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娟
(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畜牧獸醫服務中心,甘肅定西 748200)
在生產的每個階段,豬都可能會遇到對生長性能和健康造成有害影響的病原體。豬流行性腹瀉病毒(PEDV)和豬丁型冠狀病毒(PDCoV)是危害人和動物健康的腸道致病菌,這兩種RNA病毒都屬于冠狀病毒科,可感染胃腸道的腸上皮細胞(Woo等,2012)。2013年 4月,PEDV在美國被首次發現,臨床癥狀包括腹瀉、脫水、厭食和死亡,其中嚴重的臨床癥狀和死亡率主要發生在乳豬(Stevenson等,2013)。但在試驗條件下,在不同發病率水平的斷奶豬中也觀察到PEDV的臨床癥狀(Madson等,2014)。目前,關于PDCoV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病因學、細胞培養繁殖、基因組測序等方面(韋學雷等,2018;孟麗等,2017),但關于PDCoV對豬生長性能影響的研究較少。有一種觀點認為,PEDV的發病率正在下降,主要是新生豬的問題,但每周仍有新的PEDV和PDCoV病例發生(USDA,2016)。PEDV和 PDCoV對豬生長性能和瘦肉組織增生的影響報道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評估PEDV和PDCov對仔豬感染后42 d的生長性能和組織增生的影響。
1.1 試驗動物、日糧與設計 試驗將平均體重為(10.82±0.78)kg的225頭仔豬隨機分為3組,每組有5個重復,共75頭豬。對照組按照常規飼養(不做任何處理),PEDV和PDCov組分別接種PEDV和PDCov病毒(50單位/mL)。所有試驗組均飼喂玉米-豆粕型顆粒飼料(表1)。
1.2 糞便病毒脫落 分別在感染后1~5 d采集糞便拭子,參考Madson等(2014)的方法進行RT-PCR對病毒進行定量,循環閾值(CT)≤37為陽性,38~39為可疑,≥40為陰性。
1.3 生長性能和組織增生 分別在試驗當天、每周至試驗結束對各重復進行稱重、統計采食量,計算飼料報酬。每個重復隨機選擇2頭豬在感染后3 d和試驗結束時參考Suster等(2003)報道的雙能X射線吸收法進行組織增生和骨密度測定。

表1 試驗豬基礎日糧組成及營養水平
1.4 統計分析 試驗結果采用SPSS軟件Oneway ANOVA(單因素方差分析)法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采用Tukey法進行多重比較,P<0.05表示差異顯著。
2.1 PEDV和PDCov對仔豬糞便病毒脫落的影響 由表2可知,對照組RT-PCT結果均顯示陰性,而接種后3 d PEDV和PDCoV組豬對的感染率最高。

表2 PEDV和PDCov對仔豬糞便病毒脫落的影響
2.2 PEDV和PDCov對仔豬各階段生長性能的影響 由表3可知,對照組和PDCov組較PEDV組末重顯著提高了18.33%和22.60%(P<0.05)。對照組和PDCov組感染后0~7 d平均日增重較PEDV組分別提高了345.45%和300%(P<0.05)。PDCov組0~7 d平均日采食量較PEDV組顯著提高了47.92%(P<0.05),8~14 d平均日采食量較對照組和PEDV組分別提高了36.23%和42.42%(P<0.05),但PEDV組感染后0~42 d平均日采食量較對照組和PDCov組顯著降低了19%和27.03%(P<0.05)。對照組和PDCov組0~7 d飼料報酬較PEDV組顯著提高了446.15%和423.08%(P<0.05),而對照組和PEDV組感染后15~21 d飼料報酬分別較PDCov組顯著提高了59.52%和59.52%(P< 0.05)。

表3 PEDV和PDCov對仔豬各階段生長性能的影響
2.3 PEDV和PDCov對仔豬機體組成的影響 由表4可知,各組豬機體初始成分如脂肪、瘦肉、蛋白質、瘦肉:脂肪、體重、骨礦物質和骨密度無顯著差異(P>0.05)。對照組和PDCov組較PEDV組顯著提高了期末脂肪、瘦肉、蛋白質、體重、骨礦物質和骨密度(P<0.05),但PEDV組瘦肉:脂肪值較PDCov組顯著提高了12.92%(P<0.05)。此外,整個試驗期間,對照組和PDCov組體重、脂肪、瘦肉、蛋白質和礦物質沉積量均顯著高于PEDV組(P<0.05)。

表4 PEDV和PDCov對仔豬機體組成的影響
健康狀況不佳或在高病原負荷條件下飼養的豬,其生長性能會受到抑制。腸道病毒感染胃腸道會導致腹瀉和脫水,并伴隨不同程度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這些臨床癥狀可能是由于消化功能和腸道完整性的改變。Jung等(2006)報道,感染PEDV的豬刷狀緣消化酶減少,與陰性豬相比,接種PEDV的生長豬空腸通透性增加,腸道完整性下降,跨上皮電阻下降。本研究中觀察到的PEDV病毒脫落模式與Madson等(2014)報道的結果一致。
Schweer等(2015)研究報道了接種PEDV的豬平均日增重和飼料報酬會下降。Chen等(2015)用10 mL 3×103TCID 50/mL的PDCoV細胞培養物接種5日齡豬,并報道在接種4和7 d后與陰性豬對生長性能物顯著差異。與PEDV一樣,這些差異可能是由于使用的PDCoV菌株、接種物的毒性、年齡、遺傳、環境條件或健康狀況有關。
在本研究中,與對照豬相比,PEDV組豬在感染后42 d內降低了瘦肉、蛋白質、脂肪和骨礦物質的沉積,但PDCoV組與對照豬沒有顯著差異。關于免疫應激對豬的全身組成和組織增生影響的研究很少。其中,Escobar等(2004)使用連續屠宰來確定整個機體的組成和沉積發現,豬感染PRRSV 7 d后,與陰性豬相比,蛋白質和脂肪沉積分別減少41%和63%,說明PRRS不僅影響組織的短期增生,而且長期減少組織增生。在免疫挑戰期間,在減少采食量的同時還需要能量和營養,這種情況可能分別引起肌肉和脂肪中氨基酸和脂肪酸的動員,從而改變機體組成。在本研究中,接種了PEDV的豬采食量顯著降低,并在接種后21 d開始表現出與對照組相似的情況,但PEDV感染的豬在42 d后組織沉積降低。與對照組相比,PEDV組的蛋白沉積顯著減少,這可能是由于整體采食量減少,因此,能量和氨基酸在體內不同組織中進行了重新分配,這與Orellana等(2012)的報道相似。
組織增生和采食量的減少似乎是病原體特異性,其中只有感染PEDV的豬在42 d出現組織增生和采食量降低。但關于機體組成的減少是否主要是由采食量降低、消化率變化或由PEDV感染本身導致的對吸收后代謝的其他改變引起的還需要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