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祥
摘 ?要:樁基礎以其承載力高、適用范圍廣、穩定性強等特點在高速公路橋梁中廣泛采用,但是,在其施工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本文主要對高速公路橋梁樁基施工要點進行全面的剖析,希望能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公路橋梁;深水樁基;承臺;技術要點
引言
道路與橋梁基礎結構施工過程技術種類繁多,施工過程較長且參建人員眾多,因此技術控制難度相對較大,要根據道路與橋梁基礎項目施工實際情況進行技術方案設置,并要針對施工技術措施進行全面分析,將施工技術要點劃分出來,在施工中強化技術要點控制效力,進而為道路與橋梁基礎結構施工高質、高效推進提供技術保證。
1公路橋梁樁基施工的特點
(1)隱蔽性。公路橋梁樁基施工工程屬于一種隱蔽性工程,與其他工程相比控制難度更大,如果施工中不注意細節問題易發生質量事故。(2)復雜性。公路橋梁樁基在施工時會涉及較多的樁型,每個樁型的施工工藝和技術要求都有較大的差別,在地下施工時也有許多未知的因素。施工進行時會使用很多設備,這些都會增加公路橋梁樁基施工的復雜性。(3)困難性。公路橋梁樁基施工時會受到許多因素的限制,會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施工的程序,增加施工的困難性。(4)質量事故的常見性和多發性。公路橋梁樁基施工的程序和外界因素會影響公路橋梁樁基的質量,公路橋梁樁基施工的大部分工作在地下,其缺點是無法及時發現問題,影響公路橋梁樁基施工的質量,甚至影響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
2公路橋梁樁基施工中常見的質量問題
2.1橋梁承臺混凝土施工質量不佳
承臺是道路與橋梁建設中的重要基礎結構,它的承載能力直接影響著道路與橋梁的穩定性與行車安全,承臺的質量出現問題就會導致其承載能力及應力傳遞能力不足,橋梁上層結構就不夠穩定。但是在實際道橋項目建設中,通常會忽視承臺施工的質控需求,導致承臺混凝土結構存在腐蝕風險,這可能是道路與橋梁基礎施工中混凝土材料的選擇問題導致的,也可能是由于承臺混凝土施工中技術操作不規范,導致混凝土結構在硬化過程中發生了病害而形成了腐蝕通道,尤其是承臺建設區域的地下水位變動情況可能會導致承臺結構腐蝕現象的發生,因此在施工中一定要根據實際需求做好排水降水施工技術控制
2.2公路橋梁樁基沉降問題
公路橋梁施工最常見的是樁基沉降問題,出現樁基沉降問題的原因有很多種,例如,施工設計存在問題、施工材料等。每一個樁基設計形式都不同,樁基設計形式不同導致承載力會出現變化,施工時如果施工人員發現出現預應力過大現象,應對橋梁進行加固處理,避免出現樁基沉降問題。
3水中樁基及承臺施工
3.1鉆孔平臺結構設計
樁基成孔施工作業必須得到鉆孔平臺的支持,利用沖擊錘成孔后放入鋼筋籠,做好打設作業并完成澆筑施工。本工程中除了最為基礎的鋼管樁之外,還使用到了工字鋼(橫梁與分配梁)與貝雷架,形成穩定的鉆孔平臺后,為后續的雙臂鋼圍堰施工提供基礎操作平臺。
3.2橋梁承臺施工技術要點分析
橋梁建設中重要的基礎結構就是承臺,在橋梁承臺施工中一定要注意如下技術控制要點:首先是鋼筋籠安裝技術控制要點,施工前要做好承臺結構承載力需求的分析與驗算,并根據需求進行鋼構件材料選擇,在施工前對鋼筋籠進行嚴格安裝,保證鋼筋籠各結構的垂直與焊接控制效力。其次是模板安裝施工技術控制要點,施工前進行模板材料的表面清理與缺陷檢查,而后根據設計要求進行模板安裝,一旦發現傾斜或者模板不嚴密的情況就要及時調整,以防因模板原因發生漏漿。最后是承臺澆筑施工技術要點,橋梁承臺體積相對較大,在施工中通常采用分層施工技術,澆筑速度與材料坍落度控制要協調一致,同時在分層澆筑施工中要保證下層結構凝固前開始上層結構澆筑,以防承臺分層,澆筑完成后做好振搗,振搗操作避開鋼筋與其他預埋件。
