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利凱 王丹紅

[摘? ? 要] 從當前我國大學資產管理的現狀來看,如何在規模日趨擴大的同時,保持資產管理服務質量的提升,是大學資產管理面臨的一個大挑戰。本文從構建“互聯網+”背景下資產管理智慧化服務體系在大學發展中的作用和意義出發,分析了當前資產管理智慧化服務體系構建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分別從資產管理智慧化服務體系的頂層設計、指標設計、信息化服務組織、信息系統構建等方面提出了構建策略。
[關鍵詞] “互聯網+”;資產管理;智慧化服務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1. 01. 040
[中圖分類號] G475?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21)01- 0093- 03
0? ? ? 前? ? 言
隨著當今高等教育大眾化、國際化、綜合化等趨勢日益加深,我國大學資產采購和管理也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但從近年一些大學資產管理情況來看,大學資產管理的質量還存在嚴重的問題。當前,隨著“雙一流”建設和“互聯網+”逐步深入,大學綜合改革的成效逐步顯現。在此背景下,構建科學合理的大學資產管理智慧化服務體系,已經成為促進我國大學資產管理健康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因此,“互聯網+”背景下構建大學資產管理智慧化服務體系,是新時期大學資產管理的大課題和新課題。
1? ? ? 構建“互聯網+”背景下大學資產管理智慧化服務體系的意義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當前,要著力提高高等學校辦學水平。大學作為培養人才的重鎮,充分發揮資產管理在大學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上的作用,構建資產管理智慧化服務體系,提高大學資產管理和現代大學治理水平就顯得意義重大。
1.1? ?有利于大學資產效益的充分發揮
新時期,隨著我國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大學的職能也變得日漸豐富。作為承擔著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等職能的特殊機構,其作用越來越明顯。大學資產管理涉及到大學各項職能的發揮,為大學提升辦學水平提供了基礎支撐調節。在資產管理智慧化服務體系中,廣大教師的教育科研過程以及學生的學習過程的需求,實際上也是一個體現“互聯網+”背景下的教與學的過程。在此過程中,要突出體現教師的主體地位,要通過資產管理信息體系調動教師的教育科研積極性;同時要結合學生的學習,通過資產管理信息質量的提升,實現對學生素質的提升,維護好師生的根本利益。
1.2? ?有利于大學教育管理日趨科學化
在大學大眾化的進程中,各個大學的規模也日趨龐大。隨著規模的擴大,大學管理的難度、復雜性也逐步加大。在大學資產信息日常的管理過程中,對各項資產信息的質量服務和診斷,為大學和大學資產管理者提供了有益的借鑒和參考。一些社會機構對大學資產管理的服務已經受到廣泛關注,密切聯系著大學未來的發展,影響著整個大學資產管理和大學的運轉。通過這些服務,大學要不斷提升自身辦學質量,不斷適應社會和師生對大學發展的期望,辦師生滿意的教育。從大學內部發展來看,“互聯網+”背景下大學資產管理智慧化服務體系,能使大學通過一系列的診斷和檢驗,及時發現并解決辦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1]。
1.3? ?有利于大學資產管理質量提升
構建大學資產管理智慧化服務體系其最終目的是要提升大學在教育科研方面的質量,從而指引大學資產效益走向正確的發展軌道上來。合理科學的大學資產管理服務體系將會全方位收集和處理大學在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過程中的相關信息,通過相關信息的分析處理,形成一個診斷意見,實現資產管理質量的飛躍,最終促進大學辦學質量的提升[2]。某種程度上來說,大學資產管理智慧化服務體系是資產管理質量提升的前提,其最終的落腳點也是要促進資產管理服務的整體提升。
2? ? ?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資產管理服務體系存在的現實困境
當前,一些學者在研究大學資產管理智慧化服務方面取得了豐富研究成果,一些大學也在資產管理智慧化服務體系方面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仍然存在大學資產管理智慧化服務體系機制不健全,服務標準不科學、服務質量提升不完善等問題。具體來看,當前大學資產管理智慧化服務體系存在以下現實困境。
2.1? ?看重社會價值而忽視資產自身效益價值
一直以來,在大學資產管理服務和辦學水平的價值取向上,一些大學出現功利主義傾向,在大學的資產管理過程和辦學水平的提升過程中,忽視了每一個資產的個體價值。導致大學資產管理過程中,往往出現個體價值與社會價值發揮的矛盾,對資產的個性化管理缺乏關注,進而忽視了對資產全面發揮效益的過程監督和管理,最終導致資產管理效益發揮不充分。
2.2? ?看重當下結果而忽視資產管理長遠發展
從大學資產管理服務體系的服務功能上來看,服務體系是為了對資產管理智慧化服務的現在時進行診斷,并為資產管理的未來發展提供建設性意見和建議。然而,由于受到功利主義思想的影響,一些大學在實施資產管理智慧化服務體系之后,往往只針對當時的情況采取一些臨時性措施,缺乏解決大學資產管理存在問題的長遠規劃,或者大學在發展策略制定和設計中能注意到對相關問題的解決,但是在戰略規劃執行的過程中,容易執行不徹底,不能深層次的對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徹底根治。體系構建的定位要由知識傳授變為能力培養,資產管理信息對于專業知識的學習具有基礎支撐作用,這個作用的表現是間接和隱性的。大學資產管理智慧化服務體系構建的內容應該是由一個完整的、系統的知識體系組成。
2.3? ?看重設施條件建設而忽視資產管理服務質量
在當前一些資產管理服務體系的設計中,由于學校主管部門的主導,服務相關組織者既是組織中的裁判員,也是組織中的運動員。這一身份,導致服務過程中出現資產管理結果造假現象層出不窮。在服務內容的設定上,學校管理者在學校管理過程中可能更容易看到的是大學的基礎設施、科研設備、教育科研條件等外在的條件建設,而對大學在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條件上的軟實力沒有充分的考慮和服務,某種程度上,存在過分看重定量服務而忽視定性服務的傾向,這也造成資產管理導向的日趨“物質化”。資產管理服務體系構建的方式要由封閉式變為開放式。由于在大學資產管理服務上現代化手段開發不足,直接影響了學生想象力和思維能力的開發。因此,大學資產管理智慧化服務體系構建要結合學生的理解水平,通過資產管理信息的建立,引導學生關心社會、熱愛生活并積極探索智慧人生。
