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欣

“醫生,你快幫我看看,體檢報告說我肝上有個占位,什么是占位啊,會是腫瘤嗎?拿到報告我一晚上都沒睡著,不會是肝癌吧?”在門診,常常會遇到這樣惴惴不安、帶著B超報告前來就診的患者。
什么是肝占位?
肝占位是指在體檢或其他疾病的超聲、CT、磁共振等檢查中,發現在正常肝實質基礎上出現異?;芈晠^或者密度區。肝臟的占位性病變是一個比較籠統的稱呼,包括良性的肝占位以及惡性的肝占位。實際上,在體檢中發現的肝占位,絕大多數屬于良性的肝占位,常見的肝囊腫、肝血管瘤、肝硬化結節等。當然,還有一些比較少見的良性肝占位,如局灶結節增生、肝腺瘤、炎性假瘤、肝紫癜病等。這些良性的肝占位在不同人群中發生率有所不同。而惡性的肝占位包括原發性的肝細胞癌、肝內膽管癌、肝母細胞瘤、肝臟肉瘤、淋巴瘤以及各種轉移性肝癌等。在惡性肝占位中,原發性肝細胞癌以及轉移性肝癌發生率最高。
哪些人發現了肝占位要特別注意?
對乙肝病毒攜帶者或者有肝癌家族史的人,體檢發現了肝占位,需要進一步進行甲胎蛋白、異常凝血酶原等腫瘤標志物的檢查,以及肝臟增強CT、磁共振來明確診斷。另外,由于各種原因(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代謝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l展為肝硬化的人群,也是發生肝癌的高危人群。因此建議有肝硬化的患者,男性超過40歲、女性超過50歲者要每半年進行一次體檢。體檢中如果發現肝占位病毒,須進一步排除肝癌的可能。
由于肝臟血供豐富,全身各個部位的腫瘤都能夠通過血行播散而轉移到肝臟,發生肝轉移瘤;因此,對已經有其他原發腫瘤的患者,尤其是消化系統腫瘤患者,建議每半年進行一次肝臟影像學檢查,早期發現轉移性肝癌。臨床研究表明,能夠接受早期治療的肝轉移瘤患者,療效明顯優于出現了癥狀再進行治療的患者。
如何判斷肝占位是良性占位還是惡性腫瘤?
肝占位的首次診斷十分重要。除了肝穿刺病理活檢外,目前臨床檢查中最準確的檢查方法就是增強磁共振的檢查。有經驗的影像中心磁共振的影像學診斷結果與肝占位病理符合度在90%以上。除了增強磁共振檢查外,還需要進行腫瘤標志物的檢查,并且結合患者既往肝病病史,合并的基礎疾病以及家族史進行臨床判斷。
發現了肝占位,應該怎么治療?
肝占位在治療前一定要明確診斷,才能制訂相應的治療方案。舉例說明,如果是肝囊腫,只要沒有出現肝區脹痛的壓迫癥狀,囊腫小于5厘米,則無須特別治療,只要定期隨訪即可。如果囊腫明顯增大或者出現了壓迫癥狀,可考慮肝穿刺抽液或腹腔鏡下治療。
同樣,對發展緩慢的肝血管瘤、局灶結節增生,由于很少發生惡變,因此無癥狀者無須特殊治療。只有在考慮診斷不明確,懷疑惡變,或者占位明顯增大的情況下,才需要手術切除。
如果是惡性的肝占位如肝細胞癌,由于大多數患者是體檢發現的,疾病還處于早期狀態,因此也不用過度恐慌,早期進行手術切除或微創消融治療,預后較為理想。而對轉移性肝癌,需要結合原發腫瘤制訂系統的治療方案,聯合肝臟局部治療(如手術治療、介入治療、消融治療)及系統性治療(化學藥物治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來延長患者的總體生存時間。
再次提醒,體檢發現肝占位無須恐慌,如果臨床明確診斷為良性的肝占位,多數只要定期隨訪即可,不需要特殊治療。而如果屬于腫瘤高危人群,每半年一次的肝臟體檢能夠早期診斷、發現疾病、早期治療,獲得最佳的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