以及業務人員的積極參與,以此來增強企業內部全員的財務基礎知識。在培訓中可側重基礎的財務知識,業務中常涉及的稅務問題,以及業務經營成果如何進行財務分析,強調在業務談判中的底線內容。業務人員懂財務知識,商務洽談時做到心中有本賬。
在日常工作中,需加強財務部門和其他部門的互動,增進部門間的交流,讓其他部門理解財務,財務部門了解其他部門的業務,推動財務向業務前端管理轉移。
財務人員應該不斷提高對自身素質的要求,要有不斷學習的進取心,要意識到現代企業發展對財務人員有了新的要求,財務人員要有主動轉型適應企業發展的意愿,提高參與決策的意識。從企業角度來看,需要對財務人員進行產品和業務的相關培訓,幫助財務人員更深入了解產品特點、業務流程、市場行情等情況。財務人員對業務有了全新的認識,對業務情況更加敏感,在分析經營指標時更加準確和客觀,敏感度也會提高。除此之外,財務人員還可以主動查閱企業的采購合同、銷售合同,分析企業各類合同背后的經濟活動本質,了解企業的供需市場情況。
財務部門內部要統一思想,認識到財務部門既有管理監督職能,也要有服務意識。企業的發展,需要各部門擰成一股力量,財務部門不僅僅是按章辦事,也要站在業務的前沿,有主人翁意識,提出有利于推動業務可持續發展的意見。在制度范圍內支持業務的發展,如果發現經營中有越線或內控風險的情況,應及時提醒和控制。
(二)強化人才梯隊建設
業務融合想要成功,人才的選拔和培養是其是否能夠順利運作的關鍵。合適的業財融合人才是一個復合型人才,需要具備以下特質:有扎實的專業素養,這包括財務和業務兩個層面;有大局觀和前瞻眼光,以戰略為導向看清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可以準確傳遞信息,并能匯總信息得到分析的素材;有較強的數據敏感度和信息處理能力,能夠幫助企業及時分析數據來獲取準確的決策依據。
這樣高要求的人才選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第一,可以先從企業內部出發,在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開展競聘,或者將專業技能突出、工作狀態優秀的員工列出一個清單,再進行篩選。然后對篩選出的人員進行重點培訓和培養。再將這些人員進行崗位輪換,使其了解各部門的工作流程和業務,逐步建立大局觀意識。第二,企業還可以通過對外招聘的方式來選取人才。通過不斷招聘優秀的人才來提升企業員工整體素質。第三,企業選取培養了適合的人才后,還應關注這些人才的穩定性,除了薪資福利方面的獎勵,還應給予適當的榮譽獎勵,提升員工的幸福感、歸屬感。通過以上方式,可以更好地幫助企業實現業財融合。
(三)調整公司組織架構
管理層和人力部門應定期根據經營戰略目標調整企業的組織架構,優化各部門的資源配置。要進行業財融合,在公司的組織架構中就應該設置相應的財務BP部門或在財務部設置跟財務核算平行的財務BP經理崗位。單獨設置財務BP部門時,可根據企業規模設置部門人員,財務BP部門與其他部門屬于同一級別的獨立部門。如在財務部門下設置財務BP團隊,財務BP經理崗位的級別應與財務經理一樣,都向分管財務的副總或總監匯報工作。讓財務BP從核算中跳脫出來,不能被用成核算財務。
對于集團公司,可考慮成立財務中心。財務中心專門從事核算業務,進行日常賬務處理。各下屬子公司中的財務部門就是個財務BP團隊,專門從事全面預算管理、內部控制、支持業務發展等工作。
(四)建立適合企業業財融合的信息化平臺
企業應順應大數據時代的要求,意識到現代企業的業財融合已不僅是業務和財務的融合,更要求財務、業務、信息技術“三位一體”的融合。對于信息化基礎薄弱的企業來說,首先要考慮的是解決信息化平臺的問題。建立專門的業財融合平臺有很多種方式,企業需要選擇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信息化系統。對于零基礎的企業來說,需要篩選一下優先級,制定計劃,逐步完善信息化系統。對于已經有了部門信息化系統的企業,應該請專業的公司幫忙規劃整合各部門的系統,按照公司制度、流程統一信息化平臺,保留合適的,升級落后的,去除不適合的系統。
完成這些信息化升級改造的任務,都應該以公司制度、業務流程為基礎。第一,健全企業經營管理信息建設體系,確保業務流程上各節點的相互關聯,業務節點均需留痕,業務可跟蹤至財務,財務可追溯到業務。第二,將企業制度和業務流程融入信息化系統中,提升制度和流程在經營中的控制力和執行力。第三,分解業務的各項預算指標、財務指標,并進行細化量化,信息化系統中做到提前預警。第四,建立業務與財務指標的變動連貫性,利用信息化的系統自動計算分析,前端輸入業務數據,后端即可輸出相關數據,省時、準確又高效。第五,在信息化系統的建設中需注意各流程權限的設置,確保業務信息的保密。高效全面的企業數據信息系統的建設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也不能生搬硬套其他企業的系統。他需要在工作中不斷發現、不斷調整,經過持續的優化完善、多次升級后,才能形成適合企業發展的數據信息系統。
四、結語
隨著企業現代化進程步伐的不斷加快,業財融合的重要性越來越被企業家們所重視,它是確保企業健康發展,實現經營戰略目標的一個關鍵措施。不過,業財融合由于自身的復雜性和系統性,使企業在實施業財融合的過程中存在著不少矛盾和問題,高層和財務部門也有著很多困惑。這些困難要求企業及時應對和反思,并花費精力進行分析和解決,從管理層開始推動業務與財務工作的深度融合,調動全員業財融合的積極性,財務人員更應有進步的思想來做出自身的改變,推動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上海物聯網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