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作恒
摘 要:隨著我國與國際經濟體系的深入交融,中國經濟轉入了新常態,這對于我國宏觀經濟政策、傳統行業轉型、社會金融戰略部署方面有了更加深遠的影響。金融作為現代經濟體系的核心,經濟的新常態勢必會造成金融新常態的衍化。作為教育領域中的金融數學課程,在應對我國金融新常態的改變的大環境時,也應當順應時代潮流做出對應新的突破。當下各教育院校以及教育工作應當改變教學模式,結合當下局勢去從更多層次、方向的角度開展金融數學課程的建設,從而更好的讓金融數學課程能夠契合我國當下的發展趨勢。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金融數學;課程建設
引言:金融數學課程隸屬于金融學專業,主要培養具有扎實數學基礎,能夠掌握金融數學基本理論以及基本分析方法,能夠運用這些數學與金融的分析方法對經濟與金融信息進行數據的分析和處理,能夠滿足金融、投資、保險等崗位的優秀人才。作為主要應對金融市場所開設的學科,在我國的經濟新常態的大環境中,如何應用好現有的教學資源去提升學生們的專業素質,明確院校的發展方向,也就成為了當下金融專業院校所要重視的問題。
一、金融數學課程目前的建設現狀
隨著我國“一帶一路”政策的應用,經濟新常態也隨著改革的步伐發展越來越快。在這高速發展的背后,經濟體系對于從業人員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了,金融數學專業的教學效率能否滿足現代化我國的發展也就成了當下的重點課題。下文將對金融數學課程建設的不足進行了簡單的分析。
(1)在金融數學課程建設方面,其專業性的培養方案無法更好的契合現代化的金融領域發展,導致了教學質量無法滿足現代金融新常態的發展需求[1]。作為一門覆蓋面廣的學科,金融數學涵蓋了數學基本理論、經濟金融專業知識、計算機相關專業知識。在課程建設方面,教育工作者并沒有將其進行有效的連接,也就使得教學方案出現了斷層。各專項課程都處于獨立學習的狀態,學生們無法從一門單獨的課程中去尋找與其他課程之間的關聯性,也就導致了學生對自身專業沒有明確的定位,進而使得學生的專業性沒有得到有效提高以及進步。再加上部分教育工作者沒有對現代經濟常態有著更深入的了解,也就導致了這些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其教案的編寫與實際的社會經濟脫鉤,造成了學生的學習質量下降。
(2)作為一個理論與實際案例共存性非常強的課程,各金融院校在對金融數學課程建設的重視程度上有所欠缺,這也就導致了教育工作者沒有足夠的課程將復雜的經濟常態與金融數學結合進行講述[2]。例如在概率論和數理統計上,在有限的學時里面將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都講的透徹是不可能的,教育工作者只能通過對一些特性明顯的知識點進行講解,這也就導致了部分學生對于金融數學的本質認知不足。再加上其課程的建設不夠連貫,也就直接導致了學生只會做題、考試,對于金融數學的應用性幾乎沒有。
二、金融數學課程建設改善方案
(1)針對上文中金融數學課程不連貫的現象,各金融院校應當加大投入對于專業課程的定制,要讓所有的專業課程都能進行有關聯的學習,要讓學生明白計算機專業知識與經濟金融專業知識的關聯、明白經濟金融專業知識與數學理論的關聯,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對這些復雜學科進行學習的時候明白其重點方向,知道課程之間的關聯性,也就能夠讓學生確認學習方向和目標[3]。除此之外,金融院校方還應當結合時事,及時引進一些金融數學的前沿課程,要讓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讓學以致用得到落實。要對已有的課程進行調節,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把針對性的課程保留并予以融合,對一些無用課程刪減處理。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教育工作者也應當以應用知識為主體,弱化一些艱澀難懂的證明,從而更好的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金融問題的能力。
(2)在學時方面,院校方應當加大對于金融數學課程學時的投入。要能夠進行有取舍的教學,從而為課程的后續銜接性做好一定的準備。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實際的金融案例去替換金融數學教材中的一些案例,從而落實學以致用。金融數學所涉及的學科較多,這也對教育工作者的基本素養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院校方也應當投入更多的教師資源,通過對教師進行培訓、學習的方法,讓老師走出去,去接受現代化的經濟新常態思想[4]。在通過聘請一些銀行、證券等金融機構的從業人員對教師與學生進行實際講解,從金融行業的發展方向以及對金融常態的發展預測等發面進行講解,讓學生與教師都得到對應的成長,最終實現金融數學課程的完美銜接。要讓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去指導,進一步確保金融數學課程的教學質量能夠滿足現代化我國的經濟新常態。
結語:綜上所述,時代的更迭往往需要大量的人才去支撐社會的穩定,在我國金融行業突飛猛進的今天,能否做好金融數學人才的輸送,滿足我國金融新常態的發展,是各金融院校所需要去重視的問題點。要在現有的教學資源下,探討如何培養更加適應新經濟常態的金融人才,還要確保這些精英的綜合素養、創新實踐能力都能更好的應用到我國的經濟新常態的體系中去。所以,教育工作者不僅要從專業的培養方案入手,還要對金融數學課程的建設有著自己的理解性,才能更好的讓學生們快速的成長,最終為我國的現代化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蔡楊. 課程思政背景下金融類課程建設的探討[J]. 科教文匯(上旬刊),2021(03):120-121.
[2]方杰,劉俊棋,李杰輝. 金融工程專業《金融數學》課程設計及教學改革研究[J]. 金融理論與教學,2021(03):101-104.
[3]劉斌斌,黃小勇,付劍茹. 《金融風險管理》課程“五位一體化”“金課”建設進路探究[J]. 金融教育研究,2021,34(03):76-80.
[4]尚玉皇,Wang Qiyuan. 新金融時代背景下高校金融學科建設問題探討[J]. 高教學刊,2021,7(24):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