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權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工作在扶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如何深入貫徹落實關于完善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講話精神,鞏固和拓展社會保險扶貧成果與推動農村經濟提質增效升級有效銜接,增強公平性、適應流動性、保證可持續性,高質量實施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民生工程,切實增強參保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十四五”期間,如何使城鄉居保制度體系更加完善,參保規模與待遇水平進一步提升,經辦服務更高效便捷,基金管理能力不斷加強,在助力高質量發展、提高老年居民保障水平、現代化進程監測方面發揮更加積極作用,應當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堅持“五個提升”,推進城鄉居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高質量發展。
一、多維度宣傳,促政策知曉度提升。宣傳與服務并重,力爭讓更多城鄉居民納入養老保險體系中,開展有效宣傳是推動城鄉居保高質量發展的前提條件。針對基層存在的宣傳基礎薄弱和工作不到位情況,應將宣傳工作重心下沉到村(居)一線。抓集中性宣傳,搶抓春節前后城鄉居保政策宣傳黃金期,組織縣、鄉、村開展“政策宣講進村入戶”活動,利用鄉村春晚舞臺或召開村民代表會議.抓經常性宣傳,結合傳統宣傳和新媒體宣傳優勢,對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政策開展全方位、多層次、不間斷式宣傳,并注重創新方式方法,同時,在提高參保服務上動腦筋、下功夫,規范簡化參保流程,主動上門咨詢輔導,通過服務促進參保,提高征繳擴面工作實效。
二、多形式引導,促繳費質量提升。引導參保居民多繳費、長繳費是推動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為推市人均繳費水平持續增長,堅持采取政府主導和居民自愿相結合工作模式。一是完善考核機制。科學制定考核辦法,將個人繳費水平指標列入考核體系并加大考核權重,通過明確的考核導向,壓實各級工作責任,形成工作合力,確保繳費水平提升工作強有力推進。二是注重示范引領。充分發揮村(居)黨員代表、鄉賢、村干部等典型示范作用,注重培養“多繳多得”帶頭人,通過現身說法、口口相傳,讓廣大參保居民充分理解“多繳多得、長繳多得”政策,激勵主動提升繳費檔次意愿。三是分類開展動員。對有條件的參保人動員其選擇500元及以上中、高檔次繳費;對經濟條件較好、參保意識較強的動員其選擇1000元及以上高檔次繳費,促進參保結構不斷優化。
三、多渠道發力,促居民養老待遇提升。在不斷推進社保工作的進程中,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調整與探索并重,實現待遇水平由低到高的提升。提升居民養老保險待遇水平是推動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核心任務。要進一步拓寬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籌資渠道,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加大政府對社會保障的投入,不斷提升廣大城鄉老年居民獲得感,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養老保險待遇水平提升工作作為年度重中之重擺上重要日程。一方面積極推動引導選擇較高檔次繳費以提高個人賬戶養老金水平。在確保安全基礎上,推動養老保險結余基金進行市場化、多元化投資運營,實現保值增值。另一方面積極落實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調整機制,主動會同財政部門,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力度,充分發揮社會保險基金的保障作用,努力提高基礎養老金水平,對65歲以上領取待遇人員建立了統一的高齡基礎養老金制度;對繳費超過15年的領取待遇人員建立了加發年限基礎養老金制度,最大化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至廣大城鄉居民.
四、多措施并舉,促經辦服務能力提升。優質經辦服務是推動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要始終樹立社會保險工作“三分政策,七分服務”的理念,經辦服務管理要由粗到精,實現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服務轉型升級,用心搭建和暢通群眾百姓與制度政策間互動溝通的橋梁,扮演好傾聽者、落實者、服務者的角色,著力提升社會保險經辦服務能力,使群眾訴求充分及時反映,政策規定得以完善落實,為民服務更加便利快捷。一是增強服務能力。基本建立了社會保險管理服務體系,形成了以各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為主干、以銀行及各類定點服務機構為依托、以社區勞動保障工作平臺為基礎的社會保障管理服務組織體系和服務網絡,并延伸鄉鎮、街道和社區健全社會保障經辦管理服務體制,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務體系。隨著社會保障事業的快速發展,參保人數和保障對象大量增加,社會保障經辦管理服務能力滯后的矛盾日益突出。要根據統籌城鄉社會保障制度改革進展情況和統籌層次的逐步提高,及時調整和理順社會保障行政管理體制,健全社會保障經辦管理服務體制,著力整合社會保障管理資源,加強基層社會保障服務平臺建設,切實提高管理服務效率。二是增強執行能力。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大力提升社保管理服務的規范化、標準化、信息化水平。整合分散設置的職工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經辦管理機構,優化服務規程。貫徹實施社會保障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形成統一的服務標準體系。三是增強管理能力,要堅持問題導向,緊盯老百姓反映強烈的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認真落實人社系統行風建設要求,實施“快辦”行動,持續推進簡證便民,減少紙質材料提交,全面落實社保業務告知承諾制,為廣大城鄉居民提供高效便捷服務。逐步打通村級服務平臺、開展電子檔案建設、增加部門數據共享等舉措,努力實現參保居民“足不出戶”快速辦理城鄉居保業務,切實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要改變傳統服務方式,由“被動”變“主動”,針對不同人群,特別是老年人、弱勢群體的個性化需求,主動提供多樣化服務,著力打造“暖心居保”。
五、多環節管控,促基金管理水平提升。確保基金安全是推動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底線。社會保險基金是廣大人民群眾的“養命錢”、“救命錢”,養老保險基金作為養老金最重要的來源,增強基金支撐能力、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為守護好參保居民的每一分養老錢,進一步加強社保基金監管,完善預算制度,積極探索社會直接監督的有效方式,提高透明度,使基金在陽光下運行,確保億萬群眾“養命錢”的安全完整。著力構建“事前約束、事中控制、事后監督”的風險管控體系,促進基金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確保社保基金安全運行。嚴格落實“全業務進流程、進系統”,制定業務經辦工作責任清單,明確參保登記、保險費收繳、個人賬戶管理、待遇核發、保險關系轉移接續、基金管理、信息系統管理等七大業務經辦環節防控重點及防范措施,積極防范風險堵塞漏洞。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經歷從無到有的發展,制度體系逐步完善,參保規模與待遇水平穩步提升,服務管理實現由粗到精、基金支撐能力實現由弱到強。但人口老齡化高峰期的到來,是未來幾十年我國養老保險制度面臨的最嚴峻挑戰,必須深謀遠慮,未雨綢繆,深謀遠慮著力轉機制,推動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事業高質量發展,使人民群眾更好分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