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博
摘? ? 要:林業資源屬于我國重要的自然資源,并且在其全部資源中占主導地位,其存在可以維持自然生態平衡并且對環境保護有著決定性的作用。近年來,隨著人類活動的日益加劇,國有林場受到較為嚴重的破壞,導致生態失衡的現象發生。基于分析國有林場林地現存的管理問題,為了達到增強國有企業林場林地的建設工作,提出針對性的管理方案。
關鍵詞:國有林場;現存問題;管理對策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1)01-0109-02? ? ? ?中國圖書分類號: F326.2? ? ? ?文獻標志碼: A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產生活的需要,越來越多的自然土地資源被開發為可以為人類提供糧食的耕作土地,這種情況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在林業場地開展的管理方案也受到了重重阻礙。諸多外界影響因素也阻礙了我國林業的持續性發展,林場資源是作為森林資源的主要載體之一,具有國家戰略性資源的地位。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逐漸改變,傳統模式的管理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現在所出現的問題,這不僅使得有關林業的生產企業產生了巨大的企業競爭壓力,還使我國的林業資源受到了巨大的損害。相關環保部門需要制定出符合實際生產要求的管理方法,并且加大對于林業資源的保護措施。
1? ?國有林場林地存在的問題
國有林場地里的林地隸屬于國有資源,其存在具有延續性,具有涵養水土保護生態環境的作用,是未來發展的重點保護對象之一。
1.1? ?群眾缺乏環境保護意識
根據有關部門的實地考察,在現有的國有林場地開展管理工作時,經常會遇到當地群眾對林場地缺乏保護意識,比較第4次與第3次的森林資源清查情況可以得出,在清查間隔期內,我國林地資源年增長率可達6%,其增長土地面積高達800余萬hm2,該數據從字面上看體現了林業資源增長積極向上的一面,但這背后卻存在著諸多由于人類活動而造成林地逆轉的情況。例如周邊群眾將林地砍荒,將其土地征用為私人土地的現象頻頻出現,部分群眾在林地周圍肆意搭建私人住宅,并且修筑墳冢,而有的群眾還會為了追求私人經濟利益,肆意在林地開采礦石,最終造成了林地林業的巨大損害。而在林地周邊生存的村集體會以集體開發山地為借口,讓村民在林地經營區內開荒土地,并且將林地改為種植蔬菜等農作物的應用性土地,還有村集體故意制造權力糾紛,組織群眾開展搶占林地的行為。群眾與相關的執法部門一起開展出自己的關系網絡,違法建造,侵占營地的養殖場或者木材加工廠等,監管部門對該現象則采取漠然的態度。
部分企業在林地進行申報工作時明確表示,該土地是作為公益性項目開展建設,是為將其建設為能夠促進環保事業發展的生態林業場地,但在實際工程中,部分企業將其私自開發為商業項目進行盈利,更有甚者,為了追求更大的經濟利益將其土地資源變為商業用房。對于上述活動,相關監管部門都采取了漠視不管的態度,這不僅為居民群體的生產生活帶來了諸多潛在威脅,還造成了國有林場經營區域內的林地出現退化現象,最終造成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的不可逆現象。
1.2? ?自然災害頻發,造成林場地損害
由于傳統的林地管理方法不到位,技術缺乏規范性等問題存在,一旦發生較為嚴重的自然災害,例如旱災、洪水、火災等,各個管理部門對于自然災害的搶險救災機制不夠完善,將對林地自然災害造成極大的損害。其中各種自然災害中,洪水沖刷對于林地所產生的損害最為嚴重,由于其發生的迅猛性以及不可控性,在災難發生前會出現由于相關管理部門信息溝通不及時,信息對接不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一旦發生大暴雨時,林地管理企業由于缺乏預警信息不能夠及時采取相應措施進行預防。災難發生時,監管體系的缺失,導致搶險救災工作開展時遭受層層阻礙,人員管理調配不能夠達到相應需求,會使災難的發生具有更加不可控性。由于組織混亂達不到搶險救災工作的要求,會使災難對于林地造成巨大的經濟影響。在災難發生后工作人員無法高效采取林地恢復措施。災難發生時,合理地制定出科學的管理方案,可以從容面對災難的發生,有效降低自然災害對于林地所產生的人員傷亡以及經濟損失。
2? ?解決對策
2.1? ?政府發揮主導作用,加強管理措施
政府相關職權部門應當發揮其主導地位,首先為各個執法部門制定出規范性的指導文件,例如,經濟方面措施:森林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政策的實施是市場經濟的發展,是森林制度改革的必然選擇。從事與森林資源有關的經濟活動的經濟效益周期比其他工業的經濟效益周期長。為保障投資者的權益,政府有必要指導其他部門執行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的制度,并提高使用土地的付費機制,從而達到培育和規范市場對于森林土地有償使用的目標,因此有權使用有遵循的法律和規章制度來轉讓。
