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靜
(銀川市森林公園,寧夏銀川 750001)
近年芒草、狼尾草、玉帶草、粉黛亂子草等景觀草常常出現(xiàn)在人們的視野中。并在園林中廣泛應用,但是銀川地處中國西北地區(qū)寧夏平原中部,西倚賀蘭山、東臨黃河,屬于中溫帶大陸性氣候[1]。主要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春遲夏短,秋早冬長,晝夜溫差大,雨雪稀少,蒸發(fā)強烈,氣候干燥,風大沙多等。給這些植物在這個地方安家落戶帶來很大的難度。景觀草雖然在很多城市已經(jīng)廣泛應用,但在西北城市還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為了讓這些線條優(yōu)美,顏色豐富的景觀草能在銀川廣泛應用。為此選擇細葉芒、苔草、狼尾草、墨西哥羽毛草、粉黛亂子草、玉帶草、矮蒲葦這幾種景觀草試種實驗[2]。
“景觀草”是一類形態(tài)美麗、色彩豐富的草本觀賞植物的統(tǒng)稱,它自然優(yōu)雅、瀟灑飄逸,極富自然野趣,加上其對生長環(huán)境有極廣泛的適應性,易于種植。景觀草類植物是個相當龐大的族群,它的觀賞性通常表現(xiàn)在形態(tài)、顏色、質(zhì)地等許多方面,它的特點有:色彩豐富多樣;葉片形態(tài)萬千;質(zhì)地多元化;有飄逸多樣的花序;有多種多樣的株型;成本較低,管理粗放[3]。
(1)禾本科芒屬。(2)外觀:多年生,冬休眠;葉直立、叢生,纖細,頂生的圓錐花序,花期9~10月,花色由最初的粉紅色漸變?yōu)榧t色,秋季轉為銀白色。植株高約150cm。(3)特性:土壤要求不高,對氣候適應性強。喜光,耐水濕。四季均適于移栽,用播種繁殖為主。
(1)禾本科。(2)外觀:多年生,常綠;葉綠色、纖細、弧形下垂,直立緊密叢生;夏季末葉色轉金黃,夏季抽羽毛狀花穗。植株高30cm~120cm。(3)特性:土壤以疏松為佳,喜光、耐熱、不耐水濕。四季均適于移栽。本地區(qū)越冬需要小氣候環(huán)境。
(1)禾本科狼尾草屬。(2)外觀:多年生草本,冬休眠;葉嫩綠色,線形,圓柱花序,形似狼尾狀,呈白色,花期8~10月。植株高100cm~150cm。(3)特性:土壤要求不高,喜光,耐半蔭,耐寒。四季均適于移栽。
(1)禾本科狼尾草屬。(2)外觀:多年生草本,冬休眠;葉嫩綠色,線形,圓柱花序,形似狼尾狀,呈淡紫色,花期9~11月。植株高120cm~150cm。(3)特性:土壤要求不高,喜光,耐半蔭,耐寒。四季均適于移栽。
(1)莎草科苔草屬。(2)外觀:多年生,常綠;葉絲狀,棕色,叢生,下垂。葉長50cm。(3)特性:土壤要求不高,耐鹽堿,耐寒至-15℃。四季均適于移栽。可用于綠雕制作。
(1)禾本科蘆竹屬。(2)外觀:多年生,半常綠;葉彎垂,具白色條紋。植株高60cm~80cm。(3)特性:水陸兩生。四季均適于移栽。
(1)百合科沿階草屬。(2)外觀: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葉基生成叢,禾葉狀,先端漸尖,長10cm~50cm,少數(shù)更長些,寬1.5mm~3.5mm,種子球形,花期5~8月,果期8~9月。(3)特性:較耐陰。多采用分株繁殖,于4~5月分株最好。
景觀草季相特征明顯,四季變化各有色彩。春季發(fā)芽的嫩綠色;夏季草葉舒展的顏色;秋季葉色呈橙紅色以及花穗的飄逸。景觀草季相變化如圖1所示。

圖1 景觀草季相變化
(1)色彩豐富多樣。觀賞草在生長季節(jié)多為綠色,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而呈現(xiàn)不同的色彩變化,有黃色、銀色、花葉、斑葉、藍色、紅色等色彩。葉片顏色五彩斑斕,如綠色的深淺差異、黃色的自然古樸、紅色的浪漫多情、藍色的安逸寧靜以及黑色的奇特等,葉片的顏色隨季節(jié)變化,極大地豐富了園林的季相景觀,使得綠化景觀效果變化多樣。(2)葉片形態(tài)萬千。觀賞草不僅葉色五顏六色、光彩奪目,而且葉片形態(tài)萬千,十分惹人喜愛,或墨西哥羽毛草葉針形、狼尾草葉線形、玉帶草直立挺拔、麥冬柔軟飄逸……到了冬季,部分干枯的觀賞草葉片在變色后經(jīng)久不凋,傲然屹立,隨著微風搖曳,給園林增添了無窮迷人的風景。(3)質(zhì)地多元化。觀賞草葉片有的全緣光滑,有的粗糙或被毛;有的其質(zhì)感獨特,極大地豐富了植物群落中的視覺差異感受。(4)有飄逸多樣的花序。觀賞草花序主要有穗狀、總狀、圓錐等,一般種類都有比較長的芒,隨風浮動具有獨特的觀賞性。芒草花序飄逸灑脫;狼尾草花序美麗俊俏;墨西哥羽毛草花序纖細輕柔。觀賞草的花序不僅五彩繽紛、鮮艷奪目,而且獨特的花序形態(tài)也格外引人注目。(5)有多種多樣的株型。觀賞草的株型種類繁多,有叢生的,比如燈心草;有直立的,比如玉帶草;也有甸狀的,比如狼尾草。總而言之,觀賞草形態(tài)萬千,株型各異。
觀賞草在平面效果表達上有著強烈的設計導向性也是整體效果的基礎部分,圖案肌理化。長軸的設計,帶狀自由式種植。使觀賞時的視覺運動具有平穩(wěn)性和流暢性。作為主景的細葉芒搭配灌木為背景,使得觀賞草柔化了邊緣線,而且和草坪的銜接更加自然和韻律。這種導向性的設計品種不易過多,1~2種即可,即做到有層次感也要有一定的韻律使得不枯燥。景觀草在平面的綠地里的導向性如圖2所示。

