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艷華
(濮陽職業技術學院,河南濮陽 457000)
如今飼料禁抗法規已經落實,在動物營養中使用草藥和香料作為抗生素替代品在動物生產中越來越有吸引力,這些替抗產品顯示出廣泛作用,如消化刺激、抗微生物、抗病毒、促進生長和抗氧化(王緒海等,2019)。甘草在我國是傳統藥物,具有香味和甜味,主要歸因于其所含的茴香腦和甘草酸(魏勝利等,2012)。甘草酸是一種三萜皂苷,是甘草根提取物15%~20%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其次是黃酮類化合物甘草苷元、甘草苷元和異甘草苷元,有研究表明,甘草提取物具有抗腫瘤、抗病毒、抗炎、免疫調節和胃保護等積極作用(Bahmani等,2015)。此外,Asgary等(2007)報道,當甘草粉經飲水補充給家兔時,可降低血脂,增加血清總蛋白及其組分,最終改善健康狀況。Oganesyan(2002)發現,甘草降低了血液過氧化氫酶活性,增加了應激抵抗力。上述研究都將甘草的積極作用與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聯系起來。但對肉兔生長性能和肉質的影響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評估在日糧中添加不同水平甘草提取物對肉兔生長性能、屠宰性能及肉質的影響。
1.1 試驗設計 試驗將240只平均初始體重為(764.45±17.54)g的6周齡肉兔隨機分為4組,每組3個重復,每個重復20只,即對照組和3個處理組,其分別飼喂基礎日糧(表1)、基礎日糧+3、6和9 g/kg甘草提取物。試驗到肉兔12周齡時結束。

表1 對照組日糧組成及營養水平
1.2 數據記錄 在6、9和12周齡對肉兔按重復進行稱重,每周記錄1次采食量,在第12周試驗結束用上述數據計算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
1.3 屠宰性能和肉質 試驗結束后,每個重復選擇體重相近的5只兔進行屠宰,稱量屠體重,分離頭、肝臟、腎臟、腎周圍脂肪、肩胛骨脂肪和可分割部分脂肪,稱重。同時用pH計和肉色儀分別測定肌肉pH和肉色。分別收集胃、盲腸內容物,測定pH,參考Badr等(2011)測定盲腸內容物微生物含量。
1.4 統計分析 數據采用SPSS軟件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用“平均值±標準誤差”表示,P<0.05表示差異顯著。
2.1 對肉兔生長性能的影響 由表2可知,3 g/kg甘草提取物組肉兔在9和12周時的體重最低(P<0.05),但在6周時各組無顯著差異(P>0.05)。對照組與處理組對6~9周、10~12周肉兔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的影響無顯著差異(P>0.05)。9 g/kg甘草提取物組肉兔在6~12周時的日增重最高,分別較對照組和其他兩組顯著提高了3.29%、10.59%和5.13%(P<0.05),但對照組整個試驗期(6~12周)的料重比較3個甘草處理組分別顯著降低了3.65%、6.05%和4.35%(P<0.05)。
2.2 對肉兔屠宰性能和肉質的影響 由表3可知,3 g/kg甘草提取物組屠體重和屠宰率與對照組和6 g/kg甘草提取物組無顯著差異(P>0.05),但較9 g/kg甘草提取物組顯著降低了8.04%、2.18%(P<0.05),9 g/kg腎周圍和可分割脂肪相對重量較對照組顯著提高了27.55%、33.67%(P<0.05)。3和9 g/kg甘草提取物組肌肉pH顯著高于其他兩組(P<0.05)。各組肝臟、腎臟和肩胛骨脂肪相對重量及肉色無顯著差異(P>0.05)。
2.3 對肉兔胃腸道pH和微生物的影響 由表4可知,各組肉兔胃、盲腸內容物pH及盲腸內容物厭氧菌、大腸桿菌和擬桿菌數量無顯著差異(P>0.05),但6 g/kg甘草提取物組梭菌較對照組顯著提高9.09%(P<0.05)。

表2 甘草提取物對肉兔生長性能的影響

表3 甘草提取物對肉兔屠宰性能和肉質的影響

表4 甘草提取物對肉兔腸道pH和微生物的影響
本試驗結果顯示,試驗開始時各組肉兔的體重無統計學意義,盡管隨著日糧中甘草提取物含量的增加,體重呈遞增趨勢。家兔對飼料的氣味和性狀有偏好,甘草提取物組采食量提高的原因可能與其所含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如甘草酸和草酸)有關(Kao等,2014)。但出乎意料的是,3 g/kg甘草提取物組生長性能較差,作者推測甘草提取物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對家兔食欲的影響呈劑量依賴性。
日糧中添加甘草提取物,特別是最高添加量9 g/kg時,可增加家兔屠體重、屠宰率,這些指標的增加伴隨著較高的胴體肥度。眾所周知,胰島素在動物新陳代謝中起關鍵作用,因為它會抑制脂肪分解,刺激脂肪細胞中的脂肪生成(Stahl等,2002)。甘草酸被認為可以提高脂蛋白-脂肪酶的表達水平,這是一種參與脂質代謝的酶,可能是胴體性能提高的原因(Eu等,2010)。目前關于甘草提取物對胴體肥度影響的研究較少。Myandoab和Mansoub(2012)報道,甘草提取物可以降低鵪鶉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在高水平甘草提取物組家兔中發現較高的胴體占比可能與此部分脂肪增加有關。
在集約化飼養過程中,因消化系統紊亂而引起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情況發生在斷奶前后。甘草提取物及其生物活性化合物(甘草酸和黃酮類化合物)對革蘭氏陽性和革蘭氏陰性微生物(如大腸桿菌)均表現出很強的抗菌活性,并在體外得到證實(Badr等,2011)。在本研究中,各組肉兔胃、盲腸內容物pH及盲腸內容物厭氧菌、大腸桿菌和擬桿菌數量無顯著差異,但6 g/kg甘草提取物組梭菌數量顯著高于對照組。此外,在整個試驗過程中死亡率非常低,只有6 g/kg甘草提取物組死亡了1只。同時,盲腸在兔子消化過程中起關鍵作用,而代謝紊亂可能是導致消化紊亂的直接或間接原因。但考慮到死亡是個例,不能證明日糧甘草提取物添加水平與消化障礙之間的關系。
日糧添加9 g/kg甘草提取物可以改善肉兔日增重,提高屠體重和屠宰率,并具有降低盲腸內容物病原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