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臻
(湖北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0)
各省市會展經濟發展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推動會展品牌展會的跨界融合,力推會展與所有產業滲透融合,復制孵化特色鮮明具有本土文化屬性的國際品牌展會,其中很多一二線城市的發展規劃是建設成為國家的會展中心城市,多個現代化專業展館以國際博覽中心為核心的專業展館及國際會展中心、文化博覽中心等三位一體的展館布局模式,規劃新建一批會議型酒店,形成可以接待1 000人以上大型會議的會議型酒店集群,展館與酒店的結合將打造超過30萬平方米的會展辦展面積,以彰顯辦展的規模。各大城市節慶活動以及大型賽事日益更替,活動數量的增加更加提高了本土會展業的辦展實力。各大城市會展產業發展迅猛,會展行業需要更多會展人才,會展產業的人才培養迫在眉睫,各大一二線城市將打造成為國際知名會議目的地、國內一流展覽集聚地和中國會展業創新發展示范城市。本文結合本土會展企業特性、國際化企業管理模式以及新媒體技術融合新的教學方法,將會展教育的創新發展方式特總結如下。
結合國際UFI認證標準,例如分析武漢食和島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良之隆·中國食材電商節如何通過“一展、一賽、一會”成為湖北省首家被UFI(全球展覽業協會)會員單位,用造物的方式造食材,食材造物榜成就新的會展模式,將本土的會展項目邁向國際大舞臺。分析項目優勢主要是陳弘浩總經理作為年輕的中國食材電商節項目負責人,在會展、食材行業“深根”多年,經過六年的發展,融合跨界、深挖、新思維將展會規模達到10萬平方米,現場專業突破10萬名,更是首創以地方菜系為主題的連鎖展項目,讓全國沒有難找的食材。作為好的項目案例,例如“會展物料設計”課程,18級會展策劃與管理學生在開展第二天進展館如圖1所示,現場講解展會的流程和展位布局以及展會所需要的戶外噴繪布等物料。這是一次B2B的展會,在展覽項目開展前,學生用陳弘浩總經理發來的邀請碼進行電子預登記獲取電子票(見圖2),快速掃碼進場的新方式讓參觀者排隊不超過十分鐘即可進場。此次展會開創線上線下全聯接的精準產品展銷模式,充分滿足參展商和觀眾一站式精準采購需求,現場法國美食達人、阿里巴巴德國法蘭克福展會直播主持人安鬧鬧在線互動直播,將國外新的理念植入學生實踐教學中,通過真實的展覽案例獲得較好的體驗感受,充分感受優秀展覽項目的品牌實力[1]。

圖1 學生進展館

圖2 電子票
如何以國際化融合與交叉的概念去處理會展教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是我們現階段會展教育思考的重點。會展的展示需要創意和驚喜,這種驚喜不僅僅是特裝展位、標準展位,例如浙江大學城市學院張曉明博士在英格蘭的會展體驗中談到親臨新西蘭Waiketo Show展會的感受,展會的體驗從靜態的場景到自然而然的舒適感,參展商和觀眾都擁有自己的快樂體驗是國際化展會追求的目的,也是國際化文化體驗的思維模式。這種跨文化式的交叉設計是將內涵和商業體驗展品結合的產物,也是辦展思維新的洗禮。
會展教育工作坊是進行國際性跨文化體驗式教育的第一步。在教學定位上,我們支持學生的就業方向是大公司的市場部,入校前就成立會展教育工作坊,融合多元教育方法,讓自然教育有趣、生動、開心。
會展教育工作坊是為項目而生,作為高校會展教育示范點,在工作坊成立的初期選擇一個工作坊的“坊主”,也就是項目執行負責人,通過與其他學院以及學校進行系融合、校校交叉,促進創新模式,透過有效資源推動會展活動的發展。例如,和幼兒園進行對接,將會展教育工作坊項目引入到幼兒園、中等職業教育學校課堂,策劃課程內容,編輯活動照片、視頻;與家長互動,幼兒園中班4歲孩子進行樂高課程體驗,如圖3所示。

