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鳳
摘 要:羊口瘡病的死亡率不高,但其具有極高的傳染性,一旦出現羊口瘡病,未進行相關的針對性有效處理方式,則會迅速傳染給其他羊,大范圍發病,是一種傳染性強烈的病毒性疾病。本文對羊口瘡病進行了系統分析,從疾病的特點和診斷方式上出發,對羊口瘡病的治療與防護進行了介紹,為一些養殖戶提供有效參考。
關鍵詞:羊口瘡病;診斷;防治措施
引言:羊口瘡病是許多疾病中較為常見的一類。開始時,會出現口腔黏膜發炎,影響進食,導致羊的生長緩慢,體重降低。而口腔黏膜出現潰瘍后,不對羊進行有效救治和防控,會造成大面積發病。
1羊口瘡病特點
羊口瘡病是病毒類型疾病,具有高傳播性。在潮濕溫暖環境可大量繁殖。在自然環境中,能夠存活一年,良好環境能夠存活15年以上,60攝氏度的高溫,羊口瘡病毒能存活半小時,堿性環境里僅能存活5分鐘。因此,常見的堿類消毒劑對此病毒十分有效,能快速將其滅殺。其病發沒有特別的季節特點,卻經常在春秋出現。生長程度不同的羊,這種疾病造成的染病危害不同,對于生長3個月到6個月的小羊危害最嚴重,死亡率也較高。此類病毒是接觸傳染,染病羊的羊毛,粘液與羊接觸過的水、草料等都存在病毒,其他羊接觸到就會感染,造成大規模發病。
2羊口瘡病的病理變化
病毒首先會使表皮細胞出現水腫,隨著水腫變大,表皮細胞變大。之后,出現水泡,真皮血液會滲到水泡里。然后,表皮細胞會在病毒影響下出現壞死,成為多個小水泡,少許結合到一起,變成大水泡。最后,真皮血管附近有著許多其它細胞,這些細胞會移動到表皮細胞處,正常情況會導致皮膚出現結痂保護自身,而水泡存在無法讓這些細胞工作,大量的集中后,使水泡慢慢變成膿瘡[1]。
3羊口瘡病的診斷
3.1臨床表現
羊口瘡病毒會在羊體內潛伏3-4天后出現癥狀,初期病癥時,羊的體溫會迅速升高至40攝氏度乃至更高,隨后羊的口腔、嘴唇等周圍會出現水泡。破裂后會流出黃色病毒液體,體溫會下降。此時羊破裂瘡口若沒有進一步感染,瘡口通常會結痂,結痂下會出現肉芽增生。羊的病癥逐漸得到緩減,兩周左右就會恢復到健康狀態。若水泡破裂后形成更多的水泡,破裂的瘡口越來越大,細菌進一步感染,會讓患病羊的嘴唇口腔腫大,嚴重影響進食,羊體重快速降低,最終導致死亡。
羊口瘡病發病類型主要有四種。第一種是在口腔內發病,上述講到會在嘴唇和口腔等出現水泡,破裂后細菌感染變得潰爛,影響進食,導致死亡。第二種是在羊蹄部發病,這種發病會讓羊體溫快速升高,在羊蹄部出現水泡及膿包,進而發生破裂、潰爛,流出發炎導致的膿液。患病羊通常因蹄部癥狀疼痛,長時間臥地不起,行動不便。第三種是外陰型的發病,這種情況十分少見。雌羊患病時,其陰道黏膜與乳房會出現小水泡及丘疹,分泌出發炎導致的膿水。雄羊患病時,恥骨會出現腫脹,陰莖會出現小水泡及丘疹。這種情況在羊的交配與哺乳小羊時會出現傳染。第四種也十分少見,極個別羊會發生不同類型的交叉感染,在上述病癥同時,還會有結膜炎的發生,在病患羊的眼角會出現黃色的炎癥膿水,這種類型的病癥嚴重時會導致大面積瘡口面內部的組織壞死,伴有大量惡臭味道,患病羊進食會觸碰患處導致疼痛,影響進食,使抵抗力下降引發全身感染,羊毛雜亂,體重下降。
3.2實驗分析
采集患病羊瘡口出所流出的膿包液,帶回實驗室后先進行常規的致病菌檢測,檢查是否有其它致病菌存在。再用生理鹽水,將采集的膿包液進行稀釋后,用1:10的生理鹽水混合,進行離心處理半個小時。最后取上層的清澈液體進行羊口瘡病毒和口蹄疫病毒以及羊痘病毒的血清瓊脂擴散實驗,來判斷患病羊的患病病毒。
3.3鑒別診斷
由于羊口蹄疫病和羊痘病以及羊口瘡病十分相似,在實驗室的分析上還要做好對三種病癥的診斷。羊痘病會導致羊全身出現病癥,羊體溫升高到41-42攝氏度,在水痘破裂后體溫也不會隨之下降,與此同時,痘疹的形狀明顯凸出,用手觸摸很容易感覺到水痘的存在。羊口蹄疫不僅會對羊的口腔進行感染,還會對羊的外陰、蹄部,乳房進行感染,口蹄疫會有虎斑心情況,在心內膜上會有斑點狀的出血現象,羊口瘡病卻沒有此類癥狀,羊口蹄疫病的水泡破裂后形成的結痂沒有肉芽增生的情況。綜合羊的臨床表現,仔細分辨,就可判斷羊感染的是羊口瘡病。