政府有關部門在對于管理系統構建方面,需要關注多方面的信息,如批準、注冊和評估。如果森林土地使用者要轉讓、出租或抵押使用權,那么政府部門需要要求他們必須持有國有土地使用證和林木權屬證等法律文件,再到所在地市或縣人民政府執行報管理林地的部門開展審查工作并且給予批準后,再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批準該提議,這需要政府部門不僅有指導性的措施,還需要在具體方案落實中結合實際發揮自身作用,幫助有關企業開展落實管理工作。縣、市土地管理部門和林地管理部門需要共同主持林地有關的使用權與簽訂權利的轉讓合同。
新的管理模式可將林地由林業主管部門登記、核發林地權屬證書或者使用森林土地許可證的工作大大簡化。相關企業經批準變更林地使用權和林木所有權的林木、林地的變更手續,需要由林業主管部門按照規定辦理,登記、注銷、更換有關證件的工作也可以在短時間內得到解決,避免出現由于管理體系不完善而導致政府職能部門辦事效率低的問題。
2.2? ?有關企業部門加大資金投入
針對管理體系不完善,主要原因是有關企業缺乏對其管理體系開展改善措施的資金。資金的調配需要聯合多方面管理單位積極探討資金分配使用計劃,為其指定文件性的使用規定,資金對于林地管理措施的使用可用于規劃土地的使用情況,針對有損害林地的現象開展清理措施。首先,補償問題決議時,為了避免各地方所指定的標準不一致,可以直接對土地的市場價格和木材開展全面分析調研,再根據不同地區所制定的安置補貼,開展最真實狀況的資金分配。其次,資金的投入還需要考慮其解決結果,必須解決非法占用林地和管理流程的問題,同時對于相關工作的工作人員進行嚴格審查和探索。
資金的批復需要多層審查,這不僅要求待審查的林業單位能夠提交的文件要針對現有的局勢情況進行深入研究調查,并能夠做一個省級層面有關問題的報告。一旦完成審查工作,就可以有效獲取管理資金,最終達到防止非法占用和改變獲取土地的行為,減少有損林場管理區域的林場地。此外,有必要加強實施特別的檢查工作,這除了可以有效保護森林和土地使用行為,還能夠采用有效方法解決與實際情況并不相符的問題。一旦在資金審批過程中發現問題,必須嚴格按照相關的規定執行好審批要求,并暫時暫停資金審批過程。如有需要,可向負責該資金審批工作的部門或者現有林地保護的執法機構建議提出相應的要求,規范申請資金的前提下保障正常工作的進行。
2.3? ?制定科學管理體系
森林管理的科學技術在森林管理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需要整合相應領域的科學家和專業人士開展整體特征技術探討。首先,需要對研究人員進行有關林業知識方面的培訓,注意此專業知識的培訓課程和準則需要涵蓋所負責森林區域的整體區域。并且在實際工作中還需要考慮到保護林業資源是需要結合時代的步伐,積極運用前沿技術開展科學的保護工作。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帶有迫切升級的要求與林業技術,決心加強創新這些保護工作,以達到增加對森林資源利用的目標,從而支持國家領導機制為國有林場的管轄地區提供專用和高質量的保障措施。
對于該項工作還需要加大投資力度,投資建立其智能管理小組模式,最終使工作人員能夠開展現代化的管理措施。對于林地管理的任務,通過科學管理體系進行人員分配工作,使得各個管理小組的工作人員能夠獨立解釋在林地保護期間內的工作內容,并且能與林業專家溝通相關的管理事項,根據科學原則進行人員分配,可以更好更高效地完成所制定的管理任務。最后,管理項目負責人除學習自己的專業知識技能外,還必須加強學習有關現代化管理體系的知識,能夠達到優化管理目標并增強企業管理目標的作用。
新時期的林業管理發展工作要求,管理層必須具有對未來林業發展的遠見和長遠眼光,有著積極改變傳統森林管理模式的實踐想法,具有使用新型管理方法可使企業產生正向的經濟收益能力,最終努力為林場企業邁向“新的國有林場企業”鋪平根本的發展道路。
3? ?結束語
在進行國有企業林場內部的林地管理時,針對于由村集體組織的群眾危害林地的活動,應當利用其科學手段安裝監控攝像或者執法部門可為其留下影像資料積極地收集證據利用科學的手段對這些違法行為開展相應的懲罰。同時,相關的管理部門還需要針對林地已經產生的危害,制定林地恢復條件,積極消除林地場所可能存在的威脅。政府機關部門應當聯同公安機關,積極開展執法行為,依法進行偵查,辦理相應的違法行為,政府部門能夠有效發揮其主導作用,為各部門提供相應的便捷措施,將工作效率提高后,也將資金的批復工作努力進行合理化安排,最終能夠有效地維護好國有林地資源的合法權益,各部門集體努力對國有財產采取有效保護措施,讓林業資源得到可持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