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養老與每個人切身利益休戚相關,一直是民生大事的重中之重和社會關注的熱點焦點。對此,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作出了明確回應:“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大力發展普惠型養老服務。”這標志著我國養老服務從困難老年群體兜底保障逐步向公共服務供給轉變。
7月28日,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舉行聯組會議,圍繞應對人口老齡化推進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情況開展專題詢問,相關部門負責人現場回應省人大常委會委員和省人大代表提出的問題。這也是時隔八年之后,省人大常委會再次就相關議題進行專題詢問。
江蘇是全國最早進入老齡化社會的地區之一,應對日益嚴峻的老齡化挑戰,江蘇的工作扎實有效,成績有目共睹。在省委的正確領導和省人大的監督支持下,近年來江蘇在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上進行了不少探索性實踐,回應民眾訴求,增進老年人福祉,聚力實現民生改善、經濟發展“雙提升”,為全國養老服務發展探索改革路徑、提供江蘇方案——
省人大常委會分別于2011 年、2015 年頒布《江蘇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和《江蘇省養老服務條例》,為全省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省政府先后出臺涉老惠老政策文件60 余個,基本涵蓋養老服務各領域各環節;在國務院督查激勵中,先后兩次入選“落實養老服務業支持政策積極主動、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成效明顯的地方”;9個設區市獲評全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工作優秀等次,數量全國最多;民政部在南京召開全國大城市養老服務工作會議暨全國養老服務推進會議,總結推廣江蘇經驗做法……
頂層設計不斷完善,養老服務事業水平持續提升,老年人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日益增強。但伴隨老年人口高齡化、空巢化趨勢,農村老年人基礎服務薄弱、大城市養老“一床難求”等諸多“痛點”“堵點”問題愈發凸顯,群眾的養老服務需求尚未得到有效滿足。如何破解養老服務有效供給不足、資源配置不均、服務質量不高、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等現實問題,以適應龐大老年群體多樣化多層次的養老需求,是擺在全社會面前的一道嚴峻考題。
令人欣慰的是,此次專題詢問現場,問答雙方坦誠互動,關注的不光有頂層設計的規劃,更多的是具體而微的細節。省人大常委會委員和人大代表們作為提問者,所問問題緊貼實際,切中肯綮。面對詢問,前來應詢的政府職能部門相關負責人真誠坦率,積極回應。“要抓重點,優先保障高齡、殘疾、失獨、失能等重點人群養老服務;要補短板,建立健全養老服務標準體系和評估機制,不斷促進養老服務均等化;要強弱項,加強規劃引領,推進養老服務業硬件設施和人才隊伍建設,提高養老服務信息化水平,并強化綜合監管。”在一問一答中,大家達成共識,增進理解,也必將促進有關問題的有效解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是廣大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更是新時代養老服務的職責使命。我們惟有強化使命擔當、銳意改革創新,才能推動我省養老服務工作再上新臺階,實現養老服務高質量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良性互動和協同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