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富
植入支架手術后要定時復查,一般醫生會要求患者在術后1個月、3個月、6個月、9個月、1年的時間點復查。復查這么頻繁,究竟有什么可查的呢?
植入支架術后究竟在查什么?
對植入支架的患者,尤其是心肌梗死的患者,術后1個月,要查血常規、血生化,包括肝腎功能、血脂、血糖及糞便常規、心電圖和心臟彩超這些項目。
1.血常規
查血常規,重點看有沒有貧血,有沒有血小板的異常。
因為服用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或者氯比格雷等藥物,有些患者會出現出血的情況,尤其是消化道出血,通過查血常規能夠發現。如果出院時血紅蛋白正常,但是出院1個月后患者貧血了,醫生就要懷疑是不是服用這些藥物導致的消化道出血。
2.肝腎功能、血脂
有些藥物會對肝腎功能產生影響。患者服用后如果發現肝腎功能異常,則需要調整用藥。
查血脂的重點是看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對植入支架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要降到1.4毫摩/升以下,才可能延緩或者停止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進展,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改善預后。
3.血糖
血糖監測對冠心病患者很重要。在隨訪過程中如果血糖出現異常,就要重視是不是新出現了糖尿病,要進一步監測。
4.糞便常規
糞便常規檢查是看有沒有便潛血,復查時醫生會詢問患者有無黑便。黑便是消化道出血最直觀的一個臨床證據。排除其他危險因素后,如果存在潛血,就要綜合判斷患者是不是有消化道出血。若有,是輕微出血、輕度出血、中度出血還是重度出血?如果是大量出血,就要調整一些藥物,查清楚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才能繼續支架術后的抗血小板治療。
5.心電圖
冠心病患者,尤其是心肌梗死患者,心電圖有個演變的過程。心肌梗死患者搶救后心臟功能是不是已經恢復?恢復到什么程度?有沒有新發的室壁瘤?這些通過心電圖可以做一個初步的判斷。
6.心臟彩超
為什么強調要術后1個月,甚至40天左右做心臟彩超呢?因為從目前的證據來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40天左右其心臟的壞死心肌基本上恢復到正常水平,大致能反映心功能的情況。
患者原先心功能是正常的,發生心肌梗死后的心功能是什么情況,通過心臟彩超的復查,可以觀察室壁運動情況,射血分數,心臟有無大小的改變,有沒有室壁瘤的形成,等等。因此,術后1個月的復查是非常重要的。
支架術后復查的時間是如何安排的?
一般術后3個月、6個月、9個月、1年均需要復查以上指標,目的跟之前的一樣。
因為第一個月,可能血脂達標了,血壓、血糖也都正常。但是因為持續服用藥物,可能第二個月出現問題了,不復查的話就會把它忽略過去。所以在服藥的過程中,間斷地進行這些常規的檢查,對術后治療方案的調整是非常有幫助的,尤其是血脂。
植入支架術后3個月,患者基本上沒有任何感覺了,可能已經恢復正常的生活狀態了。那么這時候的血脂水平和第一個月可能不一樣。很多患者,術后頭兩個月把煙戒了,第三個月覺得沒事了,又開始吸煙了;頭兩個月控制飲食,沒吃大魚大肉,第三個月吃點好的補補,這些都有可能影響各項指標。所以說,后續每3個月監測1次,對醫生調整治療方案、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很有幫助。
植入支架術后1年,一般主張復查冠脈造影。主要目的是觀察有沒有出現支架內膜增生、支架內在狹窄等情況。
另外,1年后復查,有時候要做腔內影像學檢查,來判斷支架內皮化是不是完整。如果支架內皮化完整了,那么雙抗治療方案可以完全停掉,改成單抗阿司匹林維持治療就可以;但是如果1年后腔內影像學發現,支架沒有完全內皮化,支架小梁還裸露著,這時候貿然停用雙抗方案,有可能出現晚期支架內血栓形成的風險。
所以,對植入支架術后1年的患者,還要復查一下,以確保不出現晚期的并發癥。
也就是不僅要“按時完成作業”,也要“定期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