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虹霖
摘要:漢語是當今世界上最美的語言,語文教師于其間承擔著光榮的使命,責任重大。作為農村初中語文教師,對其間的問題有頗多認知和頗深感悟。本文以此為發端,從“農村初中語文教學存在問題的梳理”和“對提升農村初中語文教學效益的對策思考”兩方面著力,做了一些審視和思考。
關鍵詞:農村初中;語文教學現狀;審視與對策
在當下“雙減”的大形勢下,初中語文教師唯有轉變觀念,切實提高自身素養,有效推進素質教育諸般努力,才能做與時俱進的新時代教師。當下農村初中語文語文教學,正在嘗試各種改革與努力,在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和提高學生語文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的成效。但必須正視還存在的問題,才可能真正促進農村初中語文教學的穩步推進。
梳理:農村初中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首先,是語文教學方面的弊端。盲目求新忽視了傳統文化的繼承。母語教育應植根民族文化沃土,繼承傳統語文教育中的積極因素。但個別老師一味求新求變,卻忽略了優秀文化的繼承性。割裂了知識積累和素養提升的關系。語文素養是文化素養的重要基礎,包括語言習慣、文化積累、知識視野、審美情趣等。而有些語文教學卻把知識、能力與價值觀生硬地卸分下來,割裂了語文素質的綜合性。忽視語文教學的民主性。教學是為學生服務,但個別老師對學生對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的好惡不調查,不征求,自己身兼編劇、導演、演員三職,毫不顧及學生的求知需求。
其次,是教師的綜合素質參差。教學藝術性欠缺。在農村初中語文教師隊伍中,教師自身的文化積淀、文化素養普遍先天不足:在課堂教學改革中參與度不高、力度不夠;教師主導、學生主體體現不充分。有些課堂教學隨意性強,流于形式或擺花架子;一些教學手段只是裝門面和做陪襯。教師的觀念與當今的形勢需要不適應。鉆研課標、吃透教材、研究教法、開展教研的氛圍,開展課題研究的積極性不高、動力不足,教學科研層次不高、成效不大,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外活動匱乏等等,以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
第三,是語文學科的地位和學習觀念方面的問題。首先,語文不如數理化顯效快。語文水平的提高,靠的是知識的積累、文化的積淀、情操的陶冶、情趣的激發,因而學生和家長急功近利思想制約著、影響著語文學習。教學條件有限。由于農村學校經濟條件差,教學設施陳舊,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情趣的激發功能低,教學效果差,語文教學總體上還停留在一本書、一張嘴上,若再不夠生動活潑的講授,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興趣也就可想而知了。升學壓力影響教學觀念。由于學習負擔重,因此學校圖書室、閱覽室對學生至少說作用不大,校園文化氛圍沉悶,很難聽到校園廣播的青春歌聲,看不到文化、時事長廊,體現學生才藝的壁報、黑板報不能正常出刊,愛國主義影片很難按要求看到,走出校園去接觸和了解社會、感受大自然幾成奢望等。另一方面,學生偷偷玩手機、癡迷網絡處置乏力部……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寫作水平、創新能力、實踐能力、文化素養與思想情操,幾成難以逾越的高山。其次,按課程設置和開設有畸態。教育部的課程方案,雖然不難不開齊設足,但教學環節的把握和教學效果的完成,的確是一言難盡。一是教育考核機制不合理也產生一些負面效應,二是實現從社會、家長到學校、教師、學生都真正重視起語文來,還有較長的路要走,這不僅影響著高一級學校的生源質量,更影響著學生自身的全面而長遠的發展。再次,是隨著“雙減”的推進,小學教育陡然輕松。這初衷是注重素質教育和全面發展了,但一些小學語文教學仍停留在反復抄字詞、詞解、背范文上,與真正提升學生語文素養有較大差距,這些不能不對初中語文教學產生不利影響。
對策:對提升農村初中語文教學效益的思考
針對農村語文教學中出現的系列問題,一定要從“心”開始,才能真正取得良好效益。
首先,是教師要解決為什么要學好語文的問題。一是《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作為母語教育的語文教育,不能只是對字詞句段篇的分析,同時也要擔負起對民族文化傳承和認同的重任,讓語文教育綻放民族文化的光芒。教育家烏申斯基曾經指出,“在民族語言照亮而透徹的深處,不但反映著祖國的自然,而且反映著民族精神生活的全部歷史。二是理解漢語作為漢民族文化的載體的特質。一方面,漢字的象形、形聲的意向性建構是社會大眾約定俗成的結果,它真實而又客觀地反映當時社會的認知水平和認知成果;另一方面,漢字作為民族思維和交際的書面符號系統,它包羅社會文化的方方面面,映射出社會文化的每一個細節,展示社會文化的多維層面。三是理解語文教師在文化傳承中的角色和作用。是文化的詮釋者,要轉變語文教育觀念,培養民族文化意識,引導學生認同語文中的民族文化,讓語文教育不再是無根的水上浮萍。
其次,是教師要解決作為語文教師的基本素養提升問題。要不斷完善自己的專業知識結構,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藝術水平。因為要給學生一瓢水,教師要有一桶水,甚至一眼泉水,才能在教學中游刃有余。
再次,是期待全社會都對語文重要性形成共識。語文教育對人的一生,對于民族的未來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因此語文教師任重而道遠。各級教育部門應竭力改善學校辦學條件,使學校條件能緊跟時代發的展步伐。
作為農村初中語文教師,更應該扎根農村教育,順應時代潮流,緊跟“雙減”步伐,深挖漢語和漢民族的無窮魅力,以自我語文素養的提升、教學觀念的改變,來為廣大的農村初中學子語文素養提升盡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馬會嬌.淺析農村初中語文教學的現狀和改進措施[J].教育學,2020(02);
[2]羅永剛.淺談農村初中語文教學現狀及有效對策[J].語文課內外,2019(03);
[3]馬鵬飛.芻議農村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現狀及改進措施[J].學周刊,201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