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竹意
摘 要:在美育視角下研究高校專業美術教育的發展,是對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加強美育”、“弘揚中華美育精神”這兩個重要時代命題的響應,同時也是以實踐方式對美育建設的理論體系進行論證和完善。筆者從美育的視角來探究高校專業美術教育,側重點在于把美育思想融入具體的教學環節,探索美育思想在美術專業課程中的具體實現路徑。
關鍵詞:美育;美術教育
美育是我國國民素質教育的核心環節,但仍然是薄弱環節。近年來國家大力推崇德智體美勞建設,而美育作為其中的重要部分,被提上了日程。由此相關學者在美育與藝術教育方面進行探討,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范迪安《在美術教育中弘揚中華美育精神》一文中提出美術教育要以“弘揚中華美育精神”為主導,我們需要從中華美育精神的傳統去尋源問道;高洪在《充分發揮美術教育在美育中的重要作用》中強調了美術教育是美育的重要實現途徑,我們需要在教育教學的具體環節中落實美育。關于美育與美術教育的相關研究成果豐厚,但我們要清醒認識到,美育思想的普及難度不小,就高校專業美術教育而言,存在美育思想與具體教學環節脫節的問題,相關美術院校、綜合性大學美術學院在相當程度上忽視其應承擔的美育責任,以為專業的美術教育與美育無關。
近年來,西華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在積極響應國家美育政策的過程中,經學校各部門大力支持,在學校美育中取得較大進展,產出了一定的理論與實踐成果。比如羅祥敏、李永春在《南充市城鄉兩所小學美術教育現狀的對比研究》一文中關注到小學美術教育爆發出的諸多問題其根源之一也是缺乏美育思想的引領;趙儷芃在《地方師范類高校美育工作的探討與實踐》一文中探討了地方師范類高校美育工作的現狀與不足。總體上看,美育仍是整個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尤其是地級市的美育發展更是由于信息、資源等種種原因受到限制。因此美育如何更好地融入美術教育,對這一領域的具體研究正是西華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美育建設所急需的。藝術教育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和手段,在實際建設實施專業美術課程時,如何將美育思想運用到教學工作中,尤其是在專業美術教育領域中加強美育,是當前美術學院美術教育工作的難點。
2020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根據文件精神,西華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根植傳統文化沃土,豐富藝術實踐活動,推廣惠及全體學生的非遺展示體驗學習等實踐活動,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導向,發揮示范引領作用。逐漸完善以“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藝術為基礎”的美育課程設置,將中華優秀傳統藝術更多的納入到美育課程設計中,充分發掘與利用本地傳統文化資源,將四川地區的傳統藝術作為藝術專業學生的教材教具。一方面既要強調對于傳統技藝的研習,豐富實踐活動;另一方面要將其中的文化內涵加以弘揚與繼承。為更好地踐行“美育”理念,提升教育品質,滿足學生的個人發展需求和專業發展需要,學院以“三位一體”協同育人模式優化人才培養方案,結合涼山幫扶提升工程,搭建美育藝術平臺。以地域特色文化藝術資源(閬中王皮影、儀隴剪紙、南充大木偶、綿竹剪紙)帶動特色課程“民族民間藝術”和傳統藝術創新實踐基地建設。
2021年4月,我院舉行中國民間剪紙藝術的民俗文化專題講座,講座邀請南充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何小鏘老師為同學們講解剪紙文化,何老師從剪紙藝術的起源、表現形式、藝術流派等方面做了詳細的講解,除此之外還現場演示剪紙。講座結束后大批同學表示對剪紙很感興趣,激發了同學們對中國傳統民間藝術的興趣;2021年3月,以國家非遺項目傳承人、工藝美術大師王彪為代表的王皮影藝術團到我院進行了非遺講座與招聘宣講,李永春院長呼吁學生們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具有文化底蘊的非遺項目中來,用專業所學去傳承、保護、開發非遺文化。在高校美育與藝術教育的聯動中,美術學院始終堅持把美育要求落實到教學上。學院重視師范類美術專業學生的美育素養培養,在2021年3月,捐贈160幅學生作品到涼山州喜德縣光明鎮中心小學校,院長李永春帶領3名研究生同學在中心小學開展美化校園的墻繪創作;同年4月,李永春院長又帶領10位優秀同學前往喜德縣為向榮中學畫墻繪,同學們發揮專業所學,為當地學生打造富有特色的校園文化和教室,用藝術作品裝點校園和教室,助力鄉村教育,振興鄉村美育。美術學院致力于讓未來將走上義務教育、社會培訓等崗位的畢業生不忘回饋社會,推動社會美育建設。
學院嚴格落實美育課程開設剛性要求,開設了專業教育課程中的必修課《美學原理》,作為美術學(師范)專業的核心課程,其基本的課程目標是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全面、系統地幫助學生學習美學理論,奠定審美的理論基礎,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文化素養,進而增強對美的鑒賞力和判斷力,提升自覺審美的意識和審美能力,并為今后從事美術教育工作做好理論儲備和美育準備。講授美育與美學知識是高等院校對學生審美教育的基礎環節,加強對美育理論課程的建設,對助力學生樹立高雅的審美觀、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人格有重要意義。作為一名美術專業教師,應該在教育教學中始終貫穿美育,以美育來推進美術教育的發展,同時,豐富的美術資料也是美育的絕佳素材。具體來說,在承擔《美學原理》課程時,教師結合其專業特性,引用豐富的美術或設計材料,如經典美術作品圖冊、優秀設計案例等,從視覺修養角度、創造力角度來培養審美意識,同時強調離開課堂后的審美體驗,引導學生去體味美、感受美,進而鑒賞美、追求美、創造美。
同時,學院致力于推進美育思想進校園,2021年5月,美術學院參與西華師范大學第三十三屆校園文化藝術節戶外展示活動,同學們圍繞彝族文化、民族特色,結合美術學院專業特色,為大家展示了豐富多彩的手工與服裝設計作品;同年6月,我院舉行了美術學院第33屆校園文化藝術節之織美第十屆服裝設計大賽紙板構筑成果展,不僅展現了畢業學生的設計創意,更是豐富了全校同學的校園文化生活,助力學校美育。學院教師在創作中突出美育精神,發揮出了美術創作的引領作用,生產優秀藝術作品成為美育的豐富內容,以國家主題性藝術創作推動美育工作。例如:李蘭平老師作品《圣境》入選第四屆“朝圣敦煌”全國美術作品展并被評為入會資格作品,秦鯖、劉偉等師生積極創作入選四川省黃河文化主題美術書法作品展,秦鯖老師油畫作品《生生不息》入選第九屆北京國際雙年展,等等。美院師生積極準備,潛心創作,致力于生產出高質量的精神產品來回饋大眾,助力社會美育。
2020年10月,兩辦印發的《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提出,應把美育納入各級各類學校人才培養全過程,貫穿學校教育各學段,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其實,如欲提高美術教育的教學成效,美育是一個重要抓手,筆者希望通過此研究理清思路,梳理總結西華師范大學美術學院近年來為響應國家美育文化方針所做出的具體表現,助力美術學科創新發展,完善以高校為首的美育科研平臺,并為提升南充市義務教育階段美育和社會美育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高洪.充分發揮美術教育在美育中的重要作用[J].美術研究,2019
[2]杜衛.當前美育和藝術教育關系的若干認識問題[J].美育學刊,2019
[3]西華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美術學專業人才培養方案.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