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璠
摘 要:為解決在建筑工程項目當中造價預算不合理和成本控制不到位的問題,本文對建筑工程的設計、施工和管理的全過程進行詳細分析,提出在造價和成本管理的過程當中有效地控制對策,以盼為相關施工單位在實踐工作當中提供必要的參考。
關鍵詞:工程造價;概預算編制;成本控制
引言:
隨著建筑工程行業的飛速發展,項目開展周期性和投資量都在進一步增大,給施工單位等造成了一定的經濟壓力,必須要利用有效的預算編制和成本控制方法才能夠對工程項目建設形成更加全面的把握,有效規避造價超支等問題的出現。預算編制和成本控制貫穿在項目的設計和施工過程當中,施工人員要形成正確認知并掌握有效地控制對策才能夠使前期造價方案更貼近于實際投入,有效減少在施工過程當中造成的超支和被動問題,更好地維護了施工單位的經濟效益。
一、工程項目概預算編制和成本控制的概述
(一)概預算的概念
概預算編制工作是建筑工程當中的重要前期工作,對于整體工程的費用使用情況都需要將概預算的編制作為基礎參考數據,對工程造價和后續的成本管理都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施工單位內部均需要建立完善的概預算規劃工作流程,確保設計圖預算、技術把控和成本審核等工作更符合招投標工作的需求。預算編制方案當中充分考慮了企業自身擁有的各項資源情況,包括了人力、技術、設備和資金等,其方案也是最適合企業的個性化內容。概預算編制的工作是一項前期規劃,但是在整個項目的開展過程需要形成動態的調控把握,將成本控制工作形成了動態、提前的模式,更有利于施工企業的發展壯大。
(二)成本控制意義
在工程預算編制的過程中對于建筑建材價格、工程施工方案等都具有重要的調控和影響作用,施工單位必須要予以關注并提前做好處理與管控,確保成本資金能夠有更高的利用率。在項目的招投標工作當中,項目的預算成本是重要的決定因素之一,在許多工程質量、技術相當的情況下,更靠近成本底線的規劃方案中標率也明顯更高。通過對工程建設成本的全面管理,可以更好地幫助施工單位理清工序要求和形成整體把控,確保在實操進行的過程中嚴格根據工程的進度情況來對比項目的成本使用情況,對于避免項目的超支、更改等都具有積極意義,更符合企業自身發展的需求。
(三)工程造價影響
在工程造價的統籌規劃結果會受到材料價格、人工支出、設備應用和項目周期等多方面的影響,必須要掌握詳細的建設數據才能夠更貼近于實際建設花費。概預算編制工作的內容在前期的設計規劃工作當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要求設計人員必須要能夠合理根據建設情況和業主要求對工程的流程進行有效區分,確保每一個環節中的造價定額更加科學合理,使施工單位對造價支出有總體性的把握。在該預算編制的過程中可以分為總編制和分項編制兩種,這和工程造價方案之間有更好的適配性,能夠嚴格根據建設規劃的要求確定造價價格的體系,對于維護建工企業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二、工程造價中概預算編制的基本分類
(一)前期設計預算
由于建筑工程當中的設計規劃方案是后續實操建設的重要參考和指導,在概預算的編制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影響性,必須要從前期設計方面著手做好預算的統籌規劃,使項目的造價支出能夠形成一定的框架體系。在建筑工程的餐具設計當中必須要考慮到項目落實的每一個環節,以造價編制和評定審核的方式對每一個過程的具體花費和當前的市場浮動變化等形成對應的數據表格,使工程建設當中的進度方案和工作量等與預算編制構成有機整體[1]。在預算編制的過程當中還需要考慮到該項目招投標和銀行借貸時需要提供的基礎數據資料,能夠更加有效地保證項目的成功落實。規劃設計當中涉及到的所有預算項目都是基于建設方案和市場信息形成的,為避免在實操過程當中產生成本的浮動問題,需要有意識地預留一定的動態調節空間,確保整體方案科學合理。
(二)施工圖概預算
