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所以,環境保護對于當下的社會整體環境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生態環境保護中環境的監測就是對“綠水青山”的保護。基于此,本文就環境監測的內容、生態環境保護中環境監測的應用價值、生態環境保護中環境監測的具體方法三個方面展開分析。并希望能夠對我國生態環境的保護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生態環境保護;環境監測;應用價值;監測方法
引言:隨著工業化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環境的破壞更是與日俱增。地球母親因為人類的肆意破壞而變得傷痕累累,所以我們現階段需要更加重視環境的變化,保護身邊生態環境的良好發展是每一個地球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在這樣的現狀下,生態環境保護中環境的監測成為對環境保護的重要途徑。
一、環境監測的內容
環境監測是生態環境保護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他的本質也是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所謂監測,顧名思義是對環境是否符合現階段的環境保護標準進行監督和檢測的。環境監測的內容即內涵,是運用科學合理的監測方法對環境質量的各個方面進行監測。在環境保護的過程中,要根據不同時間點的不同監測數據進行分析,要具有時效性,以防止突發的環境污染問題出現。監測人員首先要明確自己所監測的環境是否隨時都是符合標準的人,然后再在實際的監測過程中細致的監測每一部分的環境問題,避免出現遺漏的情況,同時也要把數據和現實情況相結合,避免出現誤差。
二、生態環境保護中環境監測的應用價值
(一)保障生態環境的良好發展
環境監測的范圍相對較為廣泛,比如;廢水污染、噪聲污染、土壤污染等等。環境監測可以從每一個污染的角度進行深入化了解,并且通過環境中污染物的含量分析出污染源,以及污染的程度,并且對接下來的污染狀況進行預測,防止污染的進一步擴大。由于環境污染的問題過多,環保部門又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甚至有些會出現二次污染的現象。環境監測部門更需要對環境污染源進行徹底的整治,只有在源頭上解決環境污染的問題,根據實際情況逐個排查污染可能存在的原因,才能夠保障生態環境的良好發展。
(二)為生態環境的保護提供可靠依據
面臨嚴峻的環境污染問題,國家也不斷地加大對環境的重視程度,在對環境制度的建設上也是在不斷地完善。現階段已經將環境保護納為國家的基本國策,并且明確的強調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倡導中國人民能夠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小事做起,保證我們身邊的環境整潔。隨著城市化的不斷深入,城市建設中大量的汽車同時出現讓城市出現熱島效應,也讓城市的天空不再蔚藍,夜晚的星空沒有星星的點綴。所以國家面對嚴重的大氣污染推出了“限號”政策,在沒有影響人們正常出行的同時,有效的較少了汽車的出行數量。更是倡導電力汽車的大力發展,為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據[1]。
(三)完善生態環境監測體系
由于人們對環境問題的突然重視,導致了一段時間內生態環境的監測體系不算完善,不能夠更好的減少環境污染對我們日常生活的影響。所以環保部門在不斷的完善著環境監測體系,提升監測技術,創新監測方法。進行局部試點,大規模運用的模式,解決過去監測不規范、不全面的問題。為了促進環境監測體系的健康運行,要采取分層管理監測的方式,對各個地區的環境監測人員進行系統的培訓,讓技術和管理共同促進生態環境監測體系的不斷完善。
三、生態環境保護中環境監測的具體方法
(一)生物監測方法
生物監測技術包括生物學監測和生態監測兩種方法。生物學監測是利用生物對環境污染或者變化所產生的反映,來判斷環境污染的程度,主要是為了能夠從生物學的角度對環境進行質量的監測和評價提供依據。生物對環境污染的反饋大致可以從生物的細胞、器官、個體、種群、代謝方式、DNA的損害程度以及發生變異的新基因等角度,通過生物的形態變化反映環境污染的情況。生物監測環境污染能夠更加真實地反映出當地環境的質量狀況,具有多功能性、靈敏性、簡單性。同時,也不能夠快速地反映污染狀況,生物的生長環境和生理狀況都會影響監測的結果。
(二)信息技術監測方法
現階段,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信息技術也隨之不斷優化。信息技術的應用在生態環境保護的運用是時代的發展趨勢。比如;無線傳感技術、無線通信等,都可以在短時間內對環境的監測數據進行傳達,方便了環境監測的傳送工作,同時,信息技術相較于其他的監測方法更加具有適應性和實效性,很難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能夠更好的在惡劣的條件下,對環境污染進行監測工作。傳統的監測技術已經很難支撐環境監測的工作進行,所以大力支持信息技術的監測方法,能夠優化傳統的監測方法,從而降低監測工作的開展難度,在保證監測工作順利進行的同時,更能夠提升環境監測的技術水平[2]。
(三)物理化學技術監測方法
生態環境保護中環境監測最基本的就是物理化學技術的監測方法。物理監測,主要是對土壤、噪音、固體廢棄物等的監測。常用的物理因子技術監測對環境中污染的物理含量有一個準確地判定。并且能夠及時的發現并解決污染問題。而化學監測主要是針對輻射污染、病毒危害等方面的監測。主要通過電化學分析、光化學分析等,監測環境中污染成分的含量,保證監測的結果可用性。綜合的將物理與高分子化學相結合能夠更好的促進環境監測方法的運行。
結論:綜上所述,環境保護是每個地球人所應該承擔的責任。為了環境保護工作的進一步完善監測部門通過生物監測方法、物理化學監測方法、信息技術監測方法來提升生態環境保護中環境監測在保障環境良好發展、為生態環境提供可靠依據、完善生態環境監測體系的價值。
參考文獻:
[1]王慧瑩.環境監測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應用探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21,11(27):178-180.
[2]袁震.生態環境保護中環境監測的應用價值與方法[J].資源節約與環保,2020(03):48.
作者簡介:
胡婷(1992.7-),女,漢族,安徽宣城市績溪縣人,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環境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