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貞
(貴州裝備制造職業學院,貴州 貴陽 551400)
近年來電子商務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給實體經濟造成了沖擊和影響,同時也讓實體經濟迎來了一個創新與改革的機遇。實體經濟必須要牢牢抓住機會,充分發揮出自身優勢,轉變傳統經營發展理念,促進與電子商務的融合與聯系,以實現自身更好的發展。
近年來我國電子商務得以蓬勃發展,交易規模日益增加,目前已經占據全球網絡零售市場榜首,跨境電商發展勢頭日趨強烈,同時電子商務和實體經濟之間的融合更加顯著,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投身于電子商務行業,2017 年我國電子商務從業人員打破4000 萬大關,截止到2018 年,電子商務行業從業人員數量已經達到4700 萬人左右(詳細數據見下表1)。

表1 2014-2018 年我國電子商務從業人員(萬人)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智能手機的普及,在很大程度上轉變了現代人的消費習慣,線上消費人員數量逐漸增多,更多企業和商家逐漸開始認識到線上業務的重要性,逐漸投身于電子商務領域,把線上官方旗艦店當成是促進產品銷量提升、增強品牌影響力的重要平臺,進而逐漸拉動了B2C 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2016 年,B2C 電商線上交易額超過2.6 萬億元,在整個電子商務交易規模中占比為55.3%,相對于2015 年同期增長3.2%;從實際增速而言,2016 年B2C 電商市場規模提升31.6%,在很大程度上超出C2C 市場15.6%的增長速度,和C2C 市場逐漸拉開差距(如圖1 所示)。

圖1 2012-2019年中國網絡購物市場交易規模結構
首先,電子商務發展在很大程度上轉變了消費者傳統的消費習慣。實體經濟自2013 年開始,其發展速度顯著降低,這是由于互聯網的普及發展讓電子商務逐漸崛起,尤其是很多品牌陸續設置了電商平臺旗艦店,很多消費者無需出戶即可選擇購買自己需要的商品,這也導致了實體經濟營銷量逐漸降低。同時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也為越來越多互聯網零售商獲得了更好的發展機遇,進一步擴展了其營銷渠道,加之互聯網銷售所需成本更少,商品價格也更具備競爭優勢,可以有效吸引更多消費者前往購買。長期下去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逐漸習慣了在電子商務平臺中選購自己需要的商品,在很大程度上轉變了傳統的消費習慣。
其次,電子商務的發展讓實體經濟的顧客數量急劇降低。電子商務平臺建立之后,以一種現代化的經營模式對過去傳統的銷售模式帶來了很大影響,更多消費者也逐漸發展為電子商務平臺的粉絲和忠實用戶,甚至還存在網購成癮的消費者。即便實體經濟也制定了各種應對策略,如提升品牌影響力、優惠促銷活動等,但依舊不能夠阻擋越來越多消費者選擇網購的腳步[1]。
最后,電子商務的發展降低了實體經濟的效益。首先,實體店鋪借助于優化店內環境來促進消費者購物體驗的提升,其次,借助于降低商品價格來吸引更多消費者,比如說提高優惠力度,增加促銷活動頻率等。即便銷售業績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但也導致實體商鋪提高了自身的經營管理成本,極大壓縮了盈利空間,不能夠獲得長期穩定的發展。
電子商務發展之所以會對實體經濟產生較大的影響,是由于電子商務的運營成本更低,能夠借助于價格優勢來提升自身競爭力。同時電子商務平臺簡單的操作與便捷的消費體驗也能夠吸引更多客戶,消費者只需要進行簡單的操作即可完成商品的購買,足不出戶即可實現一次交易。與此同時,現階段各大電子商務平臺中都上架了十分豐富的商品,幾乎能夠完全滿足現代人的購物需求,無需讓消費者投入更多時間在實體商鋪中搜尋,僅僅需要簡單地在搜索欄中輸入自己需要商品的名稱,亦或是對同類商品進行拍照即可找到。
電子商務借助于上述優勢獲得了極快的發展,也讓實體經濟遭遇了很大沖擊,營業額持續降低,除開餐飲、娛樂等需要現場消費的實體經濟,其他很多實體經濟基本上都受到影響,特別是圖書、服裝等行業,電子商務全面壓制實體店鋪。比如說服裝業,即便實體店鋪借助于打折促銷等活動來提高業績,但并非是長期性的方案,甚至還讓很多規模不大的店鋪紛紛倒閉,對于一部分尚未歇業的服裝廠也可能會因為利潤過低而退出市場。從整體上來說,電子商務和實體經濟相互的競爭日趨激烈,必須要盡快制定有針對性的方案來緩解這一問題。
