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環保意識的逐步增強,作為環保工程的關鍵環節,水環境監測的重要性也逐漸顯現出來。而水環境監測實驗室廢液的毒性很強、腐蝕性很大,做好廢液的處理是水環境監測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內容?;诖耍疚膶λh境監測實驗室廢液處理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處理的路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水環境;監測實驗室,廢液處理;路徑
前言
水環境監測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保證水源質量,監測對象涵蓋地下水、生活用水等等。其監測工作通常都是由專業人員在實驗室完成,在實驗過程中必然會出現各種廢液,廢液中的重金屬含量很高,危害性很大,若是未經有效處理排入到水源中,會污染環境,威脅人體健康。為此,我們要重視該問題的嚴重性,采用有效的方式來解決。
1 水環境監測實驗室廢液處理存在的問題
在水環境監測實驗室中所出現的廢液,相關人員通常給都是先集中收集,再送到專門的廢液處理機構去處理。從表面上看該種處理方法是很合理,很科學的,但實際上有一些缺陷,具體體現在:第一,因為廢液要集中搜集,所以,要定期去回收這些廢液,而具體回收時間是怎樣的并未做出明確的規定,若是回收時間太長,部分比較容易揮發的有害物質,會大量揮發,污染環境,對人體健康帶來不良影響;第二,水環境監測內容多,監測時必然會使用各類實驗工具、方式、實驗物品等,若是集中收集廢液,監測的過程中使用各種化學藥品會面臨產生化學或物理反應的風險,會進一步增加處理難度,甚至還會引發更為嚴重的安全事故。
2 水環境監測實驗室廢液處理要堅持的原則及路徑分析
2.1 堅持的原則
在處理水環境實驗室廢液時,要堅持如下幾個原則:第一,廢液中所含有害物質成分要低于國家標準,或是在保證其無毒無害時,要先稀釋后才可以排放。第二,要堅持規范、安全原則。當廢液中所含有害物質成分高于國家標準,或含有的腐蝕性很強、毒性很大的物質時,必須要分類去收集,并送到專業處理機構去處理;第三,在處理廢液時,要堅持選用無毒或毒性低的原則,以降低對環境造成的污染。第四,有毒廢液沉淀物要集中加以處理。
2.2 處理路徑
2.2.1 科學做好廢液的收集工作
在收集廢液時,要按照各種廢液的類型,將它們分開放入對應的容器內,并定期加以處理。具體如下:第一,分類收集。針對毒性很大的廢液、有機溶劑等要嚴格按照要求分類收集,禁止未經分類混合進行儲存。特別是要將揮發性強的廢液放到密閉性好的玻璃容器內。第二,要將廢液的信息標注清楚。將所搜集到的各類廢液存儲到相應的容器之后,要在容器外貼上對應的標簽,將廢液種類、收集時間、處理時間等標注清楚。第三,要優化廢液存儲收集條件。對于實驗室中所收集到的各種廢液通常不會立馬去處理,還要存儲一段時間,在此時間段內就必須要將廢液科學存儲好,要遠離熱源、潮濕環境等,針對含氯廢液要在pH>9大于9的環境下存儲,以免因存儲環境不適應,而造成廢液毒性揮發等問題。
2.2.2 加強實驗室的廢液管理
要有效處理好廢液主主要的還是要從源頭上控制廢液的產生,在實驗時盡量選用毒性小、污染小的一些試劑。針對樣品的采集要提前制定好完善的監測方案,在達到監測要求的情況下控制樣品采集量,以免采集樣品太多,危害實驗室環境。如,在對水質中的揮發酚加以測驗時,標準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在水溶液中完成揮發酚的測驗,或者是通過氯仿萃取完成揮發酚的測驗。若是選用第一種方式,就可以減少有毒試劑氯仿的應用,控制污染,減少監測成本。
雖然,在實驗室中用到的有機溶劑一般都是毒性很大的,處理難度也很大,但是出于環保與資源利用的考慮,還是需要做好有效回收、利用。在回收處理有機廢液時,要先經分液漏斗洗滌,再通過過濾脫水,蒸餾,獲取到純度很高的有機溶劑,就能夠再次加以利用。因大部分有機溶劑都是易揮發的,因此,再實際處理時必須要再通風柜內完成,如,醚類的廢液都有對應的回收純化方式。為了精準控制蒸餾溫度,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要利用溫度計按照說明書要求放置于合適的位置。除此之外,環境監測部門要強化對實驗室的污染監管,構建完善的實驗室廢液管理規范,并安排專人全面落實好日常管理工作。
2.2.3 綜合廢液的科學處理
既然是綜合廢液其所含有的成分是很復雜的,這就提升了廢液處理的難度,處理過程中要注意的內容很多,通常都需交給專業機構科學處理,以避免因不合理處理引發的隱患。在具體處理時,需要先對廢液的酸堿度進行調節,將PH值控制在3-4,加入鐵粉并攪拌均勻,半個小時后,將PH值調到9,再次攪拌,十分鐘之后加入高分子混凝劑完成沉淀反應,將獲取的青葉排出,處理沉淀廢渣。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水環境監測實驗中所產生的廢液是比較多的,這些廢液不加以處理隨意排放會污染環境。因此,在處理非也是,要有效依據有關標準流程嚴謹操作,科學做好廢液的收集工作、處理、監管工作,最大程度的降低廢液危害,為建設友好型環境做出努力。
參考文獻:
[1]蘇幸. 水環境監測實驗室廢液處理路徑分析[J]. 資源節約與環保,2015(12)。
[2]李靈艷,方飛. 水環境監測實驗室廢液處理路徑研究[J]. 資源節約與環保,2016(10)
[3]劉茜. 水環境監測實驗室廢液的處理方法分析[J].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9(27)
[4]李雪. 水環境監測化驗室廢液處理方法研究[J]. 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1(13)
[5]吳海娟. 環境監測機構實驗室有毒廢液處理方法分析[J]. 黑龍江環境通報,2013(4):50-51.
[6]謝麗娜. 論環境監測分析實驗中廢液的處理回收[J]. 科技創新導報,2020,17(2)
作者簡介:
李寶 漢 男 1986-11-09 籍貫,甘肅省秦安縣 初級 環保類 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