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梅
(內蒙古赤峰市第二醫院,內蒙古 赤峰)
子宮癌是女性生殖系統的好發腫瘤疾病,發病率逐年增高,近年來子宮癌還呈現低齡化、高發性等新的變化[1-2]。早期診斷子宮癌的準確率較高,術后5 年的生存率為80%~90%[3]。臨床上多使用子宮癌手術根治治療,其對患者身體和心理造成影響非常大,特別是對患者的泌尿系統會產生重要影響,術后出現泌尿功能障礙,例如尿潴留和尿路感染等情況。為了改善子宮癌根治術后患者的泌尿道并發癥,給予一定護理干預措施是必不可少的。本科室對子宮癌根治術后患者采用的護理干預,獲得了非常好的療效,將具體的研究過程匯報如下。
選擇2019 年1 月至2019 年10 月在我院行子宮癌根治術的64 例子宮癌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研究必須經病理切片確認,并且進行了子宮癌根治術,患者意識清晰、能夠正常交流;排除心理障礙、精神疾病、骨轉移、淋巴轉移等。按照科學合理的隨機方法分為兩組,實驗組32 例,年齡23~65 歲,平均(41.37±2.82)歲,18 例為鱗癌、12 例為腺癌;對照組32例,年齡26~68 歲,平均(42.64±3.12)歲,21 例為鱗癌、11例為腺癌。將各組病人的一般情況進行了比較,沒有明顯的差別(P>0.05)。
患者均實施硬膜外全身麻醉后給予子宮癌根治術。給予對照組一般護理方法,術前做好備皮和消毒等準備工作,給患者講解必要的疾病知識,使其對疾病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其術后第7 天為患者開放導尿管,以后定期每隔4 h 開放1 次,培養患者膀胱功能,在其術后第14 天拔除導尿管,而且囑患者要多飲水和排尿[4]。實驗組在給予對照組基礎上實施護理干預,具體護理干預包括:(1)心理護理:要和患者溝通,讓她們知道子宮癌根治術的手術范圍是將子宮及其周圍附件切除,并且接受這種手術方式,大多數女性患者會排斥這種手術方式,認為這種手術方式剝奪了女性的尊嚴,護理人員要通過對疾病的宣教讓她們知道這是最好的治療的方式,會極大的延長她們的生存期,如果采取保守治療,很大可能癌細胞會發生擴散和轉移,該手術方式也有很明顯的缺點就是對患者來說創傷很大,而且術后非常容易出現泌尿系統的功能障礙,需給予長期留置導尿。通過有效的溝通,會極大緩解患者緊張的情緒,以及加強對該病的認識和理解[5]。(2)尿潴留護理:術后護理人員要鼓勵并且幫助患者積極排尿,增強排尿反射意識,指導患者對與排尿相關肌肉的進行舒縮功能鍛煉,例如陰道、肛門和腹肌等處的肌肉。手術結束后要立即給患者留置導尿,按照實際情況進行放尿[6]。(3)飲食護理:因為手術需要進行全身麻醉,會對消化系統的功能有所影響,所以應該讓患者知道并且絕對遵醫囑術后當天如果不排氣絕對禁止飲食;如果通氣后可以適當進流質飲食,術后飲食應該特別注意,如果進食不恰當食物,會增加患者不適感[7]。(4)膀胱護理:在拔除導尿管前一定要注意做好抗菌方面的處理,使用碳酸氫鈉聯合慶大霉素進行沖洗,避免發生感染。于此同時,護理工作人員要囑患者積極對尿道括約肌等肌肉等進行功能恢復訓練,幫助患者進行適當按摩,增強患者排尿輔助肌肉的功能和自主排尿能力,有利于患者膀胱功能的快速恢復。(5)尿路感染的護理:因為在手術過程中,會有較大的創傷面,術后長期臥床以及留置導尿,泌尿系統感染的可能性很高。護理人員一定要告知患者每日需要多飲水,2000 mL/d,從而會產生對膀胱的沖洗作用,每日為患者進行外陰部位進行清洗和消毒,在導尿的過程中一定要保持尿管的通暢,定時定期更換尿袋。已經可以自主下床活動的病人一定要注意尿管的位置,防止發生尿液發生反流從而引起感染,如有異常需遵醫囑給予處理措施,如做尿培養、藥物敏感試驗等[8]。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術后的泌尿功能障礙發生情況。
本研究采用SPSS 22.0 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檢驗,計量數據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通過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術后尿路感染和尿潴留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
目前對早期宮頸癌臨床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子宮癌根治術,因為手術范圍很大,所以會對患者的身體和心理都會產生極大的創傷與影響。術后放置尿尿管時間一般比較長,還有由于子宮被摘除后,患者的雌激素水平下降,導致尿道周圍的彈性下降,而膀胱的正常泌尿功能會發生損害,患者容易出現泌尿系統的并發癥等情況。所以,在術后一定要加快患者膀胱泌尿自主功能的恢復,改善術后的尿潴留和尿路感染的發生情況,是術后護理工作的中心環節[9]。
現在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的生活壓力也隨之增加、飲食習慣和休息習慣也正在發生改變,年輕化是子宮癌呈現的新特征。世界衛生組織調查數據表明[10],我國子宮癌患者現正以每年數十萬人次在增加,成為了威脅我國女性生殖系統健康的重要病因。雖然目前臨床對于該病診斷較為明確、對其的治療效果也比較理想,但是該術式切除了女性特征器官,肯定會對女性心理產生重要影響。有研究表明[11],超過一半以上的子宮癌患者術后生活會受到嚴重的影響,容易產生焦躁、抑郁、焦慮等心理問題,對未來的人生持一種悲觀態度,長期承受極大的心理壓力。基于此,臨床對子宮癌患者除了早期診斷、盡早治療外,還應關注患者術后生活和心理問題,通過科學有效的護理溝通,消除患者不安的情緒,指導與幫助患者心理健康的重塑。
本研究整理了科室的子宮癌根治術64 例患者,比較了兩組并發癥的發生情況。采用護理干預后:尿路感染的發生率6.25%低于常規護理25.00%,且χ2=4.267,P=0.03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尿潴留的發生率為12.50% 低于常規護理的37.50%,且χ2=4.986,P=0.02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根據研究結果表明護理干預可以有效降低子宮癌根治術后患者泌尿道并發癥,提高了術后生活指數。綜上所述,護理干預可以減少子宮癌根治術后不良反應的發生,為廣大護理從業人員推廣使用提供了科學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