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翼翼
摘 要:高等教育改革內容的變化和落實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其中作為高等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高等職業教育的校企融合內容,更是得到了高度關注。因此,研究校企融合背景下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義。下面筆者就對此展開探究。
關鍵詞:校企融合;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
1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的必要性
1.1 民族復興和社會發展的必然需求
目前,高職院校開展實踐育人的具體形式包括主題教育實踐、社會實踐、教育教學實踐等等。高等職業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終目標是為黨和國家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最大的價值是為國家和民族復興作出貢獻,具體要以對于黨和國家以及社會的實際行動來體現。
1.2 高等職業教育提升人才質量的必然需求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育人契合新時代發展的要求。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的實現,對當前的高等職業教育也提出了新要求。構建由企業、家庭、社會等多元主體參與的育人共同體,既可將當代大學生培養的陣地拓展開來,也可將人才培養的空間進行延展,在這種多主體、多陣地、多空間的育人實踐引領下,學生能夠將社會意識潛移默化的轉變為自己的自主意識,將國家和社會的需求轉變為自我需求,自主成長為符合國家戰略發展、契合新時期發展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
1.3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實踐育人共同體工作相輔相成、互為依托
高職院校實踐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環節,通過教科研實踐夯實高職學生理論基礎知識,通過開展專業實踐提升高職學生的專業技術技能,通過進行社會實踐培養高職學生社會責任感、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將各種實踐活動作為育人方法,必須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精神核心來開展,將思想政治教育和實踐育人工作融合開展,真正實現思想政治課程理論和實踐的結合,提升育人效果。
2 高校校企融合背景下思政教育工作的路徑
高職院校應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成立由校黨委總負責的校企融合工作領導小組,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作協調機制,并將校企共建精神融入到工作協調機制中,將大學生德育教育融入到大學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中。以企業為主體,將產教融合的理念做為校企合作的創新點,把企業動態的崗位分析做為人才培養的依據點。學校還要利用好現代新媒體網絡手段,扎實做好思政宣導引導工作。現代新媒體網絡平臺具有事實的及時性、新穎性、思想的多元性、人物的虛擬性和隱蔽性、信息傳播的迅捷性等顯著特征,使得各類多元化的價值觀思想垂直涌噴式的進入網絡空間,網絡媒體平臺已然成為大學生宣傳思政教育的主戰場之一。
在當前校企融合發展的時期,高職院校要使新媒體網絡平臺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聯婚”式的緊密結合,要“因事而化”,“因時而導”,及時、便捷地、高效地將各種關于校企融合的信息傳播開來,讓大學生們能夠第一時間得到第一手資訊,能夠正確認識、了解校企共建的現況,讓大學生能夠做到“知己知彼”。要積極宣傳黨和國家相應部門對校企融合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工作指導方針,宣揚奮戰在校企戰線上的成功事跡和成功案例,堅決抵制別有用心的人或組織團隊散播虛假信息,理清模糊認識。還要充分利用好“大數據”為核心的新興科學技術手段來為宣傳思政教育工作提供幫助。對高校大學生群體特征進行大數據收集,通過海量數據的計算和分析推演,了解當下大學生人員的地理位置分布、身體現狀、心理需求、思想動態等內容,做好思想研判和提前心理干預,有針對性地制定思政教育內容,調節思政教育方式方法。
3 高校校企融合背景下思政教育工作的內容
3.1 講好個人成長
校企合作加快推進了高校企業化進程。學生將面對學校和企業兩種不同文化氛圍,學生進入校企合作單位后,同時具有在校學生和單位實習員工兩種身份,兩種身份的轉換不協調,企業的利益文化導向、企業員工多元化的價值認同、企業文化與校園文化的融合與沖突等,使得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環境更復雜和多變。這就需要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落實的更加細致和到位,更加需要關注學生的個人成長,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德育教育理念思想融入學生個人的思想教育工作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思想觀和世界觀。將個人的成長同家庭、企業、學校、社會、國家多個層次和方面進行結合,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弘揚工匠精神,以一顆螺絲釘的釘子精神,鍛煉打磨自身的成長,從而為今后的國家建設做好鋪墊。
3.2 推揚愛國主義精神
在進行校企融合和立德樹人工作時,要發揮和培養大學生作為國家未來主人翁的責任擔當意識,踐行“位卑未敢忘憂國”、“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回顧我們的文明歷史不難發現,苦難與挫折一直伴隨著中華民族。但是中華民族從不妥協,從不畏懼,從不氣餒,經歷住了無數的風險和考驗,始終薪火相傳,綻放著強大的生機活力,其根本溯源就是中華民族的內涵深處有著無與倫比、持久深厚的愛國主義之情。每當國家或民族遭到重大挑戰或者遇到重大危機時,人民便會紛紛站出來維護國家的利益,愛國主義這一極具感染力、感召力的價值觀念維系著中華民族的團結統一,指引著走向民族復興的前進道路。當代大學生要繼續從中國歷史和中華文明中傳承、繼承和學習愛國主義思想,不能嫌舊摒棄,要繼續傳承和發揚。愛國主義要與個人成長結合起來,弘揚時代主題,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甘于奉獻,擔負起當代大學生的使命擔當。愛國主義要與校企融合事業結合起來,開展深入、持久的愛國主義宣傳,讓愛國主義深入人心,同校企融合事業緊密的融合,參與到校企建設工作中去,培養大學生的匠人、匠心,培養大學生的拳拳愛國心,砥礪愛國之志,實踐報國之行,讓愛國主義精神繼續發揚光大。
3.3 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主體性
在新形勢下,在思政教育過程中要進一步與時俱進,更有效地創新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在其中可以結合學生的實習情況和教育要求,及時有效地開展啟發式、參與式、體驗式、滲透式、咨詢式等主體性德育的相關方法和內容,以此體現出思政教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例如,可以在實踐的過程中,通過啟發式談話的形式,針對道德的問題進行討論和分析,以此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道德原理和道德知識的認知和理解,糾正學生的偏差或問題,也可以通過案例研討的形式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思維認知能力,結合不同學生在學習、交往、情感、就業等一系列相關方面的思想問題,進行針對性的咨詢輔導和教育指導,以此有效解決學生的實際問題,進而體現出良好的教育實效性和針對性。
結束語: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同校企融合建設匯融起來,秉持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教育初心,更好地磨練思政教育基本功,更好為學生做好思政教育工作。而今,在以新時代黨的領導下,高校大學生們奮起拼搏,堅定信心,務實攀登,堅信最終將會成長成才和助推校企建設工作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何佳煒.“大思政”視域下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的困境及對策[J].智庫時代,2019(37):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