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傳軍 郭赫

[摘要]為穩定砂石市場供應、保持價格總體平穩、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針對砂石交易中存在的不少問題,本文從我國砂石交易的現狀、砂石交易的類型以及如何發揮產權市場作用,對砂石規范“進場”交易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障礙做以探討。
[關鍵詞]砂石交易 交易類型 管理模式
2020年3月2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自然資源部等十五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砂石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指導意見》,這是國家為穩定砂石市場供應、保持價格總體平穩、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專門出臺的一項新舉措,也是繼2019年11月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門《關于推進機制砂石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后,國家出臺的關于砂石行業又一個專門的指導文件。意見針對砂石交易中存在的亂象,提出加快構建區域供需平衡、價格合理、綠色環保、優質高效的砂石產業體系的要求。砂石交易涉及政策較多,管理部門多,目前還存在不少問題,能否將砂石交易納入產權市場,發揮產權市場優勢實現規范“進場”,本文做以探討。
1? 我國砂石交易的現狀
砂石是指砂粒和碎石的松散混合物,也稱為骨料、集料,按成因可分為天然砂和機制砂。2009年以來我國砂石市場規模一路飆升,據有關資料顯,2014年市場規模為14484.6億元, 2018年為14596.0億元, 2019年在量價齊升雙重利好的推動下,產業規模創歷史新高達到17672.0億元。近年來,我國砂石行業始終處于產需兩旺的狀態。砂石產需規模龐大的背景下,由于沒有統一的砂石交易平臺和規范的砂石交易規則,加之監管不到位,導致一些地方出現了利益沖突和社會不安定因素。例如非法采砂時有出現,一些地方甚至出現“砂霸”,利用黑惡勢力私挖濫采,強買強賣,壟斷經營,導致砂石價格進一步暴漲。針對出現的問題,各地政府部門不斷出臺措施加強監管。各級、各有關部門依據職責分工,按照“誰許可、誰負責”“誰管理、誰負責”的原則,建立多方聯動的工作機制,共同履行河道采砂管理職責。產權界同仁也在積極探索,發揮產權市場功能,大膽嘗試讓砂石交易“進場”在陽光下交易的運營模式。
2? 砂石交易的類型
砂石存量可以砂石礦權和砂石實物兩種形態存在。據此按砂石交易的本質,可以將砂石交易分為砂石礦權交易和砂石資產交易兩種。
2.1? 砂石礦權交易
礦權又稱礦業權,從法律的角度可以分三種,即礦產資源所有權、探礦權、采礦權。《自然資源部礦業權出讓管理辦法》第七條規定:礦業權應當一律采取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公開出讓;第十四條規定:以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礦業權的,應當按照審批管理權限,在同級政府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或者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委托的礦業權交易平臺中進行。由此看出砂石礦權交易在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進行掛牌交易,有其充分的政策依據。而產權市場作為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組成部分,探索砂石礦權“進場”交易于法有據。
2.2? 砂石資產交易
《大宗商品電子交易規范》把大宗商品定義為:可進入流通領域,但非零售環節,具有商品屬性用于工農業生產與消費使用的大批量買賣的物資商品。《大宗商品中遠期交易市場管理辦法》第四條規定:商務部負責全國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總體規劃、宏觀指導與監督管理工作。省級人民政府商務主管部門負責轄區內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監督管理與業務指導工作,并可根據本地實際委托地市級人民政府商務主管部門代行監督管理職責。按照大宗商品的定義,砂石資產交易(零售除外)為非零售領域的原材料產品,應屬于大宗商品交易范疇,砂石資產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監督管理應由商務部門負責。
3? 砂石交易離“進場”還有多遠
綜上可以看出,一方面砂石交易亂象急需治理;另一方面,鑒于砂石交易的特殊性,涉及種類不同,交易場所監管與從事權益類交易的產權市場又分屬不同部門,這為各地砂石交易管理帶來一些障礙。針對這些問題,各地積極尋求有效管理模式,如長江河道采運管理的“四聯單”制度。產權界同仁也在積極探索,如海南文昌市設立建筑用砂交易平臺,出臺《文昌市建筑用砂市場管理(暫行)辦法》,明確該平臺由市政府指導設立,對交易的流程、平臺管理、平臺職責、結算、監管進行了明確規定。由此看出,砂石交易“進場”模式在有些地方已經開啟。但要實現砂石礦權交易和砂石資產交易完全進場,還需在以下兩方面進行探索。
一是積極探索產權市場與公共資源交易平臺融合發展模式。從砂石礦權交易屬性看,《自然資源部礦業權出讓管理辦法》規定礦權類交易應在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進行。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整合建立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工作方案的通知》中指出:“整合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土地使用權和礦業權出讓、國有產權交易、政府采購等交易市場,建立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明確將礦業權出讓納入公共資源交易范圍。產權市場作為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組成部分,目前與公共資源交易平臺融合模式在各地還不盡相同,有“一委、一辦、一中心”的“化學整合模式”、以產權市場為主整合的“重慶模式”、“一個平臺,兩個中心”的“山東模式”以及不斷創新的“深圳模式”。實現產權市場與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高效融合,發揮產權市場功能,讓砂石礦權交易能在產權市場規范交易,是實現砂石“進場”的一條有效途徑。
二是基于砂石大宗商品的資產屬性,以及與砂石礦權交易的關聯性,應積極與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溝通協調,按照既符合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管理要求,又要體現其與砂石礦權交易相關聯的權益類產權資本市場管理要求的特點,將砂石資產交易納入產權市場交易范疇,尋找一條集砂石礦權和資產交易于一體的綜合交易管理模式。
穩定砂石市場供應、保持價格總體平穩、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是規范完善砂石交易的終極目的。要實現砂石合法合規“進場”交易,還有很多問題需要研究解決,還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積極探索、不斷創新,還需要產權人發揮聰明才智。
(第一作者為河南省產權交易中心副主任、高級經濟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