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啟峰
摘 要:我國是個農業大國,農業為我國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近些年,農業企業快速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農業企業管理問題引起重視。面對新時代新形勢新要求,農業企業統籌好穩定發展迫在眉睫。本文主要結合農業企業特性,分析農業企業管理中常見的問題,提出農業企業管理對策建議。
關鍵詞:農業;企業管理;創新策略
引言
隨著全球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農業企業面臨著產品商品化、市場化、國際化等諸多問題,我國農業企業在管理上普遍比較薄弱。因此,只有對農業企業的現狀進行逐一分析,并提出相應的策略,才能真正實現農業企業管理的創新。
1新時期農業現代化發展根本趨勢
在社會經濟、科技等多方面因素推動下,現代農業企業已然成為現代化農業發展的主體力量。2001年,正式加入WTO后,由于組織化、商品化程度較低,我國農業發展面臨著更大的競爭壓力。作為一個農業大國,如何在逐漸降低農產品關稅、開放農產品市場的同時,進一步提升農產品競爭力成為新時期農業企業發展的核心命題。在社會經濟文化發展迅速的今天,如果企業管理水平根本上社會經濟發需要,那么就很難在復雜多變、波譎云詭的市場中占據主動地位,對于企業盈利、長期運營十分不利。因而需要緊跟現代農業發展實際需求和根本趨勢,從產品設計、管理運營等多方面切實創新發展,從根本上提升我國農業企業核心競爭力,爭取更多市場主動權。
2農業企業管理創新發展難點
2.1農業企業對成本管理重視程度不高
大部分企業管理者的成本管理還處在傳統的管理思想觀念里,只是單純控制支出,未從本質上降低成本。比如原材料采購,為了節約成本,生產者會采購價格較低的原材料,這種原材料質量不高有些甚至質量不達標。長期在這種思維模式中,必然會影響農產品的質量,從而影響銷量,影響了農業企業在市場上的核心競爭力。有些企業領導者對成本管理缺乏全面的認識,沒有引起高度的重視,直接影響企業整體的管理水平不高。而且成本管理也沒有納入財務管理中,管理環節缺失,以致管理工作的不銜接。
企業缺乏合理的成本管理,那么企業的成本就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成本控制不好,從而影響了企業的盈利能力,阻礙了企業的發展規模。如果企業的生產經營者對成本管理重視,那么這個企業的成本管理就會做得比較好,短期可能看不到效果,但長久來看會給企業帶來更多的利潤。因此企業管理者必須明白企業的成本和費用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至關重要,務必對企業的成本管理引起足夠的重視。
2.2沒有結合農業企業的特色
內部審計的方法主要有觀察法、監盤法、詢問法等,這些方法和其他行業進行內部審計的方法相似。農業受季節和地域等的影響,氣象條件也會對農業企業造成影響,如雨水較多,可能就會減少灌溉的成本。對于養殖業來說,動物生長周期較長,需要的養殖成本也是需要關注的方面。糧食可以作為飼料,動物的排泄物又可以作為肥料,種植業與養殖業可以相互促進。農業企業涉及的糧食或是動物,數量較大,進行審計也會比較困難,需要提出更合理的內部審計方法。而且,農業企業生產以及審計的環境會比較艱苦,在審計的時候需要想出更加便捷的審計方法,以減輕體力勞動強度。
2.3安全標準化體系建設滯后
農業企業普遍對安全標準化建設重視不夠,安全標準化管理水平遠落后于工業企業。工業制造業工藝、流程相對穩定,有現成可供遵循的標準化體系,而農業企業作業種類、場景變化多樣,缺乏既具系統性又有針對性的安全標準化體系。很少有農業企業主動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與企業實際結合應用,喊口號式的標準化建設難以做到縱向到底、橫向到邊。
3農業企業管理創新路徑
3.1提高對成本管理的重視程度
提高管理者對成本管理的重視,首先生產經營者應當充分認識到片面成本管理理念、思維方式給企業帶來的危害;拓寬思維,認識全面成本管理的好處及重要性。只有對其有全面的認識,才能從根本上重視它。農業企業要開展好成本管理工作,最重要的是要轉變成本管理理念,改變片面的思維方式,摒棄注重短期效益的模式,對企業成本管理引起高度重視。其次,企業管理者需要具有戰略思維,將成本管理上升到戰略層面,充分認識和把握自身的優勢,然后努力把劣勢轉化為優勢。企業強化整體經營的視覺宏觀分析,從提升農業企業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入手,將成本管理覆蓋企業管理的全過程。另外,加強兄弟間企業的聯系交流,學習對方的先進成本管理方法與經驗,探索最有效的方式方法。
3.2充分結合農業企業特色
可以考慮使用一些適合農業企業自身審計的方法,從而提高工作效率、節約內部審計成本。例如,一些農業企業在種植業方面,冬季業務量往往較少,夏季業務量較大。冬季時內部審計人員可以充分制訂審計計劃,為夏季審計工作做一些準備。種植業所產生的糧食可以作為種子或飼料,考慮自產的種子或飼料是不是為企業節約了成本。當地的氣象條件對農業類企業的生產經營也會產生影響,內部審計人員也需要對這一方面進行關注。
3.3以系統化思維打造安全標準化體系
農業企業應借鑒工業化系統化思維,對照國家標準、行業規范,結合農業產業特性和安全風險分析,全面系統貫徹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將安全標準規范集成化、模塊化和精益化,覆蓋全過程、全環節、全崗位,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形成責任制、制度、規程、流程、預案等標準化體系。同時把標準規范轉化為員工的自覺行動,如開展班組崗位安全達標行動,以基層操作崗位達標為核心,運用PDCA循環原則,做到“崗位有職責、操作有標準、過程有管控、績效有考核、結果有改進”。
3.4加強農業倉儲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互聯網+”模式也得到了普及。但在偏遠及發展程度較低的農村地區,互聯網的發展與普及率相對較低,因而其物流基礎設施還存在著巨大的發展潛力。為了加快“互聯網+”模式的推進,政府應加快交通運輸網絡以及農業倉儲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并提升相應的硬件設施水平,從而吸引投資者加入基于“互聯網+”模式下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
在建設物流基礎設施軟件的過程中,需要通過“互聯網+”構建起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統,從而提升農業倉儲物流的工作效率,加快農產品生產標準化體系的建設。在建設物流基礎設施的過程中,所建立的倉庫需要應用自動化立體技術,并建立交通運輸自動化系統。在建設中投入大量的物流先進技術,從而有效減少后期人力資源的使用,降低農業企業的運行成本,提升農產品的存儲效率。
結語
農業是“母親產業”,更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產業。隨著國際貿易格局不斷變化,農產品市場呈現出更多新趨勢、新常態,農業企業只有不斷創新管理策略、方法、模式,必要時還應有“壯士斷腕”的改革魄力,才能更好地適應市場環境變化,為企業長期、蓬勃發展續航。
參考文獻:
[1]羅明.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模式的構建[J].現代國企研究,2019(10):12.
[2]姜海燕.全面成本管理在農業企業中的應用分析[J].財會學習,2019(32).
[3]郭一鳳.中小企業管理會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市場,2021(7).
[4]鄭曉麗.淺議新常態下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價值提升的新途徑[J].老字號品牌營銷,2020(11):84-85.
[5]吳世鵬.大數據背景下農業企業財務管理面臨的挑戰和發展展望[J].現代經濟信息,2019(18):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