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孟旭
摘要:初中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是需要廣大教師加以訓練,本文首先介紹了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了提升學生語文閱讀教學的對策,希望能夠給予語文老師教學上面的幫助。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問題;對策
一、引言
閱讀教學貫穿學生的語文學習始終,在初中階段,語文教師需要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訓練,從而為學生打好閱讀基礎,方便今后的學習,由于當前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存在教師不能結合情境對學生進行閱讀、缺乏對學生的閱讀思維訓練以及缺乏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拓展這樣的問題。為了增強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在閱讀學習的效果,廣大語文老師就需要創新教學方法,想辦法改進學生出現的這些問題。從而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加以改進,起到鞏固所學知識的目的,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提高之后,就可以更好地與老師積極配合,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
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不能結合情境對學生進行訓練
在課堂上,教師沒有創設情景,讓學生結合情景來理解閱讀文章里面的內容。一些教師的閱讀教學方法比較傳統,教師通常采用的方式是讓學生一邊聽老師講的答案,一邊抄寫的方式,學生的閱讀學習變成了死記硬背的過程,最后在引導學生進行檢查的過程中,這樣的結果顯然是不夠合理的,教師沒有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加以培養,閱讀練習的效果有限。久而久之,這種教學方式就會造成一些學生不喜歡上語文閱讀課,對閱讀學習缺乏熱情,不能較好地理解閱讀材料的大意,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總之,語文閱讀教學對學生的語文閱讀非常重要,教師要格外引起重視。
(二)教師缺乏對學生的閱讀思維的訓練
教師需要在語文教學之中訓練學生的思維,學生有了閱讀思維能力,就可以根據教師的講解快速地理解閱讀文段的含義,進而可以回答閱讀材料下面的問題。但是,有些初中語文教師的閱讀教學缺乏對學生閱讀思維的訓練,他們仍舊沿用上課講題或者帶領學生分析文段的教學方式,只是為了讓學生會做這一篇文章的題,而沒有給學生著重講解閱讀方法,沒有很好地開發學生的閱讀思維,這就造成學生拿到一篇新的文章之時,還是不能獨立的回答文章的問題,需要老師帶領才能學習。
(三)缺乏對課外閱讀的拓展
有些初中的語文教師在讓學生進行閱讀訓練的時候,只是把教學內容拘泥于課堂上,沒有讓學習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來增加語文閱讀的量,學生沒有經過量變到質變的階段,就不能很好地掌握閱讀文章的技巧。教師如果只是將學生的閱讀學習內容放在課本上面的文章之上,就會造成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讀的文章太少,基本上是在半知半解的情況進行學習的,學生在課堂學習之中也沒有主動性的閱讀習慣,導致完全是被教師牽著鼻子走,只能在被動的狀態下進行閱讀教學的訓練。
三、提高初中學生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
(一)創設良好的語文情境,提高閱讀效果
基于情景創設的閱讀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深層次的進行閱讀訓練,從而就能很好地體會出文章的大意。可以較好地揣測出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與文章的主旨。同時,情景教學法可以幫助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的環境下進行學習。有助于提高初中語文閱讀課堂質量。教師為了給學生營造出合適的教學情景,比如,情景教學的核心是要激發學生的情感,通過情感的交流使學生可以了解知識,在老師的幫助下深刻地吃透所學到的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學習知識的能力。教師做情境創設要有依據,不能隨心所欲地聯想,要與教材內容相結合才行。一些與之無直接聯系的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理清思路,讓學生明白其中的隱秘關聯。而且提供的情境不可能是單一的,要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通過教材和情景理清這其中的多重關系。使學生主動思考這些情境和問題的關聯,學生有了好奇心就會主動去解決這些問題,就可以較為直觀地理解其中的內容。因為閱讀教學之中的情景訓練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故事,從而能夠讀懂文章,方便解答閱讀文段后面的課后題。
(二)培養學生的閱讀思維
教師在閱讀課的教學過程中,要學會培養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特別是對于一些基礎較薄弱的學生,他們面對一篇閱讀文章,往往顯得沒有頭緒,不知道該如何閱讀。為此,教師就需要在日常的閱讀教學中不斷訓練學生的分析能力,要提高學生的閱讀思維,讓學生拿到一篇新的文段后,可以快速地掌握文段的主旨,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分析,關鍵是要讓學生學思維,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就可以理解議論文、記敘文等不同文章的閱讀方法,從而可以逐漸地掌握閱讀的思維。比如,教師在要求學生閱讀《觀滄海》這一節課的內容中,教師需要要求學生先簡要的瀏覽全文,對照下面的注解可以掌握疑難詞語的翻譯工作,等到學生理解其中的內容之后,可以要求學生思考曹操“治世之才”的評論。在讀完文章后,要總讓學生學到閱讀的思維,逐步培養學生的概括文段的能力。
(三)注重對學生課外閱讀的訓練,延伸學生的閱讀積累
一定量的課外閱讀學習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學生在平時學習或者考試之中就可以快速找到文章的類型,對自己的閱讀能力的提高有幫助。因此,教師應當在課堂上給學生講解提高課外閱讀量的好處,可以適當地給學生布置一些家庭作業,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之中注重不同類型文章的拓展和學習。學生就需要以此來展開練習。另外,大量的閱讀積累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語文核心素養的學習對于當下的語文教學至關重要,教師需要在閱讀之中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訓練,使得學生的學習情況可以滿足教學的基本要求。例如,語文教師在給學生講解《武松打虎》的過程中,就可以適當地為學生普及一些四大名著的背景知識,讓學生可以掌握閱讀文段的主要內容之上,還可以就里面的一些具體情節進行相應的閱讀技巧的訓練,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素養。
四、結論
教師需要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文學創作能力以及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創設教學情境,提高閱讀效果,培養學生閱讀的思維能力以及注重閱讀的拓展延伸來進行閱讀訓練。
參考文獻:
[1]趙守東.淺析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現狀與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9,(10):109.
[2]林慶江.基于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才智,201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