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宏虹
(瀘州職業技術學院,四川瀘州 646000)
在我國現代經濟體系的新格局下,虛擬經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越來越大,因此,在探討飼料行業升級路徑時需將其與虛擬經濟環境密切聯系起來,從而研究出具體、有效、可行的行業升級對策。飼料行業作為實體經濟企業的一種,與虛擬經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經過進一步分析兩者之間的關系發現,虛擬經濟環境對飼料行業的影響具有雙面性,這對有效利用虛擬經濟思維促進飼料行業升級提供了寶貴的參考價值。最后,考慮當下飼料行業升級所處的困境,以及運用虛擬經濟對其的積極影響,總結出適應虛擬經濟環境的飼料行業升級路徑。
虛擬經濟的內涵和概念界定國內外眾說紛紜。中國學者成思危對虛擬經濟的定義得到了國內學者的普遍認可,他認為,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不同,是一種以虛擬資本為運轉形式,金融交易為平臺的特殊經濟活動(成思危,2009)。虛擬經濟是由實體經濟作為基礎逐漸發展而來的一種經濟形式,且對實體經濟的影響具有雙面性,一方面健康狀態的虛擬經濟能推進實體經濟健康發展,另一方面膨脹的虛擬經濟能引發經濟危機。在分析當前我國社會中的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過程中可以發現,經濟市場中表面上虛擬的資本和原始的資本這兩者之間具有密切的聯系性,并表明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在市場發展過程中具有密切的聯系性,二者必然是在發展過程中互相協同緊密運作,同時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在聯合運作的過程中缺一不可(王亞飛,2020)。健康的虛擬經濟環境通過優化市場資源配置,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持,能有效提升飼料行業的效益,促進飼料行業大步向前發展。同時,動蕩的虛擬經濟市場下,虛擬資本價格的大幅度變動將直接引發飼料行業的資金震蕩,導致個別飼料企業破產。盧卡斯·克霍夫認為,過去的經濟發展把實體經濟放在中心地位,虛擬經濟部門則更多的是作為對實體經濟發展的輔助,但在現在的市場經濟背景下,這種關系發生了對調,虛擬經濟是依據自身的邏輯和規律運行發展的,實體經濟需要適應和遵循這種運行發展規律(盧卡斯·門克霍夫等,2005)。因此,對飼料行業來說,應密切關注和協調好與虛擬經濟的關系,營造健康積極的虛擬經濟市場氛圍,規避虛擬經濟膨脹造成的經濟危機,正確引導虛擬經濟對其的正面影響。
2.1 飼料行業去工業化 隨著虛擬經濟市場的擴大,誕生了各種形式的金融交易平臺,虛擬經濟交易可以隨時隨地進行,使得飼料企業管理層對工作人員的數量和企業工廠的規模有了新的考量與安排。在這種虛擬經濟高流動性特點下,飼料行業為了縮減支出金額,節約成本,將會采取大幅度裁減飼料企業內部各部門的人員措施,最終導致飼料行業整體向服務業傾斜,呈現出去工業化趨勢。此外,Jefferson和 Heathcott(2003)研究表明,飼料企業去工業化除了表現在行業就業數量、質量方面,還表現在與工業化本身相關的社會結構等方面。虛擬經濟環境中,飼料行業內部的數量結構、就業或分工結構、薪資結構、銷售結構等都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變化若未能與時代發展趨勢方向一致,將加重飼料行業結構的不合理。張其佐認為,發達國家金融危機產生的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虛擬經濟過度膨脹脫離實體經濟,因此,作為發展中國家要吸取教訓,防止“去工業化”或“實業空心化”(張其佐,2012)。
2.2 飼料行業差異化 差異化是指企業提供的產品和服務與競爭對手形成差別,獲取更多的競爭優勢。虛擬經濟的不穩定性特點直接關系飼料行業的差異化。在虛擬經濟背景下,飼料產品的價格受商品價值影響遠遠少于市場環境變化,飼料行業的發展因行業內掌握科學技術的水平高低、數據信息庫的大小、融資渠道的多寡、資本的投資力度等而日益呈現出差異化發展趨勢。首先,產品的差異化。科學技術和信息技術水平高的飼料企業能生產出更多性價比高的創新產品,金融項目與原有飼料產品的結合也能產生新的產品發展方向,樹立產品新形象,構建產品的差異化。其次,客戶的差異化。飼料企業依靠金融服務提供的信用額度數據可以獲取更加真實的市場信息,對消費者群體進行細致劃分,有利于飼料企業對不同消費群體提供個性化服務,同時篩選和剔除個別信用破產的消費者。最后,營銷的差異化。虛擬經濟通過資本運作為飼料行業提供融資渠道和資金支持,不同飼料企業的資金不同采取的營銷模式和營銷策略自然也不盡相同。
2.3 飼料行業虛擬化 虛擬經濟最根本的特征就是虛擬性,虛擬資本的產生天然具備了虛擬特性,它是一種幻想出來的資本額,是對未來的固定收入流再現階段的一種體現,是虛擬的(王業棟,2011)。傳統的飼料行業大多都是依靠現實資本流通和運用得以生存、運行和發展。但在虛擬經濟環境下,國債和股票等一些金融創新產品在飼料行業中不斷涌現,使得飼料行業衍生出各種形式的虛擬資本,促使飼料行業不斷朝著虛擬化方向發展。因此,從根本上,虛擬經濟的虛擬性直接影響飼料行業的虛擬化程度,決定了飼料行業的虛擬化進程,虛擬環境中飼料行業虛擬化儼然成了一種發展趨勢。
