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 孫斌斌 趙嘉樂 吉小磊
摘要:放眼近兩年,隨著特斯拉國產化,造車新勢力也開始放量交付。而在新勢力銷量明顯增長的同時,傳統車企也在新能源汽車賽道中展開競爭。時代總是永不止步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希望通過梳理和剖析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歷程及現狀,展現其如何在困難重重中尋求生存,并為我國造車新勢力的發展提供思路。
關鍵詞:新能源;發展;挑戰
一、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綜述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全世界汽車業的共同目標。不同國家對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愿景是不同的,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愿景是“從汽車大國走向汽車強國”。不同國家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技術路線也是不同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趨勢同樣體現在發展技術路線上的不同。經過十多年的培育,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尤其是純電動汽車領域,發展成效十分顯著,產業核心技術日漸成熟穩定,產業鏈及配套基礎設施不斷得到完善,產業已經基本走完了最初的孕育期,正在大踏步進入快速成長期。我國新能源汽車進入加速發展新階段,成交量連續5年居全球第一,累計推廣超480萬輛,占全球一半以上。但是近兩年全球疫情的肆虐,對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也影響頗深。疫情影響下汽車生產產能受阻,湖北等地區的汽車生產產業鏈停止,導致汽車供給不足,國內汽車生產企業在國內的供應鏈只能等待相關的疫情緩解之后,才能恢復生產,對于新能源汽車來說,對其產能影響重大的國內電池生產商的停工停產,也直接導致了其產量停滯。據悉,受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影響,2020年前9個月,國內汽車累計銷售1711.6萬輛,同比降幅收窄至6.9%(前8個月為9.7%)。2020年1-9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3.8萬輛和73.4萬輛,同比分別下降18.7%和17.7%。
二、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挑戰分析
首先,新能源汽車作為新興事物,整車、電池等技術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加之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新能源汽車的規模效應也還沒有體現出來,這就造成了它的價格仍然相對較高。而前幾年,國家為了發展和推廣新能源汽車,制定了有力的補貼和鼓勵政策,一是資金補貼范圍的擴大有力促進了銷售量的高速增長。二是我國限購城市紛紛在2014年出臺新能源汽車上牌的優惠政策,這也導致了新能源汽車購買量的快速增長。綜上所述,財政補貼政策是新能源汽車銷量大幅增長的最重要的推動力量。而近兩年,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很多車企其實還沒有行成規模效應,技術也還沒有大階段的突破,價格(成本)沒有做到降低,這就使得它的價格會相對較高,但新能源汽車的駕駛體驗和保值率總體和燃油車對比,優勢不大,甚至其貶值更快,所以取消補貼之后,貨比三家的消費者對現有新能源汽車的需求量會下降。
其次,新能源汽車行業巨頭特斯拉在中國建廠對本土新能源車企挑戰巨大。斯拉是新能源汽車的巨頭,在國際新能源汽車領域具有較大競爭力,特斯拉在上海建立超級工廠,這意味著特斯拉已經看上了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這塊“肥肉”,按照設計產能預計,特斯拉上海工廠2021年產能將達到50萬輛,這些產能將大部分銷往中國市場,這必然會給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帶來巨大沖擊。如特斯拉品牌Model3已降價至30萬區間以內,從而使Model3進入大眾市場消費區間,而且特斯拉Model3還有一定的降價空間,這必然給比亞迪、小鵬等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帶來巨大沖擊,甚至重構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格局。許多新能源汽車企業都面臨著銷量下滑、生存壓力加大等問題,特斯拉進入中國市場必然會進一步加劇國內新能源汽車企業之間的競爭,將更多缺乏市場競爭力的新能源車企淘汰出局。
最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掌握核心技術對新能源車企至關重要。而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問題就是充電問題。充電問題中最重要的又是充電樁數量和充電速度。以充電樁為代表的充電設施,是新能源汽車獲得能源補給的基本途徑。充電設施數量的多寡,直接體現出新能源汽車用車的便利性。雖然經過幾年的建設與發展,我國充電設施布局已有很大的改觀,但充電設施數量不足現象并沒有得到多少改觀,充電設施數量與新能源汽車保有量之間嚴重不匹配。充電速度和續駛里程一樣,決定了新能源汽車的實用性,它主要取決于電池技術和充電功率。電池技術的發展,使新能源汽車具備了使用直流快充的能力,充電時間也從原先的十幾小時降至現在的一個多小時,30分鐘充滿80%電量也已實現。但與燃油車加油相比,新能源汽車充電速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推廣應用的效果。所以,新能源汽車企業需要重點研究電池續航和充電速度的技術升級,這是一大挑戰,既關系到受眾的核心關切,又決定企業的生存優劣。
三、結束語
在當前能源日益短缺的局勢下,汽車成為了不可再生能源的主要消耗產品,我國屬于發展中國家,人口數量龐大密集,對汽車的使用和依賴性相對較強,是世界上人均擁有汽車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龐大的汽車基數和能源消耗情況,為我國帶來了巨大的能源壓力,也加快了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因此,依靠新能源進行驅動的汽車勢在必行。總體而言,新能源汽車代表了世界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是未來世界汽車產業的制高點,是世界各主要國家和汽車制造廠商的共同戰略選擇。從國家戰略的高度來審視,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新一輪的經濟增長點的突破口和實現交通能源轉型的根本途徑。我國新能源汽車企業必須積極行動起來,參與到這場全球性的新能源汽車的競爭當中去,勇于迎接挑戰,才能抓住這次難得的歷史機遇,實現我國汽車工業的跨越式發展。
參考文獻:
[1]邵繼紅, 陳滿. 新能源汽車自媒體營銷現狀及對策研究分析[J].2021(2020-36):58-59.
[2]崔勝民.新能源汽車概論[M].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20.4.
[3]邵繼紅,陳滿. 新能源汽車自媒體營銷現狀及對策研究分析[J].中國集體,2020(36):2.
[4]陳麗雅,陳敏敏.新能源汽車發展與前景分析[J].南方農機,2021,52(23):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