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海玲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體框架更加明確了核心素養在教學中的目標及重要任務。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指出“堅持科學有效,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可見過程評價、增值評價、綜合評價也已經成為教學改革的重要任務。教學評價是落實核心素養的重要環節。筆者在廣泛的課堂調研中發現多數教師還是以分數評價為主,沒有很好地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筆者在初中生物“活動·感悟”教學法研究中開發、實施了“四驅動”評價體系,從關注學生生命成長、體現增值、情感道德、素養發展等方面出發,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四驅動”評價體系簡介
形成性評價又稱過程評價,是在教學過程中即時、動態、多次對學生實施的評價,它注重及時反饋,用以強化和改進學生的學習?!八尿寗印痹u價體系是注重過程、增值、綜合的評價方法。教師通過“課堂過程評價”記錄學生學習過程的表現,發現學生的增值變化;利用“個性趣味評價”促進學生個性思維的發展,激勵學生的特長發展;采用“創意作業評價”將課堂與實踐有效鏈接,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創新思維的發展;通過“紙筆分數評價”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該評價體系的基本模式如圖1所示。
2“四驅動”評價體系實施
2.1“課堂過程評價”—記錄過程,發現增值
“課堂過程評價”目的是記錄學生課堂學習過程中在紀律、思維、個性創新等方面的表現,驅動學生每節課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效率,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評價表見表1。
學生1為規范組長,負責組內同學的紀律管理及評分。具體的評分細則可以由全班學生共同商量制定,如“不尊重別人隨意打斷別人發言扣一分;上課走神扣一分”等。
學生2為學案組長,負責組內導學案的完成情況及評分、習題的訓練等。導學案不僅能記錄學生的思維過程、思維發展,也能將知識落實到紙面上,起到鞏固知識的作用。學案組長不僅要給出評價分數,還要督促、指導本組學案完成。
學生3為合作組長,負責組內的合作學習管理和評分,包括合作步驟的確定、合作中的發言方式(中心發言式、指定發言式、組內議論式或兩兩配合式等)等。
學生4為記錄組長,負責組內的回答問題和講解的記錄和評分。這個任務比較簡單,可安排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擔任。
同伴的評價和自我評價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自主意識和責任意識。“課堂過程評價”激發了每個學生參與學習和評價的積極性。葉圣陶曾說過“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說就是形成良好的習慣”。“課堂過程評價”不僅讓學生人人有事管,還能從過程入手、從習慣入手、從全面發展入手來督促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學習品質的形成,并且可以通過定期的反饋、不同時期的對比,清晰地展示學生的增值情況,促進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的提高、發展。
2.2“個性評價”—張揚個性,發展特長
生物學是一門自然科學,它反映了千姿百態、變化莫測的生物世界。而學生本身也是一個能動的生命體,有自己獨特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對生物科學素養的興趣和發展潛力各有側重。因此,教師要在學習過程中以學生個性特點為基礎,以學生內在需要為核心,讓學生的個性在寬松、自然、愉悅的氛圍中得到釋放,展現生命活力?!叭の秱€性評價”策略如圖2所示。即教師在課堂中根據學生的特長表現,給學生一個相應的小星作為獎勵。除了圖2所示的項目,也可以根據學生的表現,增設如小播報員、公益小使者、小醫生等特長的項目。例如,教師對在實驗中能執著探究的學生,獎勵一個“探究星”;對能講述科學家故事的學生,獎勵一個“故事星”;對能積極幫助組內學生學習提高,獎勵一個“愛心星”,等等。
評價是否保證了所有學生的成功,則需要從發展性評價來考察每一位學生的個性是否得到彰顯、能力是否得到提升來實現?!皞€性趣味評價”激勵了學生的各方面素養和個性特長的發展,并且能關注學生情感、人生觀、價值觀的發展,有著其他評價方式無法實現的功能。另外,教師還能通過小星——小達人——小能手的進階過程,實現對學生的增值評價。
2.3“創意作業評價”—融入實踐,鼓勵創新教師要善于從實踐的層面,引導學生探討或嘗試解決現實生活問題,促進學生提升開展生物學實踐活動的意愿和社會責任感?!八尿寗印痹u價體系中“創意作業評價”可以將學生的知識與生活、生產實踐相連
接,使學生融入實踐,發現創新。例如,在學習“開花結果”一節課前,教師布置制作各種花結構的貼圖或干花標本的作業。在學習“傳染病及預防”前,要求學生調查身邊的傳染病,搜集“新冠疫情”的案例,播報“新冠疫情科技新進展”;學習后,要求學生參與自己居住小區的防疫工作,宣傳防疫方法,對網絡上不科學的言論通過科學解釋進行“辟謠”等。學習“動物的運動和行為”一節后,布置學生制作“關節講解小視頻”;學習“病毒”后,布置學生制作病毒模型。
這樣指導學生運用生物知識參與社會議題,走進生活探究、體驗,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使學生成為健康中國的促進者和實踐者。
2.4綜合運用紙筆評價,促進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培養科學思維
紙筆測驗實施方便,評分也較為客觀、迅速,是一種有效的資料收集方式。紙筆測試在測量知識與技能的學習成效,綜合分析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等素養差異的考核上,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紙筆評價包括課堂小測、周測、月測、單元測、階段測等。
2.5利用反饋獎勵策略,保持長久激勵機制
及時反饋的評價能使師生充分認識到自己的得失,以便于及時調整教與學的方法策略、“四驅動”評價的反饋、獎勵策略見表2。
這樣,教師通過階段性評價反饋,讓學生從學習過程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及時調整和改進,并且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激發對生物學科的學習興趣,進而生成自信——我能行,且“我要做,因為我能行”的欲望。另外,教師每學期都注重縱向、增值的評比,使學生在與自我的縱向評價過程中不斷地超越自我,從而促進個體綜合素養的提高。
3“四驅動”評價體系反思
3.1扎實培訓,人人是評價者
“四驅動評價”體系中小組長的安排是根據“組內人人參與,人人有事管,人人都是管理者、評價者”的原則,最大限度地調動全體學生積極性,小組內每個人都安排了不同的任務。教師首先要對學生做好培訓,通過集中培訓、反復培訓、個別指導等方法,讓學生明確任務,清楚評價的標準。有時,教師還需要反復培訓,個別指導,力求讓全體學生能迅速把握評價標準,做好評價的工作。
3.2過程監督,公平合理評價
在評價過程中,各小組學生可能因為自己的理解不同,從而使評價標準出現偏差。這就需要教師做好評價過程的監督與指導。實施初期可能問題較多,教師可以對每個小組的評價逐一查看,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若發現個別問題,可及時找相應的組長談話,再次培訓讓其端正態度,掌握好評價的任務。
3.3結果反饋,激發學習內驅
反饋是評價的重要環節,教師一定要高度重視,不能有評價、無反饋,那樣學生也會不重視評價的過程,參與積極性受到打擊。良好的評價反饋能促進學生反思。教師要引導學生不僅是跟別人比,更重要的是跟自己比,發現自己的進步和特長,明確今后努力的方向。對于表現突出的、有進步的學生,教師要大力表揚,使學生從肯定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自信,激發學生內驅力。
參考文獻:
[1]吳舉宏,學科核心素養與關鍵能力評價框架的內在理據及實踐路徑[J],中學生物教學,2019,(5):8.
[2]趙德成,教學中的形成評價:是什么及如何推進[J]教育科學研究,2013,(3):47-51.
[3]吳舉宏,.給生物教師的101條新建議[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