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秋月
具身認知觀強調人的認知和身體的關系以及身體和環境對人類認知過程的影響。具身認知觀在教育領域體現為實踐活動和學習環境對學生認知的影響。教師將具身認知觀滲透于幼兒戲劇活動中,有利于促進幼兒建立戲劇活動內容和生活實際之間的聯系,提高幼兒學習的主動性、認知能力和實踐水平,提升戲劇活動的教學效果。本文結合現階段戲劇活動開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尊重幼兒主體性地位、構建良好戲劇環境、豐富戲劇活動方式三種開展戲劇活動的方法,以期為教師提升戲劇活動的質量提供參考。
在現階段的幼兒戲劇實施過程中,大多數教師結合幼兒活潑、好動的天性,設計出了豐富多樣、兼具游戲性和教育性的戲劇活動,這提高了幼兒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促進了幼兒智力和審美能力的發展。但幼兒園的戲劇活動也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教師主導戲劇課堂,導致幼兒參與感不強,體驗感不佳。部分教師在戲劇活動的設計、組織、實施、總結等過程中,并沒有充分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幼兒無法感受到個人在戲劇活動中的定位和價值,就會失去參與活動的興趣以及將活動圓滿完成的信心。
二是戲劇活動組織形式單一,使幼兒產生了倦怠心理。多數教師進行戲劇活動時往往只用一種方式,如模仿、表演等,未能創新和改進戲劇活動,幼兒的參與積極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響。
三是戲劇活動開展范圍小。部分教師開展戲劇活動時忽視了家庭和社會對幼兒發展的影響,僅在課堂上開展戲劇活動,人為地割裂了課堂和幼兒生活環境的聯系,未能全面構建戲劇活動的良好環境。產生以上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致有傳統成人本位教育觀念、教師戲劇專業能力較低、幼兒園評教機制不完善等。在開展戲劇活動時,教師要盡量克服客觀因素以及內在因素的影響,設計出符合幼兒發展規律的戲劇活動。
具身認知觀強調認知源于身體的行動和環境的影響,打破了身體僅是知識的載體這一傳統觀點的局限。教師要以具身認知觀為指導,運用以下方法開展幼兒園戲劇活動。
(一)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
在具身認知觀指導下的戲劇活動中,教師要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幼兒親身經歷活動的各個環節,從而對戲劇內容產生深刻的認知以及積累相關的活動經驗。在傳統做法中,戲劇活動的設計、推進、總結等都是由教師主導,幼兒參與的環節和發揮的作用相較于教師少之又少,幼兒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幼兒的奇思妙想能夠給活動設計添彩,能增加活動的延展性內容。教師應盡可能地讓幼兒參與活動的設計、開展、歸納等環節,讓幼兒能夠積極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發表個人意見。
首先,教師可以根據課本主題提供幾個戲劇活動小故事,如《小馬過河》《三只小豬》《大象和螞蟻》等,讓幼兒根據個人興趣投票,選出多數人都喜歡的故事。其次,教師以故事情節為依據,把握故事的復雜程度,提供幾項活動實施方案,讓幼兒通過不同方式呈現故事情景。再次,全體幼兒都應參與活動,部分充當觀眾角色的幼兒也需要發表看法,從而體現個人價值。最后,教師收集并整合幼兒對戲劇活動的意見和建議。比如,在“小馬過河”戲劇活動中,幼兒可能覺得小馬扮演者的情緒變化不夠明顯或表情不到位等。
(二)構建良好戲劇教育環境
教師在設計戲劇活動時,要結合幼兒的生活背景,設計出與幼兒日常生活關聯度高、實踐性強的戲劇活動,從而促進幼兒對活動的理解,降低活動的實施難度。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拓展活動的實施范圍,將社區和家庭也作為戲劇活動的實施地點,以充分發揮社區和家庭的教育作用。
教師可以將生活中的場景進行戲劇化處理,并將其作為戲劇活動的內容。例如,在“小蝌蚪找媽媽”的戲劇活動中,教師可以問幼兒:“同學們,如果和大人走散了該怎么辦呀?”幼兒會爭著回答。在幼兒回答結束后,教師再講述《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這個故事涉及了蝌蚪、青蛙、鯉魚、烏龜等角色,而且臺詞比較簡單,可供幼兒進行戲劇表演。幼兒在課堂上表演后,可能還有興趣為家長再演示一遍,家長也可以參與其中。如果表演效果非常好,教師可以聯系社區管理人員,讓幼兒在社區進行戲劇表演。
(三)豐富戲劇教育開展形式
具身認知觀要求幼兒通過身體的觸碰和感知去獲取知識并且深化記憶。換言之,幼兒通過實施動作獲得相應的知識。教師講解相關的知識能讓幼兒聯想到對應的行為,進而調動相關知識指揮行動和支撐實施過程。教師在戲劇活動中融入具身認知觀,能夠鍛煉幼兒的動手操作、觀察和思考等能力。教師應充分考慮幼兒的興趣,豐富戲劇活動的開展形式。
教師在開展戲劇活動之初,應當依據故事內容,從閱讀文本、觀看視頻、翻閱繪本、情景表演、聽教師講故事等形式中選擇最佳的實施方式,將戲劇內容完整、準確、生動地傳達給幼兒。在活動的回顧階段,教師要選擇合適的活動表現形式,讓幼兒能夠快速回憶起活動的大致內容,鞏固相關活動知識。比如,在《松鼠和烏龜》這一則小故事中,松鼠和烏龜比誰的本領大,松鼠要求比賽爬樹,烏龜要求比賽游泳。故事比較簡短,語言簡單樸實,幼兒僅通過教師教讀就可以理解內容。教師如果想采取表演的形式,應組織幼兒將故事內容進行改編,加長對話和拓展情節,使故事內容更加豐富和具有表演的價值。在帶領幼兒鞏固復習該故事時,教師可通過主要對話提示或再次朗讀的方式幫助幼兒回憶戲劇活動的內容,讓幼兒更好地掌握相關的知識。教師需要考慮故事的內容,還要盡可能地發揮幼兒的視、聽、說等技能,讓幼兒在利用身體器官感知活動的過程中獲得和回顧知識。

綜上所述,針對現階段戲劇活動中存在的問題,教師應以具身認知觀為指導,調整開展戲劇活動的方法,在教學中將幼兒置于活動的主體地位,采用多種形式呈現活動內容,建立起戲劇活動與生活的聯系,讓幼兒在戲劇活動中提高審美能力,從實踐和環境中獲取知識,以提升幼兒的知識運用水平,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工業園區新洲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