目前,電子商務逐漸融入到實體經濟的各行業和各領域,實體經濟必須要轉變傳統的思維方式,促進創新與轉型,樹立互聯網經營意識,才可以滿足廣大消費者逐漸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一是應當不斷優化消費者體驗,積極推廣免費體驗活動等相關服務,讓消費者獲得更好的實際體驗,另外還需要盡快推進線上業務推廣,和實體部門相互結合,不斷增強自身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二是應當不斷提升服務水平,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提供更加豐富多樣的優惠政策和全方位的服務,從而不斷擴展客戶來源,提升客戶忠誠度[2]。
通常來說,一般消費者往往不希望在電子商務平臺中選購相對貴重的物品,主要是擔心買到假冒偽劣商品,亦或是擔心所購商品在物流運輸過程中發生磕碰損壞,對商品的質量以及美觀度帶來影響。因此實體店鋪應當通過各種方式不斷優化銷售渠道,促進服務水平的提升,借助于全方位的服務來吸引客戶,同時做好員工培訓,不斷增強員工的專業素質能力,為客戶帶來更加優質貼心的購買建議,把賣方市場轉化為買方市場,讓更多消費者可以在實體店鋪中獲得更好的服務體驗。
首先,政府主管部門應當結合市場經濟的發展情況,對電子商務發展的規律和特征有深入全面的掌握,從而制定更加有針對性地促進實體經濟創新發展的相關政策?;趹鹇缘膶用娉霭l來促進實體經濟與電子商務的共同發展,頒布出臺稅收優惠政策以及經營管理政策,助力實體經濟發展;其次,要盡快對經濟發展重心進行調整和優化,在推動實體經濟創新發展的過程中,以經濟工作重點帶動傳統實體經濟轉型,鼓勵更多專家學者積極開展關于實體經濟和電子商務發展的研究課題;最后,針對電子商務的管理而言,政府相關部門要進一步促進自身管理與服務水平的提升,在開展宏觀規劃的過程中,政府部門應當始終堅持促進實體經濟和電子商務融合為出發點,出臺一些相對寬松的優惠政策,讓區域內實體經濟和電子商務能夠有更多的機會相互合作,共同發展。
對于實體經濟的發展而言,必須要基于消費者的角度來滿足其更多需求,從而吸引和留住客戶。比如說應當為客戶提供更多配套的基礎設施服務,在經營管理過程中為消費者帶來更多的優惠。比如說實體商場能夠積極組織開展優惠券換購、折上折等多元化的促銷優惠活動。同時商場推出的積分卡還能夠滿額抽獎,累積達到消費金額之后,消費者能夠使用積分來兌換一些平時常用的生活用品,通過各種方式來吸引消費者。另外,實體店鋪還需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來制定較為長遠的發展規劃,始終保持積極的經營理念,主動和消費者溝通聯系,掌握他們的需求和想法[3]。
實體經濟在創新與轉型的過程中也能夠依托于互聯網平臺的優勢,積極借助電子商務窗口,特別是針對部分小型零售業,能夠選擇在電子商務平臺中設置自己的網上店鋪,把實體店鋪內的產品與服務羅列其中并加入相應的圖片和文字說明,同時聯合電子商務平臺開展一系列優惠活動,或者以相對實體店鋪偏低的價格放到電子商務平臺上,從而帶動店鋪銷量的提升。對于一部分知名品牌廠家,能夠在電子商務平臺中設置和實體店鋪直接關聯的旗艦店,消費者在旗艦店購買的商品也能夠在實體店鋪進行售后,做到實體店鋪和電子商務平臺的聯動。
電子商務主要是借助于互聯網渠道來進行自我宣傳,讓更多消費者了解和認識電子商務平臺,進而實現自身發展。實體經濟也能夠積極利用互聯網來開展好媒體宣傳,比如說近年來較為普遍的微信公眾號,通過圖文結合的方式來為消費者推送相關文章,讓其了解各種商品信息以及近期開展的優惠促銷活動,或者編寫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內容來吸引消費者關注。同時,對于忠誠度較高的客戶還能夠為其直接發送短信提醒。借助于各種渠道來進行宣傳,不斷提升品牌影響力,促進實體店鋪的經營發展。
從現階段的實際情況而言,電子商務依舊還處在初級發展階段,尚有較多需要優化和完善之處。傳統實體經濟即便遭受到很大的沖擊和影響,但同時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此時便是實體經濟創新與轉型的最佳時機。因此實體經濟要確保自身的持續健康發展,應當積極地和電子商務進行融合,對自身經營管理模式予以創新和改革,努力促進服務水平的提升,優化客戶消費體驗,進而逐漸擺脫目前所面臨的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