3.1 融資難困境 在飼料行業升級過程中,常見的數據信息少或信息不對稱這兩種情況都會導致飼料行業的融資渠道受限。在獲得市場數據信息過少的情況下,飼料行業對經濟市場的認識比較模糊,做出錯誤的判斷甚至無法做出判斷,進而造成飼料行業發展停滯不前的不良影響。另外,飼料企業雙方由于獲取信息的多寡而形成信息不對稱現象將會導致資源分配不均的局面。飼料行業資源在難以得到充分利用的情況下,金融機構為了規避風險會提升飼料行業借貸成本,造成飼料行業融資貴。此外,由于我國金融市場尚未發展成熟,未能建構出高效安全的交易機制和生產出創新型金融產品,飼料行業的融資渠道也很少。因而,飼料行業升級過程陷入了融資貴和融資少的困境中。
3.2 利潤低困境 在新時代背景下,飼料行業升級后利潤低主要存在兩種情形:一是由成本高導致的飼料行業實際利潤低;二是虛擬經濟擠壓了飼料行業原有的利潤份額。與金融和房地產業等這類虛擬經濟行業不同,飼料行業作為實體經濟行業的一種,需要投入更多的原材料購買資金和生產設備購買資金、大規模工廠建設和運營資金、生產技術人員工資和培訓資金。飼料行業的生產成本過高導致其生產利潤極少。再者,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相對,虛擬經濟企業可憑借以錢生錢活動快速獲得更多的利潤,飼料行業這種實體經濟企業則要求企業的長期妥善經營來產生利潤。在此基礎上,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之間會產生較大的利潤差額,更多生產資料將向虛擬經濟傾斜,加劇虛擬經濟對飼料行業利潤的侵占。
3.3 營銷差困境 現行虛擬經濟環境下我國飼料企業存在一些營銷問題,如飼料企業營銷管理難以適應飼料市場的變化;飼料行業技術有限和營銷管理知識匱乏;營銷模式和營銷策略未成體系(黃小燕,2020)。綜上所述,飼料行業升級階段營銷差最根本的問題是飼料企業管理層對飼料經營的知識水平和認知程度不高,依舊把產品生產、加工與銷售放在重要戰略地位,而忽視了現行飼料市場的變化,沒有對消費者的新需求做出回應,營銷模式和營銷策略與當下飼料市場脫節嚴重。由此可見,飼料行業高層轉變觀念,創新出適于虛擬環境下的飼料營銷方式是走出營銷差困境的根本之策。
4.1 調節融資結構,保障健康發展 飼料企業可依靠虛擬經濟提供的融資支持,調節融資結構,解決飼料行業升級過程中的融資難困境。總體上,虛擬經濟環境下飼料行業資金的交易成本和融資成本會呈現出明顯降低的趨勢,易于飼料行業融資。這是因為虛擬經濟具有高流動性和高獲利性,社會閑置資本會積極投入到股票、債券等虛擬資本上,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資金支撐,拓寬實體企業的融資渠道、減少融資成本,可以在效率、數量、成本等方面滿足生產者的要求(陳峰,2018)。具體地,飼料行業利用虛擬經濟做好升級,從調節融資結構中兩種融資方式入手。間接融資(銀行體系)可以有效規避由數據信息少或信息不對稱導致的風險,直接融資(證券市場)能解決資源配置不合理和資源配置效率低下的問題。
4.2 降低運營成本,擴大利潤空間 任何一個行業經濟發展的最終目的都是實現成本最小化和利潤最大化,行業升級更是如此。對飼料行業來說,借助虛擬經濟達到降低運營成本擴大利潤空間的目的是切實可行的。這是由于虛擬資本具有多樣性、高流動性及可轉換性的特點,能幫助企業用較低的風險和成本積累實物資本存量(陳峰,2018)。在具體操作上,將金融業的多元化供給服務和飼料行業的多元化需求相匹配,調整金融行業的壟斷利潤,縮小金融行業與飼料行業之間的利潤差距,促進金融資源更多地流向飼料行業,增強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疏通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之間的收益互導,實現虛擬經濟與飼料行業的良性循環發展(張璐昱,2020)。
4.3 轉變營銷模式,拓展銷售市場 傳統飼料行業營銷模式往往只局限于飼料商品的質量把關上,較少關注現代消費者需求,限制了飼料商品的銷售市場。虛擬經濟與此不同,除了關注飼料商品,把滿足消費者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放在中心地位,注重顧客這一長期的隱性消費要素(劉思峰等,2011)。飼料企業將虛擬經濟思維應用于行業中,革新企業營銷模式,挖掘和分析消費者需求,十分有利于其把握飼料行業市場戰略布局。當前飼料行業與虛擬經濟結合的實踐中創造出一種符合新時代消費者需求的新的銷售模式——不透明銷售,大大拓展了飼料行業的銷售市場。從壟斷和競爭兩種情形考察采用不透明銷售的企業的動態定價決策問題,得到不透明銷售戰略能增加企業利潤的結論(Jerath等,2009)。
市場經濟蓬勃發展的今天,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關系緊密,要提出飼料行業升級路徑就不可能脫離虛擬經濟環境背景單獨討論。健康的虛擬經濟環境和過度膨脹的虛擬經濟環境對飼料行業發展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應,前者推動飼料行業升級進程,后者阻礙飼料行業發展,甚至可能導致飼料行業破產。在當前虛擬經濟背景中,飼料行業升級發展存在一些發展困境,飼料行業需要善于利用和發揮虛擬經濟的正面作用,采用調節融資結構、降低運營成本、轉變營銷模式3種方式,擺脫當前發展困境,最終贏得飼料行業成功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