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清壽



本文對2020年全國I卷理數第21題進行分析與求解,并說明該題與其它同類型試題的聯系與區別,進而歸納總結了處理含參不等式恒成立問題的方法.
點評 將原不等式通過適當的變形,發現不等式左右兩邊是同一個函數f(x)的自變量取不同值時的函數值,進而研究f(x)的性質,將“f”去掉,得到簡單的不等式.
3方法總結
由上面幾道題可以看出,處理含參不等式恒成立問題一般需要對題中所給不等式中的變量x與參數a作合理的變形(全分離,半分離,不分離).
(1)若所作的變形是“全分離”,那么需要注意的是當x趨近某個值x0時,含x式子的分子與分母分別趨近于0時,且最值又剛好在x趨近x0取得,這種情況全分離就失效了,除非高考允許使用洛必達法則.例1中的解法3,雖然當x→0時,g(x)式子的分子與分母分別趨近于0,但是最值不是在x=0處取得,而是在x=2處取得,所以全分離法適用.另外采用全分離時,需要求含x式子的最值,但其往往較為復雜,最值不易求出.我們知道求函數最值的方法常用的有兩種,一種是研究其單調性,另一種是對其通過放縮(往往借助于一些重要的不等式如均值、柯西、絕對值不等式及ex>x+1,Inx≤x-1等等),最后說明等號可以成立.
(2)若所做的變形是“半分離”,這種方法往往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較為常用,這時通常需要畫出兩條曲線,那么需要近可能規范的作圖.
(3)若所做的變形是“不分離”,構造函數時,函數的解析式中帶有參數a.討論單調性時,往往需要分類討論,如何分類討論,或減少討論就顯得非常關鍵.常用的有取一些特殊的值代入,求出參數的可能的范圍,得出問題成立的必要條件,然后由此再作充分的論證,最終解決問題.這種方法縮小了答案搜索的范圍,排除了一些不必要的討論的環節,優化了解題過程,提高了解題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