圖2 景觀草的導向性
穗高,花序漂亮的觀賞草作為欣賞焦點進行節(jié)點烘托。芒草、花葉蘆竹、大葉苔草等形態(tài)特性較強的觀賞草可弱化硬質(zhì)邊界,柔化空間進行邊界勾勒。花境中層次可分為近景、中景、遠景。而觀賞草作為中景的位置可安放于主景,視點的交集處。這時芒草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和低矮繁花搭配立面效果更明顯,以彌補空間的空缺。景觀草在花境中立體焦點如圖3所示。如果按照穗狀花序的觀賞草做背景,株型較小的草花做前景材料可以彌補空間的空缺,但在較小區(qū)域的花境里容易使景觀呆板,整齊的排列更容易使視線縮短,景觀也趣味索然。在較小區(qū)域的花境里晨光芒適當前移,在花境的整體形象中錯落有致。打破花境呆板線條,更具有跳動感,使得立面沖擊感強烈。晨光芒在花境中立體焦點如圖4所示。

圖3 景觀草的點線提升效果

圖4 晨光芒在花境的表現(xiàn)
觀賞草可營造鄉(xiāng)村原野氛圍,模仿大自然,讓人感覺粗狂的風格,和山水相搭配,充滿野趣。這種營造方法也適應北方干旱區(qū)域,對土壤要求也低。直立高大的觀賞稻與葉片柔軟花絮如霧的芒草是完美的自然結合到一起,和水景結合更是增添動感活力,這種營造方法面積不能太小。俞孔堅老師在沈陽建筑大學稻田景觀的基底是大量的水稻和鄉(xiāng)野的蓼,顯現(xiàn)自然的四時演變過程。既滿足觀賞性又具有生態(tài)特性。以“將稻香溶入書聲”為主題,是園林結合生產(chǎn)新的釋義。景觀稻打造原野氛圍如圖5所示。

圖5 景觀草打造原野氛圍
灰色葉片與黃、紅、橙色的植物配在一起形成鮮明的顏色對比。這種葉色和靚麗的花搭配,會給人沉穩(wěn)的印象。既可以襯托鮮亮的顏色,又可以給繁多的花色里起到平衡的作用。這種類型的葉色還有墨西哥羽毛草,銀葉菊,沿階草(黑龍)等,這類觀賞草顏色不會很亮麗,葉片也不會太過寬大,不能成為景觀里的“主角”,但是他們又是不可缺少的調(diào)和作用。墨西哥羽毛草與礬根葉型和葉色的對比如圖6所示。葉色豐富的觀賞草可以在藍色花系、白色花系里制造出變化,使花壇有張弛感。礬根(焦糖)黃褐色的葉片在藍色系的花境使整體效果更陽光,令人印象深刻。而紫竹草的紫銅色葉片襯托的白色系花境更加顯眼。不同葉色的景觀草形成對比,相互映襯,形成視覺沖擊力。狼尾草(煙火)具有古銅色的葉片,夏末同色系的花穗逐漸長得高大,株型顯得郁郁蔥蔥。與同樣高大茂盛的蒲葦形成對比,打破呆板的同時豐富層次,也是顏色的層次豐富,更有跳動感使人動心。景觀草的韻律美如圖7所示。

圖6 景觀草在色彩上的對比

圖7 景觀草的韻律美
單一品種,集中表現(xiàn)某種特性通常用此類手法突出視覺沖擊力。大面積使用芒草與墨西哥羽毛草的穗隨風浮動,極具觀賞性。人坐于其中,1m左右高度的穗子正好起到一定的視線遮擋作用,使原本開暢的空間具有了一定的私密性。墨西哥羽毛草與芒草的混搭如圖8所示。

圖8 景觀草的混搭表現(xiàn)
觀賞草的抗性觀察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觀賞草的抗性觀察結果
(1)品種篩選。經(jīng)過生物學特性與抗性觀察分析,結合園林景觀要求,篩選出適應性強,觀賞價值較高的細葉芒、狼尾草、玉帶草、麥冬、藍羊茅為優(yōu)良品種。(2)通過實地引種試種的觀察,掌握了不同品種的形態(tài)類型、株高、葉色的變化、花期、花序的特點以及景觀特征,為景觀草的造景提供了依據(jù)。通過抗性觀察掌握了引進品種的耐寒性、耐早性、耐熱性、耐鹽性和抗病性情況。除墨西哥羽毛草不能安全越冬,但也表現(xiàn)出較強的耐旱性,以及藍羊茅夏季表現(xiàn)出休眠以外,其他觀賞草均沒有明顯的不良表現(xiàn),而且均表現(xiàn)出強的抗病性。
觀賞草不僅具有觀賞性強、養(yǎng)護成本低、成活率高、推廣價值突出的特點,而且具有良好的生態(tài)價值,十分適宜在銀川園林綠化建設中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