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同華
在各種突發的災難面前,許多沒有應變之策的企業瀕臨倒閉,有的直接宣告破產。讓人惋惜的是,當危機到來時,企業無法挑戰這樣的變局。而另外一部分企業,也注定不會一帆風順,但是它們能危中尋機,順勢而為。加快信息化建設成為企業應對危機的救命稻草,這種在動蕩中被重視起來的企業數字化管理進程,在企業數字化管理場景中,時刻發生著變化,最先變的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而人力資源管理最應該變的應是績效管理。
數字是古代印度人在生產和實踐中創造出來的,是一種用來表示數的書寫符號。從數字到數字技術,在于當所有事物被量化為數字,并且通過這些數字,整理、歸納和分析,最終成為一個個數據,并通過數據獲得想要的結果時,數字產生價值而變成一種數字技術。
數字技術驅動著企業管理變革,商業模式也跟隨著無周期地發生著迭代,數字技術帶動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數字經濟創造新的客戶價值,管理創新迎來了“數字化時代”。數字化時代有三個鮮明特征:一切皆可編程、萬物均要互聯、大數據驅動業務。由此推動企業數字化進程加快,信息平臺建設加速,數據共享更加開放,技術人才數字素養不斷提高。
在推動企業管理變革的過程中,企業績效管理原本是將企業戰略目標、部門管理目標及個人奮斗目標層層聯動進行績效考核的工具,但數字化時代,這種層級聯動模式變得更加快捷高效,以客戶為中心的業務流程再造,加快了組織的數字化轉型步伐,大數據時時分析并呈現工作結果,詢問式溝通被網絡溝通新模式替代,使得面對面溝通的情感體驗機會變得越來越少,績效考核的激勵因素在績效管理過程中使用越來越頻繁,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如何實現企業的財務效能和人力資源效能兩個核心戰略目標。
要說績效管理的“變”,先從“不變”說起。 首先是績效管理不會變,績效管理很長一段時間在企業管理過程中,仍然是評價組織管理和個人績效好壞的手段,體現著以人為本的思想,在人力資源管理中處于核心地位。
其次是KPI 不會變,作為績效管理的核心KPI,是卓越績效管理中最重要的環節,同樣也不會消失,只是隨著企業數字化轉型,關鍵KPI 在卓越績效PDCA 管理閉環中,更加量化,對改善管理,實現經營目標,作用越來越大。
再次是績效考核的形式不會變,企業實現戰略目標的有效途徑是績效管理,績效管理的核心是績效考核,考核的目的是實現戰略目標,通過團隊協作和自我管理的績效考核體系,所建立的一套可實現按月、按季、按年適時考核管控的模式。盡管績效考核除了KPI 以外,還可能加上一些其他考核工具,比如KPI+PBC,但在相當長的企業管理周期中,績效考核這種形式還會存在。如這張績效考核表所示:
在這張考核表中,不僅增加了重點工作,而且增加了價值觀維度考核,相關權重可根據不同職位做調整。

?
績效管理的變,首先是戰略的調整與變化,當企業年度規劃調整時,績效管理考核指標與目標就會隨之調整,然后再層層解碼,這是企業發展帶來增長的變化;其次是績效工具的變化,隨著績效管理的實踐,績效考核工具也越來越多,企業根據不同業態和經營場景可選擇不同的考核工具,這也符合VUCA 時代特征。
著名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在《管理的實踐》中強調,“管理是一種實踐,其本質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驗證不在于邏輯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權威就是實踐”。企業績效管理理念體系,也是管理的一種實踐,理論和實踐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績效管理作為一種實踐,就要因經營環境及要求的改變而進行變革。
首先談績效管理的組織變革,績效管理推動組織變革,組織變革是目的,績效管理是手段,組織為何要變革?組織又如何變革? 當企業經營方向、經營規模、經營范圍及經營環境發生變化時,組織就要適時進行調整,保證經營目標有組織去承接,有責任人去執行,有績效管理去考核并確保能實現。
進行組織變革有多種形式,一種是每年底根據企業年度戰略規劃而進行的下一年度的組織規劃;一種是在一個年度規劃內,因經營情況或環境因素等原因而進行的組織結構局部調整;一種是在一個年度規劃內,因業務新增或業務取消而進行的組織重組;另外一種是組織矩陣式管理的變化。組織機構調整時有時會調整領導者,領導者的思路與領導風格影響著績效考核工作,特別是在規章制度不健全、領導權力過大的公司更是如此,戰略調整對績效管理工作也有著決定性影響。比如組織矩陣式績效考核模式:

?
在這張權重分配表中,可根據直線和虛線領導的職責進行權重調整,關于設定直線上級領導權重,則要視直線領導管控需要而定。
戰略決定組織,組織決定執行戰略的人,績效管理體系應隨著戰略與組織的變化而變化。
當組織確定后,要全面審視并重新修改原績效考核管理辦法,配套績效考核管理體系。績效管理體系變革可分為考核周期的變革、考核權重的變革和考核流程的變革。考核周期的變革是指月度考核、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的調整,原月度考核的對象因職級不同或崗位不同可適當調整考核周期,變為季度考核,或某一個指標采用季度指標,其他指標采用月度指標等。考核權重的變革是指,當某一指標連續三個月以上都有達成的情況下,權重要怎樣下調。考核流程的變革是指定量指標能一次審核的不需要第二人審核,定性指標有提供證明材料的兩人審核即可。
所有考核,都須應用,只有應用,才能實現閉環。績效管理的應用,首先是績效考核結果的應用,很長一段時間,被考核人員的認知是考核就是扣工資,以至于對績效考核非常反感,作為管理者,總在平衡績效扣多少分的問題。新的績效管理趨勢,首先是如何激發組織活力,提高組織績效,使被考核者與考核者換位;其次是激活組織人才,提高組織人效,使個體考核與團隊考核融合;最后是增加正向激勵,提高發展動力,使組織更加關注年度績效。
企業管理就是績效管理,沒有績效的管理都是無效管理,但也未必有了績效管理,企業就一定有績效。任何管理思想的變化,都一定是經營環境發生了變化,這跟管理者高深的理論和豐富的經驗關聯不大,主要在于實踐,在于在變化的環境中改善自己,尋找新的生存與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