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宇 蔣葵
摘 要:在全球數字化變革、“數字中國”和“數字經濟”發展背景下,傳統零售商業企業需要快速融合新興技術,進行主動地、系統性地數字化轉型升級,創新和重塑企業文化、業務模式管理模式,發展新業態形式,貫徹數智化升級路徑,實現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零售商業;數字化轉型;數據;企業管理
一、零售商業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背景
數字化轉型是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為驅動力,以數據為關鍵要素,通過實現企業的生產智能化、營銷精準化、運營數據化、管理智慧化,催生一批新業態、新模式、新動能,實現以創新驅動的產業高質量和跨領域的同步發展。數字化轉型是發展“數字經濟”的必要環節,是“數字中國”建設必然要求。零售行業歷經集貿式零售、連鎖店式零售、電子商務式零售發展到新零售階段,數字化進程貫穿零售發展之路。新零售階段零售業向全渠道化發展,更重視渠道的融合和消費者體驗。在疫情影響下,以零售為代表的眾多行業在線上營銷渠道的布局上面臨更大的機遇和挑戰,因此用好數據也成為企業需要長期投資的能力,數據資產化已成為數字時代下企業的重要需求。零售商業企業應更加專注于自身的數字化轉型,利用大數據改善企業生產、渠道、銷售和運營,精細化地解決企業增長核心問題,建立更加有效的發展策略。
二、零售商業企業數字化轉型面臨的挑戰
(一)數字化轉型存在認知困惑。在新零售時代,零售企業在企業信息化架構POS、ERP、WMS基礎上,紛紛搭建DMP、CRM、CDP的以幫助企業更好地應用數據。這些管理信息系統是信息數字化和業務數字化的有效實踐,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企業業務信息化要求。由于專注于業務的信息化升級,企業管理者難以突破固有的傳統信息化認知瓶頸,無法從組織、業務、管理與服務模式創新或產業鏈的角度理解數字化轉型本質內涵。
(二)標準化實施難度大,數字化轉型困難。很多數字化轉型企業致力于業務標準化與流程優化改造,標準化設計可以大大提高銷售效率,但不同銷售市場中標準化執行程度不同。與汽車等工業產品的“標準化,流水線,大規模生產”的模式不同,零售商業市場具有“個性化,強關聯”的特點,市場細分程度高,銷售流程標準化程度低,前端銷售人員專業水平較低,數字化轉型實施難度較大。
(三)缺乏合適的數字化技術人才梯隊。數字化轉型要求企業高層管理者對企業和行業發展有比較深刻的理解,并且對數字化技術有一定掌握程度。企業必須清楚數字化轉型需要什么樣的技術,時刻跟進新技術的進展和在企業應用的前景,由此才能對人才需求有清晰明確的策略,才能完成企業戰略落地。對于零售商業企業而言,數字化轉型專業人才本身儲備不足,以高薪聘請外部人才很難在短時間形成較為明顯的轉型效益,在互聯網科技企業的跨界布局基建行業的競爭格局下,傳統零售行業對高級信息化人才的吸引力降低。
三、零售商業企業數字化轉型策略
對于零售商業企業而言,數字經濟時代促進了其“人貨場”的數字化轉型進程,改變了三者之前的關系,創造出了新的價值創造模式。其數字化轉型要始終堅持深度發掘產業鏈價值,提升自己產品和服務的競爭力的目的。通過數字化技術盤活企業數據資產,推動企業文化、業務流程、組織架構、管理模式、商業模式的創新轉變。在實施過程中要堅持一把手原則,統一共識,持之以恒,保證轉型工作的連續性。
(一)轉型要思想先行,文化重塑。思想轉變與企業文化塑造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初始動作,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先決條件之一。零售商業企業全體人員尤其是決策層需要提高認知、轉變思想,能夠基于企業優劣勢、行業發展趨勢以及國家戰略,正確認識數字化轉型的含義、目的和方法,理解轉型背后的內外部需求。要建立起以客戶需求為中心,以數據為資產,以技術為手段,以人才為依托,以流程和組織優化、業務和商業模式創新為最終落腳點的數字化轉型思想路徑。
