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彩紅
耀州青瓷燒制的種類很多,涉及的裝飾題材也是多種多樣,這些裝飾題材既有自然界的動植物,又有人物風景和文字幾何圖樣,可謂是包羅萬象。正是這些多樣化的紋飾題材,讓青瓷形成了豐富多變、優美合理的構圖樣式。構圖是創作者藝術構思的表現形式之一,是進行題材組織、完成圖畫器物造型的關鍵手段。耀州青瓷所采用的裝飾紋樣大部分都是多樣化的構圖形式,正是因為這樣,青瓷在進行外觀造型時更加自由和靈活。不同器物造型或裝飾部位的構圖是有區別的,而且所采用的構圖方式也不相同,常見的構圖方式有連續式構成、繪畫性構成、分格狀構成和開光式構成等。這些不同的構圖方式可以通過紋樣形態和裝飾部位成為不同的構成骨架,這些千變萬化的構圖方式,結合這些多樣化的構圖,能夠更好地表現出紋樣的結構和層次,讓紋樣得到最佳詮釋和表現,讓青瓷內容得到充分體現。在耀州青瓷的紋飾構圖中,會關注變化和平衡,動靜結合,從而形成青瓷自身獨有的特色和藝術規律。
耀州青瓷自唐朝時期開始創燒,該時期的裝飾紋樣跟鼎盛時期的宋朝相比,不管是種類上還是數量上,都存在著天壤之別,唐朝時期的耀州青瓷紋飾主要是采用素胎黑花瓷上的各種黑釉來進行紋樣點繪,這樣形成的紋飾一般所采用的是開光和三角形、多邊形為主的適合形構成。后五代時期,耀州青瓷的紋飾主要是通過劃花和雕花裝飾紋樣來體現的,這種紋樣多是連續式和適合形為主的。宋代開始,制瓷的品種和造型逐漸變得豐富,而且得到了較好發展,紋飾構圖變化也開始呈多樣化發展,適合形、連續式、繪畫性、分格狀和開光式構成方式,各式各樣,應有盡有,而且每種構圖中的骨式也呈現不同的構成形式。金元時期,耀州青瓷以素面月白釉等釉色裝飾為時尚風向標,對裝飾紋樣的應用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導致該時期出現的適合形和連續式構圖比較少,紋式較為單一。到了明清時期,迎來了耀州青瓷發展歷史上的第二次高峰,各種不同的彩繪瓷器上,多種紋飾構圖開始逐漸出現,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繪畫型構圖應用了。耀州青瓷所燒制的陶瓷在各個時期都是不一樣的,這些瓷器中既有碗、盤、碟、洗等敞口式的平式體造型,也有瓶、罐、爐、尊、壺一類的立式體造型。通常來講,平式體造型采用適合形構圖較好,立體式造型采用連續性構圖較好,適合形構圖是在具體空間框架內將固定的紋樣進行限定,并且以此來保證紋樣結構的完整性和形式美。在耀州青瓷的裝飾上,會受器物造型和紋樣形態,以及裝飾部位等因素的影響和局限,因此適合形紋樣又可以分為單獨紋樣適合形構成和組合紋樣適合形構成,而組合紋樣適合形構成所使用的骨架會有差異,因而又可細分為三角形、多邊形、對稱等多種構成形式。這眾多構成形式中,植物紋樣中的樹枝和交棱綻樣是代表性最強的對稱式構成,在實際中,往往是兩朵花頭相對而視或者是相背而立,左右對稱,兩側留白空間由枝葉進行填充,整個設計以穩定感的三角形構圖為主。
