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翩
2018年7月5日,教育部發布了《關于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強調立德樹人是幼兒教育的根本任務,教師要遵循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建立完善科學保教的長效機制。幼兒園要堅持以游戲為幼兒教育的基本活動,堅決糾正“小學化”傾向,切實提高幼兒園的科學保教水平,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幼兒園要為幼兒打造積極、健康、和諧的園內環境,將幼兒教育與游戲活動相融合,引領幼兒積極探索,以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幼兒時期是幼兒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在課程游戲化背景下,教師要豐富自身的教學形式,幫助幼兒收獲新的知識,以滿足幼兒的成長需要,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本文闡述了幼兒園教育實現課程游戲化的途徑,以期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3~6歲的幼兒好奇心強,喜愛游戲,性格活潑好動。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心理特征,合理開展教學活動,將教學活動與游戲相結合,讓幼兒在玩樂中學習,使幼兒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在游戲化課程中,教師可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引導幼兒積極參與各種實踐課程,滿足幼兒身心發展的需要,釋放幼兒的天性,推動幼兒教學工作的發展。幼兒園在實施課程游戲化時,必須充分考慮幼兒的實際需求,抓住幼兒的興趣點,引導幼兒積極參與游戲。同時,游戲的主題應與幼兒現階段的發展要求相匹配。教師要拓展游戲的學習內容,豐富游戲的教育意義,充分發揮出游戲化課程的促進作用。
(一)課程前的準備
1.打造符合幼兒發展與認知水平的游戲化課程。游戲是幼兒一日活動中的重要組成內容。教師要根據幼兒的發展規律,將教學活動與游戲相結合,以有效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并非每種游戲都能給幼兒留下深刻的印象或激發幼兒的游戲興趣。教師要從幼兒的角度出發,設計符合幼兒認知水平的游戲,以提升幼兒教育的效果。教師要想獲得幼兒對自己的認同感,就要經常與幼兒進行交流、互動,發現幼兒的興趣愛好,根據幼兒真實的認知水平,合理設計游戲化課程。
例如,在對幼兒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時,教師選擇了戰爭題材。這雖然可以培養幼兒的愛國精神,但教育的主題復雜,幼兒無法理解,不符合幼兒思維能力弱、情感領悟力低的認知特征,導致幼兒無法真切地感受到革命前輩們為了理想與和平勇于獻身的愛國精神。相反,如果教師以傳統節日為主題,設計一些極具生活氣息的游戲,幼兒就易于理解傳統文化的內涵,感受到節日的氛圍與傳統文化的魅力。
因此,教師要尊重幼兒的認知特點,根據幼兒的發展水平,合理設計游戲化課程的內容,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幼兒的認知水平。
2.強化幼兒在游戲中的愉悅體驗。在游戲化課程中,教師要讓幼兒感受到游戲的快樂,這有助于幼兒更加積極地參與游戲化課程,能激發幼兒參與學習活動的主動性,提高幼兒學習的效率,加深幼兒對所學知識的記憶。
一方面,教師要經常與幼兒進行互動交流,了解幼兒比較感興趣的話題,將這些話題融入教學內容,結合游戲的形式,寓教于樂;另一方面,教師要全面了解幼兒的性格特點、學習情況,因材施教,設計出符合幼兒發展特點的游戲課程。例如,教師可以鼓勵性格活潑的幼兒帶動性格內向的幼兒,支持他們幫助同伴快速地融入集體,以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互助意識。
筆者發現,幼兒的性格各不相同,如有的幼兒比較細心,有的幼兒比較勇敢,有的幼兒比較害羞。教師可以根據幼兒之間的性格差異,安排性格互補的幼兒在一起游戲,以豐富幼兒的游戲體驗,提升幼兒自主學習的效果。例如,在“兒童樂園主題餐廳”建構游戲中,筆者為幼兒提供了廣闊的游戲空間,打破了班級之間的界限,號召全體幼兒一同參與主題餐廳的規劃和設計活動。筆者還搭建了“相約星期二”俱樂部,并邀請家長參與主題建構活動,引導家長與幼兒一起游戲、共同建構等,充分發揮了家長的支撐作用,為幼兒營造了熱烈、愉悅的游戲氛圍,提高了課程資源的利用率。
(二)游戲化課程的實施過程
1.為幼兒創設優質的課程游戲環境。幼兒的獨立思考能力弱,容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沒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也沒有明確的是非觀,需要教師和家長的科學引導。同時,幼兒的模仿能力非常強。教師和家長要給幼兒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為幼兒創設優質的學習環境,鍛煉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幼兒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為幼兒創設高質量、正面、積極的游戲環境。一是為幼兒營造一個公平、自由的游戲環境。一切比賽都應該公平、公正,教師要引導幼兒意識到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守一定的規則,以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二是要正確引導幼兒的游戲行為。教師要時刻觀察幼兒的表現,當幼兒出現不當行為時,及時制止并教育幼兒。三是明確自己的教學立場,扮演好組織者、支持者、引導者的角色,規范幼兒的游戲行為,樹立幼兒的自主意識,促進幼兒的獨立思維能力的發展。
2.凸顯幼兒主體地位,鼓勵幼兒自主創作。游戲化課程的基本目標是提高幼兒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培養幼兒的溝通交際能力、獨立思考問題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要給予幼兒足夠的活動空間,凸顯幼兒的主體地位,鼓勵幼兒自主動手、自由操作,以鍛煉幼兒的獨立學習能力與動手能力。
筆者認為,幼兒只有通過實際的操作才能真切地體會到活動的樂趣。例如,在美術課上,有的幼兒將圓形畫成了橢圓形。在這種情況下,筆者并沒有單純地向幼兒講授繪畫的技巧,而是讓幼兒自己親自動手、自主實踐,鼓勵幼兒自主設計一些有趣的圖形。這讓幼兒感覺很新鮮,在課堂上時刻保持注意力,充分發揮了自身的想象力與創造力,畫出了各種圖案,在不知不覺中鍛煉了自身的自主思考能力與動手能力。
(三)總結與建議
1.提升教師整體素質與能力。在幼兒園游戲化課程中,教師起到了重要的推進作用。幼兒園要積極引進高素質教學人才,對新教師進行集中培訓,建設專業化、高質量的教師團隊,組織教師學習課程游戲化的概念,鼓勵教師自主摸索游戲化課程的施行方法。同時,教師要充分利用幼兒園的學習資源,并通過積極參與各種專業培訓,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例如,教師可以通過網絡自學、微課程等途徑,提高自身對課程游戲化的理解程度,虛心學習同行優秀的教學經驗,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游戲化教學的方法。
2.引導家長重視課程游戲化。部分家長比較關注幼兒的知識學習,認為學前教育是給中小學教育打基礎的階段。他們不能理解知識學習與游戲活動之間的聯系,沒有意識到游戲化課程對幼兒的積極影響。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家長來園參觀,引導家長自主觀看游戲化課程的活動視頻,倡導家長主動參與幼兒園游戲化課程的建設工作,幫助家長理解游戲化課程的意義。另外,教師也可以通過微信的方式,向家長分享幼兒每天的動態,讓家長發現幼兒的進步及變化,以加強家長對游戲化課程的重視程度。在家長與幼兒園的共同努力下,游戲化課程才會更加順利地進行。

總的來說,在游戲化課程中,幼兒不僅能和同伴一同做游戲,還能學到新的知識。教師要重視游戲化課程的促進作用,結合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合理設計游戲化課程的內容,在滿足幼兒游戲需要的同時,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南京大廠鴻寶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