對施工圖展開了概預算編制工作是切合到實際施工的不同流程和環節當中的,能夠根據不同類型、需求的工程建設情況計算出分項成本,再通過累加求和計算的方式得到整個工程的概預算結果。在施工圖預算計算的過程當中必須要嚴格參考設計模型的方案要求,落實建設過程當中的技術要點交底,以單價和數量的方式詳細列出每一個施工環節當中涉及到的建材和設備,使施工圖的概預算統籌過程更加詳細精確[2]。在施工圖的概預算過程當中對于整個項目的成本投入能夠形成一個清晰的規劃,在管理人員對項目進行招投標和實操管理的過程當中就能夠以這個成本數額作為紅線與動態性的調節,在確保工程項目利潤比例的同時確保質量從而提升項目中標的概率,并避免出現成本超支等損害收益的問題。
(三)工程施工預算
在施工實操過程當中出現到的材料損耗和返工等問題都可能會造成施工成本上升,要求在進行工程施工的預算時預留一定的動態空間并做好現場管理工作,確保嚴格按照工程施工的預算編制推薦項目。在施工過程當中的工序和建材是較為基礎的環節,可以根據接收方案和圖紙規劃設置不同工種的定額預算,嚴格控制在實操建設過程當中的定額成本使用情況。在施工預算的編制當中要體現出用工、用料和用設備等信息,以周密詳細的建設計劃作為施工預算編制的重要指導[3]。施工預算編制在進行成本管控和動態管理的過程當中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在前期編制以計算的過程當中必須要進行反復的驗證,充分結合施工經驗和計算機模型進行校準和討論,以期確定最佳的建設方案。
三、工程造價成本控制的有效對策分析
(一)設計成本管控
在進行工程建設的方案設計過程當中必須全程貫穿成本管控的設計理念,橫向對比不同的設計方案和工藝技術在建設質量與成本投入方面的差異,可通過BIM系統記錄不同方案的詳細造價信息,經過業主和施工單位的共同商討后予以確定,也能夠有效規避后續出現設計變更等問題。由于工程建設的方案設計也屬于項目的建設工期內容,在設計工作開展的過程當中也需要有一定的時限要求,為后續的技術交底和實操建設預留出充足的建設時間[4]。在不同類型的工程建設方面對于數據成本的要求也存在一定的差異,還需要設計人員根據個人工作經驗和業主要求著重進行關鍵環節的反復優化處理,合理平衡工藝技術、建設成本、質量與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二)造價預算編制
在項目工程造價方面的投入對整個預算編制的結果會產生較大的影響,技術人員在工作過程當中必須嚴格遵守流程規范,明確該項目在施工實操過程當中的具體流程和建設指標,合理確定在不同工種和工序過程當中的定額造價范圍,確保總預算數額和實際成本投入之間的匹配性[5]。編制人員要前往工程現場進行實地考察和勘測,詳細掌握地質結構情況和建設強度數據,將其作為確定是掏建設技術指標的重要參考,科學確定施工過程當中所需要的建材規格型號和具體數量,將其作為項目的現場管理和質量驗收的重要依據。造價預算編制工作需要聘用專業的建工人才完成,不僅要詳細了解建筑工程方面的技術要求,還需要有成本管控和基礎的財會理論,使預算編制能夠形成更具可靠性的計劃方案。
(三)完善審核管理
在建設方案和預算編制的文件當中會涉及到不同工種的施工內容,必須要有一套完善的正在審核指標和管理流程才能更好地確定所有數據信息的真實性和有效性,這也給施工單位的工作開展提出了更高的技術要求。造價審核人員必須詳細了解該項目的建設要求和企業內部的資源狀況,包括了流動資金投入和技術設備等信息,在確保能夠有效承接該項目建設的基礎之上選擇更為節約成本和保證質量的方式完成投標和建設,確保在數據的統籌計算上更加縝密真實、建設方案的設計規劃上更加科學合理,避免存在重復或缺漏的問題。目前在建工行業內有對應的法律法規來規范造價審核工作的開展,企業在進行內部預審核時要關注項目的經濟性和可行性,招標單位再進行公開的審核時要確保合法性和公平性。
(四)掌握建材價格