圖3 樂高課程體驗
在會展工作坊項目設計環節中導入故事IP環節,傳統漢字文化將學校的人物要素如教師、學生形象進行設計和創新,結合美食系列、手機殼等生活消費品等周邊產品的研發,打造符合新時代學生喜好的創意定制產品,開創新型商業活動和創業形式,將傳統文化與“互聯網+”結合,打造線上線下的創意集市[2]。
會展工作坊的項目貫穿設計思維、團隊合作、項目管理等,創新創業內容教學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各大城市都在以世界大健康博覽為核心點,讓“會設計”融合“會生活”,高精尖的健康科技成果開辟了各個城市市民與健康關系的新感受,很多展覽會將主題設為“科技引領、健康未來”,全面提升城市配套各項服務的運營能力,城市名片提升了其在全球的國際影響力,如膠囊胃鏡機器人、5G遠程看病、三分鐘完成就診等,這些新的技術要求會展專業學生要學習更多新的融媒體課程。
“超星平臺”是基于智能手機的移動學習平臺。在會展教育結合信息化發展的今天,移動智能是進行會展教育新媒體化的有效手段。
湖北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教務處于2019年招標購買了“超星平臺”,為激發全校教職工對信息化教育的熱情,以各種獎勵機制鼓勵教師使用“超星平臺”,其中會展專業教師為學生在“超星平臺”中建立了會展相關課程的教學資源庫鏈接,學生有了更多的學習選擇,擺脫了學習無門的困惑,在授課之前將教學資源上傳到學習平臺中,學生通過課后下載學習。
會展專業學生的實踐課程和理論課程通過二維碼、教師設置手勢以及IP地址定位進行簽到,在課程中間設置教學問卷調查和小組討論。問卷調查結合“問卷星”網站發布到微信上進行朋友圈的擴散,豐富了互動平臺的流量,同時學生可以將會展策劃案文字資料、設計實物圖片資料等上傳到“超星平臺”的學生端,同時下載學習資料,教師可以進行即時批閱。移動手機端不再是學生不認真聽課的絆腳石,而是學生和教師互通教學效果的有效平臺,增強了學習的互動性。
在當今社會可以做到零成本足不出戶來獲取信息,會展專業學生學習H5易企秀、微信、微信群營銷、微博、抖音短視頻、SEO搜索引擎工具的使用,是新媒體營銷的必要手段。
在課堂教學中線上社群是新型活動策劃的一種新方式,例如指導學生參加湖北省裝飾行業協會活動“哼哈匠品四月首單0元購活動”,讓會展專業學生協助同學通過微信小程序上午10點準時對餐桌椅進行朋友圈的砍價擴散,獲得0元購的機會,最后以287.6的運費成交產品,學生通過這種新的社群和朋友圈擴散砍價的方式了解微信社群營銷活動的創新模式(圖4)。

圖4 哼哈匠品四月首單0元購活動
會展專業的學生開設化妝造型設計課程,將課程的點點滴滴運用微博、抖音短視頻的互動方式來獲得粉絲量并贏取課程的分數,也是會展教育創新課程改革的一個新部分[3]。
通過互聯網新技術,實現會展營銷、管理、創新和互動已經成為會展專業畢業生要學習更多技能的標配。
數據云、云計算等技術是隨著中國互聯網產業迅猛發展的新工具,學生從不同渠道的文字和視頻中,通過各種各樣的數字化方式進行快速傳播與學習,將知識內容和視頻與圖片結合起來,使用當前各種流行APP實現快速的理論與實際結合,將高效的實踐知識成果快速滲透進各行各業中。
AR、VR技術是文化營銷的一個新時代傳播工具。會展行業面臨重大洗牌,例如首屆2019大健康博覽會楚商直播微信全景技術集合,來滿足各個會展企業的客戶需求,使展會的管理與運行更加完善。
在會展教學過程中,湖北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已經在2018年湖北省三年行動計劃項目中建設虛擬現實實訓室項目。項目建設結束后,學生通過學習3D Max、Unity 3D等軟件進行虛擬場景設計,完成整個實訓室二層樓的建模,并在行業、企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引擎的編程,完成校園內首個虛擬仿真實訓室的搭建,學生在整個項目中感受到新技術帶來的空間體驗和編程技術的便捷,讓會展教育的信息化更接地氣(圖5)。

圖5 虛擬仿真實訓室
本土的會展教育與產業發展正在慢慢釋放拉動效應,創新發展會逐漸聯動各行各業,實施“互聯網+”“會展+”“國際化+”戰略,以創新活動為指揮棒,帶動展會、活動集群,推動會展與旅游、文化有效整合,開展會展城市整體形象塑造,加大本土會展業國際宣傳推廣力度,提升城市國際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