在耀州青瓷的紋飾構圖中,紋樣的構圖形式是根據紋樣的簡單性和復雜性來決定的,簡單的紋樣就是一種形式構圖,復雜的紋樣就是兩種或者是多種構成來進行構圖。在紋樣裝飾上,利用不同的構成骨架來呈現層次關系,從而進一步凸顯主體,讓整個畫面的空間感和藝術性得到增強。在用線條作為主要造型手段時,裝飾紋樣就會具有較強的平面感,再配上不同的透視方法,讓形和形之間的疊壓能夠產生明顯的前后關系。在焦點透視和環形透視中,一般都是上部形態在后,下部形態在前;距離視線近的形態在前,距離視線遠的形態在后,互不重疊的構圖中,大形態在前,小形態在后。例如,作品《福祿瓶》乃是牡丹花紋和蝴蝶紋的組合,在焦點透視下,會有明顯的層次和前后關系,這樣的層次結構,既能夠營造出一種虛實相間的意境,又可以塑造出一定的立體層次關系,還可以得到層次清晰多樣的紋樣裝飾效果,這也是耀州青瓷在進行層次構造時比較常用的構圖方法。雖然多種構圖中的紋樣較為復雜,但是這些紋樣之間主賓有序、疏密得當,而且題材搭配也十分自然、和諧,能夠很好地體現出我國古代陶藝技工處理在紋樣、空間層次、虛實、疏密以及曲直上高超的技術水平。
在宋朝的青釉刻花大盆的盆沿上,雕刻著兩方連續式的水波紋,通過水波紋的雕琢讓沿面更好地展現出來,給人一種波濤洶涌之感;在盆的內壁上采用分格狀構圖,利用折枝牡丹和自然山石紋交錯布局,看似自由無序,實則縱橫交錯、變化豐富、層次分明;最后采用三角式的適合形構圖,在盆底刻畫了蓮和茨菰紋,荷塘與水波形成里外呼應,讓整個紋飾構圖更加完整,而且體現了不同構圖形式中較強的多紋飾裝飾效果。
耀州青瓷在裝飾構圖中,除了單獨式和繪畫式之外,其他的構圖紋樣重復性也比較強,會根據構成形式的不同,利用一種或者多種單獨紋樣進行重復,從而帶來不同的視覺效果。對稱式構圖是相同或者相似紋樣用不同的方式進行雙數重復,一般兩次重復使用較多,上下或者左右的重復方向較為多見,整體視覺上會形成轉換、旋轉、平衡的視覺效果;三角形構圖中,也會采用三六九多次重復的方式,進行多環形旋轉;多邊形構圖也是一樣,會用不同形狀采用四五七等多次重復構成形式來完成多邊形構圖。青瓷構圖中,纏枝、連綴和分格狀裝飾紋樣幾乎都是三次以上的二方連續式構圖和四方連續式構圖,也有部分分格狀構圖。四方連續式構圖方法運用最多,有時候紋樣的重復運用甚至高達十次以上,青瓷上的水波游魚紋就是多種形式不同次數重復的典型。元代青釉印花水波魚紋,采用對稱式構圖分布,給人一種對稱平衡之感。青釉印花盞內的水波游魚是一條魚在經過兩次重復之后,采用三角形構圖骨架在盞內布局,形成一種三面對稱的重復視覺效果。而宋代青釉印花碗內的水波游魚紋則是一條魚作三次重復,最后按照四邊形適合的構圖方式進行盆底布局的,形成的是一種兩兩對稱的重復裝飾畫面。
例如,作品《剔花浮雕福音瓶》采用的是花紋的形態,也是形成了多次的重復,然后按照多變形的構圖方式進行排列,不同形態和不同方向在釉面上呈多面狀,形成一種滿地裝飾的構圖效果,展現了重復魅力。在耀州青瓷裝飾中,紋樣重復的運用很廣,使裝飾畫面內容變得更加豐富,而且讓構圖變得更加完善,對主體還可以起到強化作用,最后達到一種和諧飽滿的視覺效果。

《剔花浮雕福音瓶》

《福祿瓶》
耀州青瓷裝飾藝術比較獨特,所涉及的題材也十分廣泛,整個構圖形式豐富靈活,歷經這么多年的發展,多樣化的造型和裝飾技法形成了多樣化的構圖形式,紋飾層次變得清晰,主題變得更加突出。在各種各樣的構圖中,器物裝飾紋樣重復性比較突出,同時也可以更好地將這些紋飾進行組合,增強裝飾畫面的觀賞性和意境感。這也正是耀州青瓷的藝術特色和藝術魅力所在,是我國古代陶瓷裝飾藝術中的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