受到建工市場價格浮動的影響,在預算編制過程當中出現的偏差性較大,在部分工程項目當中的影響因素超過了60%以上,必須要運用有效的管控方法來規避支出超標的問題[6]。施工單位可以利用信息化的管理系統廣泛收集建材行業的市場價格概況,如BIM系統內就可以實現自動化的信息更新,也能夠有效保證這些價格數據的真實性,通過變動趨勢有效預測了在未來時間內的建材價格情況,無論是提前采購存儲或編制預算都具有較強的參考性。在明晰建材模塊造價支出的同時,還需要靈活掌握一些大型施工設備的租賃情況,在建設方案的規劃過程當中盡量將所需要的設備實操環節集中在一起,在提升其利用率的同時也能夠達到控制成本支出的目的。
(五)控制設計變更
在施工建設過程當中出現的各類變更問題很有可能會造成建設的返工,而這些不可控因素是造成成本支出的重要原因之一,必須要予以嚴格控制和有效規避,確保前期設計方案和業主需求之間的匹配度。設計人員在工作過程當中必須要積極和業主展開溝通,通過多次的交接及時敲定設計方案當中的一些細節問題,提前做好技術交底和成品展示,防止因交流不到位而引發的變更問題。設計人員在和業主進行交流時可能會存在專業技術溝通不順暢的情況,可以利用三維建筑模型展示的方式以不同的角度和更直觀的視覺體驗有效改善交流的不足。在出現了設計變更的情況下,技術人員應當首要考慮基礎功能的實現問題,盡量少改動原有的設計方案,并對出現變更的建設范圍造價情況重新進行核算,部分超標的金額也可根據約定的合同由甲方予以承擔。
(六)提升人員素質
現場全程管理能夠更好地保證所有施工人員在實操建設過程當中對基礎建材和設備的使用情況,對規避不必要的損耗問題具有積極意義。施工單位要聘請專業的管理人員指導現場工作的開展,在每一個工序落實的過程當中根據其技術特點嚴格落實責任分類制度,確保每一筆支出和報銷的賬目合理合規。施工單位也可請現場的財管人員參與到造價管理和成本控制的工作當中,利用專業優勢嚴格規范相關工作的開展,不斷提升建筑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和專業水平。
(七)落實動態管理
由于建設工程的周期長,在進行管理的過程當中要盡量采用動態更新的方式實行全程的監管才能夠保證在每一個環節處的成本造價支出更符合定額數據。目前在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系統當中能夠有效實現這一需求,如BIM系統當中就可以實現全程的視頻監控和數據統籌,嚴格根據項目建設進度和成本使用情況對后續工程的余量進行綜合計算,技術人員可以通過后臺系統直觀看到在每個工程環節當中的資金使用,一旦發現有部分環節的造價超出了預算范圍會有及時提醒,并動態化的對后續工程的應用比例進行適當調整,有效維護了整個項目建設的成本總額更符合預算編制數據。
四、結束語
總之,在建筑工程項目設計與規劃的過程當中必須全程建立成本管控的意識,明確每一個環節的開展周期和質量要求,確保項目能夠按照時間節點的要求完成。項目單位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預算編制與審核管理制度,多利用建筑工程模型和市場動態信息輔助造價和成本管理工作的開展,嚴格控制在施工過程當中出現的設計變更問題,確保培養和聘用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參與到工程建設和管理過程當中,以現代化和科技化的手段對工程項目的進度、造價形成動態的管理模式。
參考文獻:
[1]袁玉美.裝配式建筑工程造價預算與成本控制問題探究[J].工程建設(重慶),2020(04):35-36.
[2]鄭益來.新型綠色建筑工程造價預算分析與成本控制[J].建材與裝飾,2017(36):178-179.
[3]劉桂紅.探析概預算編制質量對工程造價的影響[J].居業,2016(03):127-128.
[4]王友德.關于概預算編制質量控制對水利工程造價的影響[J].門窗,2017(02):170-170.
[5]高海峰.對工程建設造價管理與控制措施的探討[J].科技與企業,2013(07):97-97.
[6]楊柳,吳艷榮.工程造價中的預算編制及其控制探討[J].名城繪,2019(04):35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