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若萍,林俊榮,陳 譽,楊東群
(惠州市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麻醉科,廣東 惠州 516000)
近年來,以病例為基礎(CBL)教學模式和循證醫學(EBM)教學模式被廣泛地應用于臨床教學中[1]。EBM 是多種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在用CBL 教學模式對臨床專業實習生進行帶教時,帶教老師為實習生展示典型病例,指導其對典型病例進行分析,可促使其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技能結合起來,使其能夠更快地適應臨床工作[2]。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討CBL 聯合EBM 教學模式在臨床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2018 年12 月至2019 年8 月期間在某醫院實習的60 名臨床專業實習生。這些實習生的學歷均為本科學歷。采用隨機分組法將這些實習生平均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在對照組實習生中,有男性實習生22名,女性實習生8 名;其年齡為22 ~24 歲,平均年齡為(23.35±0.34)歲。在研究組實習生中,有男性實習生23名,女性實習生7 名;其年齡為23 ~25 歲,平均年齡為(23.54±0.45)歲。兩組實習生的一般資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
采用傳統的單一灌輸式教學模式對對照組實習生進行帶教,方法是:帶教老師根據《內科學》、《兒科學》、《婦產科學》、《外科學》等教材中的相關內容開展臨床帶教工作。帶教老師采用課堂講授、多媒體教學、課堂小組討論等方式對本組實習生進行帶教[3]。采用CBL 聯合EBM 教學模式對研究組實習生進行帶教,方法是:1)在授課前3 d,帶教老師選取與教學內容相關的2 個病例。將本組實習生分為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的組員自行選出組長。2)帶教老師將臨床教學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臨床教學工作的內容是導入病例。帶教老師先向實習生教授理論知識,然后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臨床實訓教學。帶教老師為各組實習生發放實訓教學課程病例資料,組織各個小組的實習生召開會議討論病例的情況。討論結束后,各個小組之間相互協調,將整理好的病例資料交給帶教老師,以便帶教老師確定第一次臨床實訓課程的具體課時。每個小組的組長依次上臺匯報,帶教老師在組長匯報結束后進行點評,指導小組成員進行討論,確定病例分析中存在的問題。第二個階段的臨床教學工作的內容是提出問題,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小組成員查閱相關資料,針對患者存在的問題確定最佳的治療方案。組長對相關資料進行整理,交給帶教老師。第三階段臨床教學工作的內容是對實習生進行情景模擬訓練。在第一、第二階段的臨床帶教工作結束后,實習生針對選取的典型病例進行情景模擬訓練,小組成員在情景模擬訓練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情景模擬訓練結束后,帶教老師點評其中存在的問題。上述三個階段的臨床教學工作結束后,各個小組的組員完善匯報材料,并撰寫心得,將匯報材料統一交給帶教老師,作為出科考核成績的一部分[4]。
1)帶教結束后,對兩組實習生進行考核。考核的內容包括客觀題和主觀題兩種題型。總分為100 分,客觀題的總分為60 分,主觀題的總分為40 分。2)采用自制的教學方式滿意度評分表評估兩組實習生對接受教學方式的滿意度。此表分為教學措施、教學目標、教學積極性、教學結果四項內容。每項內容的滿分為25 分,總分為100 分。評分≤59 分,表示實習生對教學方式不滿意;評分為60 ~80 分,表示實習生對教學方式滿意;評分為81 ~100 分,表示實習生對教學方式非常滿意。總滿意率=(滿意人數+非常滿意人數)/總人數×100%。
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均采用SPSS 22.0 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 標準差(±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 <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實習生的客觀題得分、主觀題得分及總得分分別為(58.36±1.38)分、(36.95±2.49)分、(94.32±7.22)分,對照組實習生的客觀題得分、主觀題得分及總得分分別為(49.26±1.26)分、(30.25±2.25)分、(80.35±6.58)分,組間相比,P <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實習生考核成績的比較(分,±s)

表1 兩組實習生考核成績的比較(分,±s)
組別 例數 客觀題得分 主觀題得分 總得分對照組 30 49.26±1.26 30.25±2.25 80.35±6.58研究組 30 58.36±1.38 36.95±2.49 94.32±7.22 t 值 4.4405 5.4816 5.5902 P 值 0.0000 0.0000 0.0000
研究組實習生對教學方式的總滿意率為93.33%,對照組實習生對教學方式的總滿意率為73.33%,組間相比,P <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實習生對教學方式總滿意率的比較
臨床各科室對收治的患者進行診療的方式存在差異,采用科學的方式對臨床醫學專業的實習生進行帶教具有重要的意義。在采用單一灌輸式教學模式對臨床實習生進行帶教期間,帶教老師只是將教材上的理論知識通過灌輸的方式教授給實習生,實習生無法將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進行有效的整合,教學效果并不理想[5]。
CBL 教學模式和EBM 教學模式都是臨床上較為常用的教學模式。CBL 教學模式是以病例為導向,借助相應的問題展開臨床教學,可提高其對學習的主動性及積極性[6]。研究發現,采用CBL 教學模式對臨床實習生進行帶教,可借助典型病例的講解促使其將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培養其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分析、歸納、判斷的能力,使其在實際的案例分析中掌握相關的疾病知識[7-8]。將EBM 教學模式應用于臨床教學中,可以激發臨床醫學專業實習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培養其EBM 思維及創新能力,提高其系統陳述歸納問題、檢索相關文獻、批判性評價的能力,使其掌握主動學習的方法和途徑,了解患者所患疾病的發病機制、發病原因、診斷標準、鑒別診斷方法、治療方式等知識。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將CBL 聯合EBM 教學模式應用于臨床教學中的效果較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