(二)創新與優化組織架構,提升企業管理效率。隨著企業數字化進程的推進,組織架構形態隨之不斷進化。企業要從業務組合、協同方式和管理層級創新優化組織架構,實現組織架構由分散多層的金字塔式結構向敏捷性高效率的扁平化組織結構轉變,以快速適應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組織架構的功能要逐漸由管控向賦能轉變,促進員工自我激勵與驅動,共同推動企業價值實現。
(三)重構與優化業務流程,打通數據流通渠道。組織架構的創新優化推動了業務流程的重構與優化。企業要根據數字化轉型要求和實際業務特點,對現有工作流程的梳理、重構、優化,形成一套高效、標準的企業業務流程體系,打破企業部門間業務數據壁壘,通過數字化技術實現部門間數據的快速流通和整合,為企業管理提供全局的決策數據支持。
(四)創新和探索新業態形式,發掘市場新機遇。隨著零售市場復雜性和數字化管理要求的不斷提高,消費者對零售企業的數字化產品和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線上和線下零售緊密結合的經營模式,促使智慧生活無人超市、社區團購、超市智能購物車、智能屏幕商店、線下體驗店等新零售業態形式的產生,打破了線下渠道和線上渠道的壁壘,更好的滿足了消費者需求。零售商業企業要進一步探索新的業態形式,促進線上與線下交互融合,承載產品及服務的同時,沉淀數據資產,從數據中發掘新市場機遇,滿足市場對零售商業數字化產品和服務要求。
(五)加強數字化轉型職能部門和人才建設。一是要轉變盡快建立數據管理職能部門,成立工作小組,在決策層設立首席信息官(CIO),制定企業數字化轉型頂層設計,將盡快對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進行布局,以平臺思維構建能力開放的企業數字平臺推進企業數字化轉型工作。二是要建立外部引進與內部培養相結合的復合型數字化人才策略,敢于以數字化產品和服務開展項目,以項目倒逼數字化技術與平臺的改進,逐步積累技術與管理經驗,實現人才與產品服務的迭代成長。
(六)貫徹數智化升級路徑。零售企業提升用戶價值,關鍵在于實現企業數智化的升級,主要包括戰略的升級、業務的創新、深化的用戶洞察、高效的用戶運營、技術的支撐等五個方面,這也是零售企業在數智化升級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探索和建設的能力和方向。需要企業自上而下形成營銷戰略思維的數智化轉型、布局更多創新業務形式推動用戶經營能力、更加重視用戶洞察和預測在企業營銷中的價值、更加高效、敏捷、靈活地展開企業用戶運營工作、結合外部內部力量不斷夯實數智化技術基礎設施建設,五個方面同時發力,才能使企業業務向數字化、智能化轉變。
四、結語
新零售時代,零售商業企業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也是一個復雜的、迭代的系統工程和企業能力全面提升的過程。本文從多個方面對零售商業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轉型策略。在轉型過程中,企業不僅要考慮數字化技術本身的驅動能力,更重要的是從企業文化、組織架構、業態形式、貫徹數智化升級路徑等方面進行優化改造或大膽創新,深入剖析企業以及所處的行業,找到合適的數字化轉型路徑,才能繼續保持自己傳統技術優勢,又能快速響應市場需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郭玥,吳蔚.基于動態能力理論的傳統零售企業數字化轉型探究[J].時代經貿,2021,18(11):5-9.
[2] 中國零售數字化轉型研究報告——用戶數據化價值及企業數智化升級? 2021年[C]//艾瑞咨詢系列研究報告(2021年第5期).,2021:230-268.
[3]匡敏,曲玲玲.我國零售企業競爭力優勢的創新構建[J].商業經濟研究,2018(04):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