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彩芬
摘要:勞動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課程之一,加強對小學中高年級的勞動教育,符合我國教育發展的要求,同時在學會的發展中,能更好的鍛煉學生的勞動技能,使學生在勞動教育的學習中,掌握實踐的能力,有助于將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勞等多方面發展的綜合性人才。
關鍵詞:新時代教育;小學中高年級;勞動教育;全面發展
勞動教育能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點和勞動態度,熱愛勞動和勞動人民,養成勞動習慣,勞動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成長的必要途徑,具有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的綜合育人價值。十八大以后,在理論研究、政策文件、社會輿論等合力的推動下,勞動教育成為教育領域的焦點。各種相關的教育活動也越來越多,勞動教育的正確觀念或行動重新回歸,在教學的過程中,加強對小學中高年級的勞動教育,首要應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同時在教育的過程中要結合實踐,讓學生參加到實際的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本文將針對新時代小學中高年級的勞動教育方法進行討論,具體內容如下。
一、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價值觀
勞動教育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了解人類的歷史首先是生產發展的歷史,是勞動人民創造的歷史;懂得辛勤的勞動是建設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根本保證;勞動是公民的神圣義務和權利;懂得輕視體力勞動和體力勞動者,是數千年來剝削階級思想殘余;懂得把腦力勞動同體力勞動相結合的重要意義。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價值觀,養成勞動的習慣,形成以勞動為榮,以懶惰為恥的品質[1]。特別是中小學階段的學生,在情感態度以及價值理念上,還未能形成完整的體系,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同時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將實際生活中的勞動模范的事跡在課堂上向學生進行講解,同時通過具體的任務實例,將正確的勞動價值觀向學生進行展示,使學生通過具體的任務事例,能感知到勞動的光榮性,同時形成以勞動為榮的品質,在對高年級學生的教學中,學生具有了一定判別是非的能力,但對于勞動的概念以及意義仍存在誤區,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結合我國發展的歷史,將勞動的價值以及勞動對于社會生產的意義告知學生,使學生在對歷史的思考中,認真審視勞動的價值和意義,同時在潛移默化中樹立學生正確的勞動價值觀。
二、注重學生的勞動技術實踐
在勞動教育中,教育的過程要遵循教育的實際,符合學生年齡特點,以體力勞動為主,注意手腦并用、安全適度,強化實踐體驗,讓學生親歷勞動過程,提升育人實效性[2]。根據各學段特點,在大中小學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系統加強勞動教育,使學生能有勞動技術實踐的機會,小學中高年級要注重圍繞衛生、勞動習慣養成,讓學生做好個人清潔衛生,主動分擔家務,適當參加校內外公益勞動,學會與他人合作勞動,體會到勞動光榮。初中要注重圍繞增加勞動知識、技能,加強家政學習,開展社區服務,適當參加生產勞動,使學生初步養成認真負責、吃苦耐勞的品質和職業意識,普通高中要注重圍繞豐富職業體驗,開展服務性勞動、參加生產勞動,使學生熟練掌握一定勞動技能,理解勞動創造價值,具有勞動自立意識和主動服務他人、服務社會的情懷[3]。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課程的設置,中小學勞動教育課每周不少于1課時,學校要對學生每天課外校外勞動時間作出規定。職業院校以實習實訓課為主要載體開展勞動教育,其中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專題教育不少于16學時。普通高等學校要明確勞動教育主要依托課程,其中本科階段不少于32學時。除勞動教育必修課程外,其他課程結合學科、專業特點,有機融入勞動教育內容。大中小學每學年設立勞動周,可在學年內或寒暑假自主安排,以集體勞動為主。高等學校也可安排勞動月,集中落實各學年勞動周要求。同時勞動教育的內容應符合學生發展的需要,同時在此基礎上體現時代的特征,適應科技發展和產業變革,針對勞動新形態,注重新興技術支撐和社會服務新變化,深化產教融合,改進勞動教育方式,強化誠實合法勞動意識,培養科學精神,提高創造性勞動能力。
三、重視學生勞動教育的評價
重視學生的勞動教育評價能使學生在勞動教育的過程中更具有方向性,同時通過勞動教育的評價能對課程中的教學效果以及教學的質量進行反饋,在小學階段,學生參與公益勞動的時間應不小于30課時,初中階段學生不少于80課時,在確定的課時要求下,對學生的勞動結果進行評價,同時對于中高年級的學生,應將勞動素養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制定評價標準,建立激勵機制,組織開展勞動技能和勞動成果展示、勞動競賽等活動,全面客觀記錄課內外勞動過程和結果,加強實際勞動技能和價值體認情況的考核,建立公示、審核制度,確保記錄真實可靠[4]。把勞動素養評價結果作為衡量學生全面發展情況的重要內容,作為評優評先的重要參考和畢業依據,作為高一級學校錄取的重要參考或依據。
參考文獻:
[1] 盧美琴. 淺談新時代小學勞動教育的策略與方法[J]. 學生·家長·社會:學校教育, 2021,001(008):1.
[2] 余文森, 殷世東. 新時代中小學勞動教育的內涵,類型與實施策略[J]. 全球教育展望, 2020, 049(010):10.
[3] 林東. 淺談新時代中小學勞動教育的困境與路向[J]. 課堂內外:教師版(中等教育), 2020(007):2.
[4] 振華 趙, 梅 趙, 麗萍 任. 如何把新時代勞動教育融合在小學語文課程中[J]. 教學方法創新與實踐, 2021, 004(00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