4羊口瘡病治療
養殖人員發現羊群內出現羊口瘡病的患病羊,應采取緊急隔離的應急措施,對羊舍、場地、養殖工具等進行全面消殺。患病羊采食和接觸過的飼料進行緊急處理,集中燒毀,防止傳染。對病羊的草料要選擇易消化、對患病羊口腔內瘡口影響不大且有營養的飼料和干凈的水源。對哺乳母羊的乳房用1%高錳酸鉀進行消毒,預防哺乳小羊時對小羊進行傳染。目前,對羊口瘡病毒沒有有效的治療方式,現主要是針對患病羊的各種癥狀進行治療。
對于口腔等部位出現瘡口結痂時,需要將結痂部分進行科學切除,不要蠻力切除,造成大量出血,使炎癥加重。使用生理鹽水或低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對切除結痂后的瘡口進行沖洗,再用龍膽紫溶液均勻涂抹瘡口(土霉素藥膏與碘甘油也可)。與此同時,對患病羊進行每天兩次的維生素與氨基酸等有益物質肌肉注射用以輔助治療,提高對病毒提抗力,直到瘡口恢復。對無法進食的患病羊要進行羊所需營養的靜脈注射,以防止羊無法進食,導致抵抗力下降,引起更多病癥發生。對于羊蹄部位發生的病變,可以選擇福爾馬林溶液對病變的羊蹄進行浸泡,再用碘甘油或龍膽紫溶液或土霉素藥膏進行涂抹[2]。對病患出也可以采用中藥治療,中藥是我國特有治療方式。對此類病癥以清熱解毒,去腐恢復為主,根據羊口瘡病的患處情況,合理的進行中藥搭配。比如選取大黃、梔子、冰片等中草藥磨碎成粉末,用蜂蜜調制成藥膏,在各個瘡口進行涂抹,3天左右會有改善,無法進食的病患羊可以進食柔和草料及少量飲水。一周左右病癥會消退,沒有更多病患羊出現病情就會得到控制。注意治療病患羊時,獸醫人員需要嚴格防護,佩戴口罩和手套,防止羊口瘡病毒經過人的傷口進行感染。
5羊口瘡病防護
羊口瘡病的防護應做好日常的防范管理。養殖戶在養殖時,需保持羊舍環境的良好,定期進行消毒。羊的飼料方面要營養全面,在草地放養時合理的選擇草地,對放養草地現場的各種不必要東西進行清理,防止對羊口腔黏膜的損害。在羊口瘡病的高發季節,需增強羊自身對病毒抵抗力,增添更營養的羊飼料。與此同時,定期給羊群投喂食鹽等礦物質,使羊身體各種稀有元素得到補充。降低養殖密度,合理的將羊群進行分群處理。另外,自繁自養,避免外界攜帶病毒羊對自己養殖羊的感染。需要購進新羊只時,根據相關要求對羊群進行15天的隔離,并做好相關的檢疫,對羊可攜帶病毒部位進行消毒處理,比如羊蹄等部位[3]。最后,根據相關規定進行免疫的接種。大幅度減少羊口瘡病的發生。配置羊口瘡弱毒疫苗時須在陰涼干燥的環境中,用適量的生理鹽水與疫苗融合搖勻后,在羊口腔內進行注射,接種處會出現小水泡,接種羊會在10天左右產生對口瘡病的抗體,有效防止羊口瘡病的發生。
結束語:
羊口瘡病的病死率不高,卻對羊的影響十分嚴重。一旦發病會在短時間內造成大規模的羊群感染,影響羊的進食,導致羊身體羸弱,使養殖戶的經濟受到巨大損失。飼養需人員應時時防控,減少羊口瘡病的發生,及時發現做出應急措施。不斷總結經驗,完善養殖方案。這樣才能降低損失,讓養殖戶的利益得到保障,使我國羊的養殖業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艾合買提·依布拉衣木.羊口瘡病的診斷與防治措施[J].吉林畜牧獸醫,2021,42(04):61-62.
[2]張建平.羊口瘡病的診斷與防治措施[J].今日畜牧獸醫,2020,36(12):83.
[3]楊鵬.高原型藏羊口瘡病的診斷與防治[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20(0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