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歌

1 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
形象思維是通過形象塑造對整理進行展現,抽象思維概念上是借助推理去揭示真理。
通常認知中,藝術創作是由形象思維主導的,而藝術家的思維活動不僅局限于遵循認識的一般規律,還圍繞著具體可以感受到的物體形態,同時把豐富的感情通過想象思維的發揮,并結構和具體的物體形態而進行的藝術創作。藝術家世界觀對于其形象思維發揮引導作用,同時也決定著其對生活的理解與藝術素養。
所謂形象思維就是將生活中真真切切的事物、情節以及動作等為原型從而創造出具有代表性的形象,對生活的層次感具有更深刻的體現。
抽象思維,是將事物中非本質屬性予以剔除后通過概念將其本質屬性、共同的部分進行提取,然而這種思維方式并非是藝術形象的單一性質,不能夠忽視對象的個體形態,也不能把現實生活中得來體驗拋開,剩下純概念,把形象思維變成了用形象表現概念的思維。
在全球化背景的影響下,中國社會在都市化的進程中,進入了所謂的E時代,高科技的日益發達逐漸改變了中國人的生活模式,甚至思維方式,特別是對年輕一代藝術家們的創作方法及觀念形成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影響。
2 形象與抽象思維兩者的共同對象
基于抽象思維的特性不難看出,任何事物均可轉變成其概念抽象的對象。
這其中還囊括藝術本身,藝術本身同樣可以成為抽象思維的對象,然而無論對象是什么,形象思維以其獨有的方式將這一對象進行活靈活現的展現,從而塑造出形象思維對象——人。
藝術家作為思維的主體,在創作過程中,深入生活,收集藝術創造的原料。對思維對象的設身處地的體驗,進一步融合對象,并不只是單純的描繪、敘述。
3 創作動機到傳達
簡述創作思維方式后,剩下的就是藝術創作的傳達。將思維轉換為可觸摸的實體。
在創作的首先,產生的是創作動機。每個藝術家的創作動機都是不同的,社會生活對于每個人的影響是繁復而細密的,插畫的創作從平面紙媒到商業衍生品和空間性作品的轉換,因為創作動機的不同使得藝術家要表現得意圖不同。思維到空間的轉碼,是將具象的生活咀嚼提煉到藝術家的抽象性思維后,再以具體的作品形式呈現出來。
阻礙插畫創作的固有的概念性思維,是圍繞服務的,之所以這么說,是由于在漫長的插畫發展史中,始終擺脫不了具有附屬性的插畫定位,即便在今天,插畫作品以不同的形式出現在生活的各處,始終身居媒體信息的傳播功能,所以在這樣的前提下,插畫創作時不得不考慮的總是限制于表現手法,用色,構圖,形象的描繪和語言的運用。
而我認為這些都是表象的桎梏。
4 偶然性的發生
如今的藝術與理念不斷地在更新,插畫創作是形象與抽象思維結合而成的活動,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缺一不可的,抽象思維對復雜思維有高度概括作用,還在于抽象的思考總是在生活使得物象的本質與核心更突出,使插畫創作在尋求新的位置的過程中能不斷接觸本來專業技法以外的元素,對于進行插畫創作意義非凡。
抽象性創作思維從某種特定的存在物中抽取其本質的東西,只有當這種存在是基于一個整體的形態下才可以被呈現出來。在這一整體內,起主導作用的往往是其中一部分或者是特征,而其余特征以及其它方面所呈現出的是隨機和偶然。
偶然性和隨機性的發生使得本質上及其理性的抽象思維變得生動,所以在插畫創作中,明確藝術家的主體意識的情況下,隨機性和偶然性是使得作品鮮活有生命不可忽略的成分。
5 抽象性的創作思維促進藝術向著獨立性轉變
藝術獨立性的轉變源自于抽象思維的有序引導,藝術思維在生活中提取元素,抽象性創作思維的形成和塑造對生活產生了一定影響。提煉性的思維模式轉變了藝術家的對已知世界的認識。
更能創作出新異的對象細節。除此之外,在一些特殊地方的方面需要保持對感官以及細節部分的深入刻畫,對繪畫抽象細節予以有效的維護和保持,盡可能通過全局實現對對象形體與張力的協調和統一,基于整體與細致兩方面對內容進行重新的設定可以使得整部繪畫作用更具審美性、更具獨特性。
插畫創作的形象思維范疇,須有抽象思維參與,兩種思維的相互作用包括分析與概括、全面地接觸,摸索內在關系,特別是在繪畫造型過程中,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兩者相輔相成,任何一方的存在都是極其重要,不可或缺的。
總結
藝術創作者的特性展現需根據對象觀察與自身實際體驗,將個人藝術創作意識予以轉變。并非是將事物單純的融入至思維創作之中。在抽象思維的參與活動中,根據實際情形將思維轉為行動。
這個時代的藝術家,在進行插畫創作的時候,不是意圖描繪對象和服務性的去美化視覺,而是展現的是個人的藝術觀念,此時插畫的性質更多的是創作者和他個人對于生命存在的意識觀念,于是,插畫便不只是插畫,而是,更獨立的作品,來人看到屬于每個獨特個體與這個時代所產生的交互,個人認為:這是藝術最根本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