3.3水中樁基施工
(1)泥漿鉆孔
施工現場設置泥漿池,要求位置應臨近鋼護筒,準備足夠的造漿黏土,控制好鉆孔泥漿頂高程,相較于外部水應高出2.0m,并要滿足泥漿壓力超過靜水壓力的要求。工程經驗表明,施工中易出現孔壁坍塌現象,在持續性孔隙滲流之下,將在孔壁上產生泥皮。對此,需要做好鉆機就位前的準備工作,確保各配套設備的性能足夠良好。注重安裝工藝,向護筒中置入鉆錐,要求鉆機足夠穩定。合理調節鉆錐位置,使其與樁孔中心達到完全共線狀態。不同鉆孔階段的方式存在差異,初期應以小沖程開孔的方式為宜,待進入正常鉆進作業時,需轉變為大沖程,并及時排渣。
(2)鋼護筒制作及沉設
沉埋之前需要對下層土層進行勘察,確定不存在障礙物后,再對鋼護筒進行施工。鋼護筒的直徑應避設計樁徑大200~400mm,壁厚約為10mm,利用鋼板進行制作加工。施工過程中,鋼護筒的長度為2~4m。施工時需要由測量人員實施定位放線,護筒中心和樁位要重合,搭設雙層井字架要進行鋼護筒的具體定位,然后施工鋼護筒。在整個鋼護筒的施工中,需要對護筒的偏位及其垂直度進行控制,平面允許誤差不能超過50mm,鋼護筒傾斜度不能超過1%,與此同時,需要對護筒周邊進行人工回填黏土并夯實。鋼護筒埋頂面要超出地面0.3m。其高度應和孔內泥漿面的高度要求相適應。
(3)圍堰拼裝和下放
結束圍堰塊段的固定作業后,便要將與之相鄰的部分吊裝至拼裝平臺上,大致位置處在固定好的圍堰塊段壁板上,在該處通過焊接的方式設置接口板,將其與圍堰板準確對接,隨后再展開后續圍堰的拼裝作業。結束底節圍堰拼裝后,對精軋螺紋鋼進行調節,使其達到相對收緊的狀態。提升底節圍堰,要求超出拼裝平臺的距離達到20cm,延長精軋螺紋鋼,確保底節圍堰能夠有效地下放到水面,并達到水面自浮的狀態。圍堰接高作業時,需要遵循的是按編號對稱的方式,結束拼裝后再全面檢驗施工質量,諸如焊縫質量、安裝精度等。此后,合理調節圍堰入水深度,若僅憑圍堰自重無法達到該效果,可采取向壁倉內灌水的措施。
(4)混凝土澆筑施工
樁基混凝土施工是保障其工程施工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施工單位應嚴格按照施工標準以及技術應用的規范進行混凝土配比和澆筑施工。進行混凝土配比時,需要對混凝土原材料質量形成嚴格的控制,確保砂、石等材料的級配符合工程建設標準,同時需要混合料的最大尺寸和樁基結構尺寸高度匹配,確保鋼筋間距與混凝土澆筑質量得到有效控制;一般砂石原材料應確保其含泥量小于3%石子應選擇的碎石或卵石,其含泥量需控制在l%以下。澆筑導管埋設深度應控制在2~6m內,同時需根據混凝土凝固時間來確定澆筑時長,一般不得超過30min,應嚴格控制時間條件,避免造成混凝土裂縫,影響樁基穩定性。
結束語
綜上所述,大橋深水施工中影響因素錯綜復雜,關于樁基與承臺的施工作業,需從現場地質、水文情況出發,選擇合適的技術,注重對細節的管理,全面確保樁基與承臺施工質量,給橋梁的整體性能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張鐵軍.公路橋梁樁基施工技術要點分析及研究[J].建筑技術開發,2019,46(20):140-141.
[2]杜志峰.公路橋梁樁基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分析[J].科技視界,2019(28):201-202.
[3]肖耀東.公路橋梁樁基施工質量問題及控制措施研究[J].智能城市,2019,5(15):107-108.
[4]何梅麗.公路橋梁樁基施工質量問題及優化措施[J].工程技術研究,2019,4(15):39-40.
[5]樊育通.公路橋梁樁基施工質量問題及控制分析[J].價值工程,2019,38(22):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