3? ? ? “互聯網+”背景下構建大學資產管理智慧化服務體系的實踐探索
如果把大學的資產管理服務比如成大學的產品生產環節,對于這一環節的質量要求就是關鍵點。從大學資產管理服務的各種問題來看,要做好大學資產管理智慧化服務平臺構建工作,就要在充分了解大學資產管理狀態的基礎上,找出符合大學實際情況、符合資產管理改革精神的智慧化服務模式;在具體的監管設計上,要充分體現資產管理信息內容的時代性和新穎性;在智慧化服務方式方法上,要充分體現出大學資產管理智慧化服務的開放性;在服務活動的開展中,要實現師生的互動,讓師生充分表達個性,鼓勵師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要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不同程度參與到不同的資產管理智慧化服務之中。為更好地構建“互聯網+”背景下大學資產管理智慧化服務體系,關鍵要把握好如下幾個環節。
3.1? ?做好“互聯網+”背景下大學資產管理智慧化服務體系的頂層設計
隨著21世紀我國大學資產管理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資產管理服務體系理論和方法的日趨完善,大學資產管理智慧化問題將越來越多的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同時,隨著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國際化趨勢的深入,大學資產管理技術和手段不斷發展,大學資產管理智慧化服務體系應該體現出定性與定量監管的結合,要體現出資產管理的學與教以及大學有關部門的管理結合。各大學應該更加重視“互聯網+”背景下智慧化服務體系工作,緊密結合大學發展階段和發展實際,建立科學合理的基于“互聯網+”背景下的大學資產管理智慧化服務體系,以大學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質量目標為牽引,充分發揮大學教育資源優勢,加強過程管理,實現大學資產管理信息的過程監控,并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升社會、教師和學生對資產管理智慧化服務的滿意度,形成“互聯網+”背景下的大學資產管理智慧化服務體系(見圖1)。
3.2? ?健全大學資產管理智慧化服務體系指標設計
在大學資產管理智慧化服務體系的指標設計上,要進一步確立“互聯網+”背景下智慧化服務體系標準和目標導向。“互聯網+”背景下的指標體系不能要求面面俱到,應該從大學辦學水平提升的幾個大的維度著手,系統設計大學資產管理智慧化服務體系標準。在宏觀層面的指標設計上,要從大學的長遠發展的定位來看,要注重從大學的特色出發,理清大學資產管理智慧化的發展思路,找準大學資產管理智慧化的發展定位。內部層面的指標設計上,抓好大學資產管理立足的學科專業特色,確立分類指導,重心下移的原則。根據各學科的實際情況,建立不同的學科資產管理智慧化服務標準,要以信息體系建設為核心,發揮大學教學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學位委員會的作用,樹立正確的學科專業資產管理智慧化服務體系建設標準,最后形成系統的資產管理監管標準,達到大學科研教育需求的標準。
3.3? ?完善“互聯網+”背景下大學資產管理智慧化服務體系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資產管理智慧化服務體系,關系到大學管理過程中的方方面面。“互聯網+”背景下大學資產管理智慧化服務體系的終極目的是要建立一個保障大學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水平的標準,從而提升大學辦學水平。然而,由于資產管理智慧化服務體系的提高者是大學中的人,受到管理者在價值取向、愛憎喜好、社會環境等方面的影響,在信息化服務過程中往往會出現由于個人思維的定式而造成的對服務質量的影響。因此,在推進“互聯網+”背景下大學資產管理智慧化服務體系的過程中,要形成制度化、科學化的服務管理體系。
3.4? ?形成動態的大學資產管理智慧化服務反饋機制
大學資產管理智慧化服務要始終貫穿大學辦學水平提升的全過程。探索構建與大學辦學水平相符合的資產管理智慧化服務監控體系,就要主動吸納社會各界的力量共同參與到資產管理服務。要以大學自身為主,通過教育主管部門的引導,吸收社會、師生意見,建立大學資產管理智慧化信息系統,對大學資產管理智慧化服務的全過程實現監控,并采集相關信息,形成動態的信息服務機制,實現學生、教師、社會、大學對資產管理智慧化服務質量監控反饋的良性循環。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構建“互聯網+”背景下大學資產管理智慧化服務體系應該樹立強烈的時代責任感,充分發揮大學資產管理在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上的作用,使資產管理成為大學的內涵發展“牽引機”,大學學科專業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推進器”。
主要參考文獻
[1]王筱蕓,林先津.項目管理系統在高校信息系統建設中的實踐與應用[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5(12).
[2]湯敏潔,蒲芳,沈秋仙,等.高校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平臺的建設與應用[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6).
[3]張軍民.高校國有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探討——以清華大學國資管理系統為例[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7(7).
[4]趙偉.淺談高校國有資產管理的信息化[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5).
[5]張繼霞,趙睿英,高培峰,等.高等學校科研項目中資產管理問題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10).