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共享經濟依靠互聯網平臺,在我國迅速發展,凡有剩余,皆可共享。共享經濟的產生,不僅符合我國綠色協調可持續的發展理念,更是符合全球綠色低碳發展的要求。但是,其在迅速發展的過程中也產生了諸多的問題。本文從共享經濟從我國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建議,期望促進共享經濟在我國得到更好發展。
關鍵詞:共享經濟;發展現狀;對策分析
1.共享經濟概述
1.1共享經濟四要素
所謂共享經濟,就是擁有閑置資源的大多數人,通過固定平臺,將其出置給其他個人,從而獲取一定利益。而在這一系列行為中,可以提煉出四個要素:多數人、閑置資源、固定平臺、獲取利益[1]。
首先,公眾即形成一定規模的閑置資源擁有者,單獨個人或少數人擁有閑置資源并不足以構成共享經濟的主體;其次,公眾擁有的閑置資源也是構成共享經濟的基礎之一,只有足夠多的共享資源互相流通,才能形成共享模式;再次,固定平臺也是共享經濟中必不可少的一環,發布者以及接收者需要在固定的互聯網平臺出置以及獲得自己所需的資源;最后獲得收入是共享經濟的目的所在,此收益不一定是金錢利益,也有可能是其它主體的閑置資源。
1.2共享經濟的特征
1.2.1通過共享實現資源優化配置
共享的過程也是一個資源優化配置的過程,當前,我國面臨去產能、去庫存的大背景,共享經濟的產生可謂應運而生[2]。發布者通過發布自己閑置資源,讓需要此資源的需求者了解并使用該資源,從而促進資源流動,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更多閑置資源的產生,為臨時需要此資源的人提供便利而不需要全部購買,這是符合當今世界的發展趨勢的。
1.2.2市場化方式提供準公共服務
與國家提供的免費公共服務不同的是,共享經濟下的資源使用需要支付一定報酬給分享者,并非無償使用,在一定的市場環境下進行,通過市場化的方式提供服務[3]。但是共享經濟又不對使用者設置門檻,這一點又與國家免費提供的公共服務類似,兩者使得共享經濟在市場化的基礎上又具有公共服務的特點,因此是一種市場化的準公共服務模式。
2.共享經濟的本質
2.1共享經濟是不依靠中介卻又依靠中介
共享經濟與傳統中介提供居間服務不同,共享經濟是一個“去中介化”的過程,傳統服務行業需要以人為中介聯系買方與賣方。共享經濟則擺脫傳統中介系統,使得“供貨方”與“需求方”直接對接[4]。同時,共享經濟又離不開“中介”,它的發展必須依托于互聯網,以網絡平臺為中介,“供貨方”在平臺發布自己的閑置資源,“需求方”在平臺找到自己所需資源之后與“供貨方”直接聯系,減少一定的人工成本支出。
2.2共享經濟離不開互聯網的載體
共享經濟歸根到底還是將自有閑置資源進行更有效地利用,因此就需要讓更多人知曉自己擁有閑置資源,就需要借助互聯網這一載體,無論是資源的發布還是尋找,都需要有一個“中介”,相對于以人為中介來說,自然是互聯網更為方便快捷,成本也更低。日益發展的互聯網平臺技術,大數據云計算等都為共享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助推器[5]。移動支付軟件的發展也為共享經濟發展過程中報酬的支付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手段。
3.共享經濟在我國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
3.1發展現狀
3.1.1共享經濟發展迅速
隨著互聯網技術以及智能手機的普及,共享經濟逐漸涉及到生活中方方面面,例如在交通出行領域,就有滴滴出行以及花小豬打車等軟件,在金融領域有人人貸,房屋出租領域有螞蟻短租,日常生活還有共享充電寶以及共享單車,大大滿足人們日常生活需要[6]。
從表2看出,我國共享經濟企業數量從2010年到2018年八年間翻了接近20倍。并且,2010年我國共享經濟規模剛過千萬,但到2020年,我國共享經濟的市場交易額已經超過3.54萬億。
3.1.2共享經濟的發展沖擊傳統產業
當前,我國新興經濟發展較快,許多落后產業逐漸面臨淘汰,共享經濟的出現使得傳統行業更加艱難。由于其自身模式單一,落后于時代發展,共享經濟逐步取代傳統同類型行業,例如在出行上,滴滴出行對傳統出租車行業的發展造成極大的影響。跟出租車相比,網約車在軟件叫車時已經給出明確價格,且價格相對于出租車而言更加優惠。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傳統行業進行改變,否則就會落后于時代發展。
