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保障制度旨在解除人民群眾的疾病后顧之憂,能否切實保障全民不因疾病影響、減輕群眾就醫負擔、增進民生福祉、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是醫療保障的大勢所趨,更是形勢所迫。為確保醫療保障制度的有序運行,我認為應當從以下四方面持續發力。
一、規范醫療保障制度
醫療保障制度旨在為全民提供清晰、理性、穩定的預期,為確保制度得以實現,一方面要堅持共建共享原則,堅守互助共濟本質,讓參保者、用人單位、政府與社會真正合理分擔籌資責任,特別是需要確立人人參與、人人盡責的互助共濟機制;另一方面也要明確醫保經辦服務機構、醫療機構、醫藥機構及行政主管部門的權利與義務,規范相互之間的關系。
二、建立多層次醫療保障制度體系
基本醫保制度覆蓋范圍廣,發揮著醫療保障的主體作用,但面對廣大參保人員的多樣化、個性化需求,仍有無法滿足或保障不到位的地方,這就需要有多層次醫療保障制度體系,一方面要有以政府為主導、依法強制實施的基本醫療保障(基本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各行為主體承擔的是法定義務,享受的也是法定權益 ,避免任何邊界模糊可能導致的權責失衡后果;另一方面也要有由市場或社會主體主導,政府只根據需要進行政策支持或行為引導的補充醫療保障(補充醫療保險、商業健康保險、慈善醫療),充分調動市場主體與公民個人的積極性,以達到壯大醫療保障與健康服務需求的目的。
三、明確醫療保障經辦機制
醫療保障經辦是醫療保障制度實施的根本保障。針對目前醫保經辦機構存在的職責不同、權責不一致、信息不統一等諸多問題,應當按照統一原則,明確統一的醫保經辦機構性質、基本職能以及基本運行規范與技術手段,以為加快健全醫保經辦機制并提升其治理能力提供有效保障。只有統一服務標準,才能實現服務的規范化和流程化,也才能實現服務的自動化和流水線操作,效率的提高才有保證。一是制定統一的基本醫療保障經辦規程,確保業務經辦的規則和流程統一,特別是業務流程。如果業務流程存在地區差異(特別是不同地區業務辦理的先后次序是完全相異的)將會嚴重影響全國統一的醫保信息平臺的順利開發;即使勉強開發出來了,也將會影響到在地方的部署實施。二是統一基本醫療保障同一支付方式的待遇算法。算法不統一意味著待遇享受的不統一。在同一個統籌地區,這個問題也許不存在,因為同一個統籌地區待遇算法是統一的。但對跨統籌地區異地就醫患者而言,算法的差異將會導致明顯的待遇差異。例如:兩名患者分別在兩地參保,因同一種疾病在同一家醫院治療,花費金額一樣,兩個參保地均規定,異地就醫的醫療費用個人先行自付比例為10%,一個參保地算法是全部醫療總費用先由個人自付10%,另一個參保的算法則是政策范圍內醫療費用個人先行自付醫療費用的10%,由于不同的算法導致兩人醫保報銷的待遇差距十分明顯。
醫療保障制度直接關乎14億國民的醫療保障權益,高質量醫療保障制度是醫療保障制度體系有序與健康持續發展的根本所在,也是社會各界的共同期盼。
作者簡介:車洪杰,女,1975年7月16日出生,現在于東遼縣醫療保障局任職,本科學歷,職稱: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醫療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