3.1存在問題
3.2.1缺乏嚴格的法律監管
法律總是落后于時代的發展的,共享經濟作為新興產物,缺乏相關法律法規對其進行約束。在發展過程中,許多企業出現不該有的操作,例如之前滴滴泄露數據事件,還有現在屢見不鮮的不合法的網貸平臺非法導致借貸者欠下巨額債務的新聞,都在證明共享經濟迫切需要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對其進行約束。另外,由于缺乏相關準入門檻,入駐平臺以及使用用戶都存在良莠不齊的情況,造成安全隱患。社會的不斷發展會促進法律的進步,共享經濟面臨的安全問題促使監管部門制定新的法律法規,完善相關制度。
3.2.2行業壟斷現象嚴重
在這個信息為主的時代,誰掌握的信息多誰就可以在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而獲得數據往往需要支付巨大的成本,高昂的成本阻礙了中小企業的發展,最終導致大企業越來越大直至形成壟斷地位,小企業越來越小乃至落入破產局面。以滴滴為例,滴滴是目前應用最廣的打車軟件,其他打車軟件等都相對落后于此,原因就在于對數據的掌控,在同一地點,同一時間段用其他軟件以及滴滴叫車,滴滴用時明顯少于其他軟件,在高峰時期尤其明顯。長此以往,擁有數據信息多的企業會基于數據越來越壯大,最終形成行業的“獨角獸”。
4.對我國發展共享經濟的建議
4.1健全相關法律法規與信用體系
由于缺乏相關法律法規,目前針對共享經濟領域出現的違法違規行為,一般是發現問題后再進行處理的后審查模式,而不能做到提前預防,在平臺產生之時就對其進行限制或約束。由于共享經濟與傳統經濟不同,因此不能完全按照傳統經濟的立法模式來制定,需要在開放、包容的基礎上制定法律,從而促進共享經濟的發展。但是開放并不等于沒有限制,許多法律禁止性規定還是要嚴格遵循的,不能放任所有企業進入。另外要加強對平臺信息安全的管理,共享平臺為了給用戶提供更精確的服務,一般需要獲取大量的用戶信息,平臺擁有這么多信息,如果不對其實行嚴格監管,信息泄露對用戶個人乃至國家安全都會產生威脅。同時相關安全部門也要建立長期防控系統,從根源上解決信息泄露問題。
4.2加強合作,實現共贏
新興行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都必然會觸動相關傳統行業的利益,因此,將傳統與新興行業進行融合是非常有必要的。不能一昧縱容傳統行業對新興行業進行打壓,不利于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也不能放任新興行業不斷擠壓傳統行業的生存空間。雙方需要加強合作,實現共贏,新興的共享經濟利用自身先進的發展理念帶動傳統經濟的發展,傳統經濟也要包容新興經濟的存在,利用自己日積月累的資源優勢為新興經濟提供幫助。
5.結語
共享經濟的發展是我國乃至世界未來發展的一個趨勢,共享經濟的產生讓人們以低廉的價格享受更高品質的服務,且促進資源的合理優化配置,為資源的節約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為經濟的發展提供動力,同時也帶來了不小的挑戰,我們應積極應對,促進共享經濟在我國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黃驥. 共享經濟在我國發展的現狀及其未來趨勢初探[J]. 時代經貿,2020(09):6-7.
[2]王霽霞.共享經濟的法律規制邏輯——以網約車行政案件為切入點的分析[J].法學雜志,2019,4001:75-89.
[3]于果.共享經濟商業模式、價值實現及優化策略研究[J].會計之友,2019,05:129-134.
[4]張紅云. 共享經濟在我國的發展現狀及對策分析[J]. 中國管理信息化,2020,23(04):144-145.
[5]涂科,楊學成.共享經濟到底是什么?——基于個體與組織的整合視角[J].經濟管理,2020,4204:192-208.
[6]張如英. 共享經濟在我國發展的趨勢探討[J]. 中國中小企業,2020(09):199-200.
作者簡介:
李帥鑫(1999—)男,湖南益陽,金融學本科在讀,湖南財政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